第37頁
漂亮!
明熙簡直要給惠王妃拍掌。
這才對嘛!
既要把這衣冠禽獸的嘴臉給扒出來公之於眾,又要把自己的責任撇乾淨。
惠王妃果然沒有辜負她的信任。
然再看看殿中的其他人,淑太妃明顯慌了神,忙又上前道,「這孩子說得什麼話?惠王豈會如此?怕不是有什麼誤會?」
太后卻看向惠王道,「若錦說得是,倘若有中意的,同她商量就是,做什麼在外頭偷偷養著?」
「這是誤會,母后。」
蕭元任忙道,「不過是兒臣前幾日救助了幾個流落在外的貧家女子,暫時給她們找了住處而已,絕非偷偷在外養的什麼,過幾日就將她們送回家鄉。」
說著又看向惠王妃道,「不要多心,本王絕不會背著你做那等事。眼下禮還未成,還是先叫其他人上來吧。」
說著便趕緊拉著她退到了一旁。
見此情景,眾人慾言又止,皆是一臉意猶未盡的模樣——
看惠王妃的模樣,就知此事不是什麼誤會,這才開了頭卻就如此打住,實在叫人心痒痒啊……
離明熙不遠處的地方,趙懷向她投來了目光。
明熙輕闔了下眼皮,表示這個結果已在預料之中。
畢竟事情還未嚴重到要惠王妃魚死網破的程度,她這個王妃還是要做下去的,今日此番不過為警告惠王而已,畢竟娘家還在,太后也還在,她輕描淡寫的提上一句,惠王也並不能拿她如何。
但明熙可不能叫這件事如此輕描淡寫的過去。
此時叫惠王妃撕開蕭元任的遮羞布,正好。
當然,今日還有重頭戲。
眼看殿中眾人一一上前敬過香,今年的浴佛禮即將圓滿落下帷幕。
就在眾人準備打道回府之際,卻見一身冕服的蕭元徹忽然又開口道,「諸位有所不知,其實今次宮中準備的原本是一尊白玉佛像,然而就在昨日佛像到達乾明宮前,有人暗中對其動了手腳,致使佛像有破碎之兆,為保今日大禮順利進行,朕便臨時擇了這尊琉璃佛像。」
這話一出,殿中眾人皆大吃一驚。
太后也忙道,「哀家還奇怪,陛下原本說好的白玉佛像,今日怎麼換成了這尊琉璃的,沒想到竟是出了這樣的大事!卻不知是何人如此?竟然敢對佛像行兇,簡直十惡不赦!」
話音落下,眾人也紛紛附和起來——
「太后所言極是!此必是窮凶極惡之徒才能做出惡事!卻不知是因何動手,有何目的?」
「浴佛節時破壞佛像,簡直居心叵測,莫不會是敵國奸細妄圖毀我國運?」
一旁看戲的明熙,「???」
真是謝謝這位慷慨激昂的老大人了,這樣的事,她這個敵國奸細還真做不出來。
畢竟與其冒著風險費盡心機的破壞一尊佛像,還不如直行刺蕭元徹實用些。
當然,此事還是她前日引著趙懷去向蕭元徹稟報的,查辦的過程她也親自在旁觀看,自是比這些不知情的人清楚,真兇到底是誰。
她試著看向不遠處,只見大長公主蕭應瀾的面色已經不自在起來。
不知情的太后正氣憤發話,「一定要給哀家好好審辦,務必找出真兇!能下此毒手者,絕不能輕饒。」
蕭元徹忙安慰道,「母后莫要著急,幸虧
發現及時,朕前夜已命人找到了內府局的兇手,內廷監審了一夜,已經審出了些線索。距兇手交代,其是受人指使。」
這話一出,眾人立時又議論起來,「究竟是何人指使兇手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?」
「難道對方與我大周有天大的仇恨不成?」
太后也急道,「那幕後主使究竟是誰?目的又是什麼?」
卻見蕭元徹道,「至於目的如何,還是叫她自己說吧。」
說著便將目光投向人群中的大長公主蕭應瀾,道,「姑母,據內府局副掌事鄭順交代,是你府上的人先以重金收買,又用其家人之命來威脅,命他對玉佛動的手腳。」
什麼?
這話一出,殿中眾人無不看向大長公主蕭應瀾。
卻見蕭應瀾立時道,「陛下莫不是在玩笑?我連這人是誰都不知,如何叫他對佛像動手?這麼大的事,可千萬莫要冤枉好人!」
蕭元徹卻也並未著急,只道,「朕也覺得奇怪,於公而言,姑母乃是大周的大長公主,高祖皇帝之長女,先皇的長姐,您必定是希望大周國泰民安的,又如何能做出這等大逆不道,唯恐惹怒上蒼之事?」
「與私而言,您是朕的親姑母,自小看著朕長大,又怎麼會在今日這等大日子,以如此卑劣手段陷朕於不利?」
噗……
一旁充當看客的明熙簡直要笑出聲來,這話簡直比直接罵出來還要難聽。
悄悄隨眾人看向蕭應瀾,卻見其動了動唇,又要急著說些什麼。
然而蕭元徹的話還未說完——
「武安侯府縱容子弟禍亂百姓,朕查他們,不過是為給無辜百姓一個交代,並不為針對任何人。身家清白者,自不會受到影響。朕亦覺得,姑母應不至於為此事來記恨朕,以此手段來阻擾朕查武安侯府的案子。」
話到此處,大長公主終於找到機會張口道,「陛下所言極是,本宮與陛下無冤無仇,本宮亦是行得正,坐得端,為何要做出這等事?這分明是在冤枉本宮!」
然蕭元徹不置可否,卻又道,「那姑母可否告知朕,前陣子您的府上與朝中幾位老臣,諸如禮部尚書,宣威侯,太常卿等人頻繁來往,是要做些什麼?」
話音才落,就見殿中被點名的幾人皆是一頓。
禮部尚書洪正德忙道,「啟稟陛下,老臣與大長駙馬乃多年同窗,前日駙馬曾作詩一首,派人送與老臣府上共賞,並未有其他事。」
太常卿崔克江也忙開口道,「陛下有所不知,眼看高祖皇帝冥誕在即,大長公主殿下思念高祖陛下,派人邀臣過府,是為商討祭拜高祖儀式的。」
「陛下……」
一旁的宣威侯也要開口,然卻被蕭元徹抬手止住。
「大長駙馬做首詩,禮部尚書府就有京郊一套別院,並兩千兩銀子入帳。這賞詩的費用,是否有些過高了?」
「祭拜高祖陛下的儀式,自有朝中安排,大長公主府卻為此付給太常卿雍州百畝良田,實在有些不太合適吧?」
「還有宣威侯,平白得了大長公主府的一座錢莊,不知又是為大長公主幫了什麼忙?」
這……
聞聽此言,方才急著說話的三人立時啞口下來。
大長公主蕭應瀾卻又道,「陛下難道忘了,他們可都是朝中老臣,與我及駙馬亦是多年老友,我與駙馬念他們的情誼,也念他們素日為朝政出謀劃策,贈些金銀慰問一下不為過吧?陛下豈能因此就要把損壞玉佛的罪過扣在本宮頭上?」
什麼?
贈些金銀慰問……
眾人無不面露驚愕——
好個大長公主,上千兩的銀子,百畝的田產,還有不知藏了多少金銀的錢莊送出去,竟然只是慰問?
放眼這大周天下,恐怕也只有她能說出此話了!
卻見君王也頷首道,「當然,姑母闊綽,天下誰不知?畢竟武安侯府在京城及青州,鹿州,定州等地開設的幾十座賭場,每年五成的收入都送到了您的府上;晉陽侯府在上京,司州,朔州,相州等地放出的羊羔債,每年也有三成收益在您的手上。」
「更遑論東到光州,西至甘州十餘郡縣的鹽鐵,都被您握在手中,每年大長公主府都有近百萬兩的銀子入帳,這些小錢自然算不得什麼。」
什麼……
這話一出,殿中眾人愈發陷入震驚之中。
就連事不關己的明熙也不由暗自咂舌——
早知這蕭應瀾奢侈,卻不知她居然能斂這麼多錢財!
怪不得區區一個武安侯府不成器的安昌宗,就能叫她親自去乾明宮求情,原來這案子是真經不起深挖!
這大長公主府斂的財,只怕能有北周國庫的一半了吧!
也難怪蕭應瀾甚至使出此等不惜天打雷劈的手段,也要阻止蕭元徹繼續查案,這要是論起罪來,只怕她親爹高祖皇帝也保不住她。
思及此,她再向蕭應瀾看去,就見其已然不再是方才鎮定自若的臉色,其駙馬更是一臉慘白。
然蕭應瀾仍又狡辯道,「陛下何出此言?這都是對本宮的污衊!本宮從來沒有收過那些銀子!本宮行得正坐得端……」
蕭元徹卻道,「朕也很想相信姑母是清白的,偏生眼下又發生玉佛之事,正好,武安侯府的案子還在審理之中,朕就將玉佛之事一併交由三司審理,既然姑母已然牽涉其中,自現在起,姑母與駙馬就先不要回府了,朕會找地方安置你們,待案子申清,再說回府之事。」
什麼?
這令蕭應瀾再難以冷靜,幾步衝到他近前質問道,「陛下這是要軟禁本宮不成?」< ="<hr>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/23_b/bjZ75.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>.<)
<span>: | |
明熙簡直要給惠王妃拍掌。
這才對嘛!
既要把這衣冠禽獸的嘴臉給扒出來公之於眾,又要把自己的責任撇乾淨。
惠王妃果然沒有辜負她的信任。
然再看看殿中的其他人,淑太妃明顯慌了神,忙又上前道,「這孩子說得什麼話?惠王豈會如此?怕不是有什麼誤會?」
太后卻看向惠王道,「若錦說得是,倘若有中意的,同她商量就是,做什麼在外頭偷偷養著?」
「這是誤會,母后。」
蕭元任忙道,「不過是兒臣前幾日救助了幾個流落在外的貧家女子,暫時給她們找了住處而已,絕非偷偷在外養的什麼,過幾日就將她們送回家鄉。」
說著又看向惠王妃道,「不要多心,本王絕不會背著你做那等事。眼下禮還未成,還是先叫其他人上來吧。」
說著便趕緊拉著她退到了一旁。
見此情景,眾人慾言又止,皆是一臉意猶未盡的模樣——
看惠王妃的模樣,就知此事不是什麼誤會,這才開了頭卻就如此打住,實在叫人心痒痒啊……
離明熙不遠處的地方,趙懷向她投來了目光。
明熙輕闔了下眼皮,表示這個結果已在預料之中。
畢竟事情還未嚴重到要惠王妃魚死網破的程度,她這個王妃還是要做下去的,今日此番不過為警告惠王而已,畢竟娘家還在,太后也還在,她輕描淡寫的提上一句,惠王也並不能拿她如何。
但明熙可不能叫這件事如此輕描淡寫的過去。
此時叫惠王妃撕開蕭元任的遮羞布,正好。
當然,今日還有重頭戲。
眼看殿中眾人一一上前敬過香,今年的浴佛禮即將圓滿落下帷幕。
就在眾人準備打道回府之際,卻見一身冕服的蕭元徹忽然又開口道,「諸位有所不知,其實今次宮中準備的原本是一尊白玉佛像,然而就在昨日佛像到達乾明宮前,有人暗中對其動了手腳,致使佛像有破碎之兆,為保今日大禮順利進行,朕便臨時擇了這尊琉璃佛像。」
這話一出,殿中眾人皆大吃一驚。
太后也忙道,「哀家還奇怪,陛下原本說好的白玉佛像,今日怎麼換成了這尊琉璃的,沒想到竟是出了這樣的大事!卻不知是何人如此?竟然敢對佛像行兇,簡直十惡不赦!」
話音落下,眾人也紛紛附和起來——
「太后所言極是!此必是窮凶極惡之徒才能做出惡事!卻不知是因何動手,有何目的?」
「浴佛節時破壞佛像,簡直居心叵測,莫不會是敵國奸細妄圖毀我國運?」
一旁看戲的明熙,「???」
真是謝謝這位慷慨激昂的老大人了,這樣的事,她這個敵國奸細還真做不出來。
畢竟與其冒著風險費盡心機的破壞一尊佛像,還不如直行刺蕭元徹實用些。
當然,此事還是她前日引著趙懷去向蕭元徹稟報的,查辦的過程她也親自在旁觀看,自是比這些不知情的人清楚,真兇到底是誰。
她試著看向不遠處,只見大長公主蕭應瀾的面色已經不自在起來。
不知情的太后正氣憤發話,「一定要給哀家好好審辦,務必找出真兇!能下此毒手者,絕不能輕饒。」
蕭元徹忙安慰道,「母后莫要著急,幸虧
發現及時,朕前夜已命人找到了內府局的兇手,內廷監審了一夜,已經審出了些線索。距兇手交代,其是受人指使。」
這話一出,眾人立時又議論起來,「究竟是何人指使兇手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?」
「難道對方與我大周有天大的仇恨不成?」
太后也急道,「那幕後主使究竟是誰?目的又是什麼?」
卻見蕭元徹道,「至於目的如何,還是叫她自己說吧。」
說著便將目光投向人群中的大長公主蕭應瀾,道,「姑母,據內府局副掌事鄭順交代,是你府上的人先以重金收買,又用其家人之命來威脅,命他對玉佛動的手腳。」
什麼?
這話一出,殿中眾人無不看向大長公主蕭應瀾。
卻見蕭應瀾立時道,「陛下莫不是在玩笑?我連這人是誰都不知,如何叫他對佛像動手?這麼大的事,可千萬莫要冤枉好人!」
蕭元徹卻也並未著急,只道,「朕也覺得奇怪,於公而言,姑母乃是大周的大長公主,高祖皇帝之長女,先皇的長姐,您必定是希望大周國泰民安的,又如何能做出這等大逆不道,唯恐惹怒上蒼之事?」
「與私而言,您是朕的親姑母,自小看著朕長大,又怎麼會在今日這等大日子,以如此卑劣手段陷朕於不利?」
噗……
一旁充當看客的明熙簡直要笑出聲來,這話簡直比直接罵出來還要難聽。
悄悄隨眾人看向蕭應瀾,卻見其動了動唇,又要急著說些什麼。
然而蕭元徹的話還未說完——
「武安侯府縱容子弟禍亂百姓,朕查他們,不過是為給無辜百姓一個交代,並不為針對任何人。身家清白者,自不會受到影響。朕亦覺得,姑母應不至於為此事來記恨朕,以此手段來阻擾朕查武安侯府的案子。」
話到此處,大長公主終於找到機會張口道,「陛下所言極是,本宮與陛下無冤無仇,本宮亦是行得正,坐得端,為何要做出這等事?這分明是在冤枉本宮!」
然蕭元徹不置可否,卻又道,「那姑母可否告知朕,前陣子您的府上與朝中幾位老臣,諸如禮部尚書,宣威侯,太常卿等人頻繁來往,是要做些什麼?」
話音才落,就見殿中被點名的幾人皆是一頓。
禮部尚書洪正德忙道,「啟稟陛下,老臣與大長駙馬乃多年同窗,前日駙馬曾作詩一首,派人送與老臣府上共賞,並未有其他事。」
太常卿崔克江也忙開口道,「陛下有所不知,眼看高祖皇帝冥誕在即,大長公主殿下思念高祖陛下,派人邀臣過府,是為商討祭拜高祖儀式的。」
「陛下……」
一旁的宣威侯也要開口,然卻被蕭元徹抬手止住。
「大長駙馬做首詩,禮部尚書府就有京郊一套別院,並兩千兩銀子入帳。這賞詩的費用,是否有些過高了?」
「祭拜高祖陛下的儀式,自有朝中安排,大長公主府卻為此付給太常卿雍州百畝良田,實在有些不太合適吧?」
「還有宣威侯,平白得了大長公主府的一座錢莊,不知又是為大長公主幫了什麼忙?」
這……
聞聽此言,方才急著說話的三人立時啞口下來。
大長公主蕭應瀾卻又道,「陛下難道忘了,他們可都是朝中老臣,與我及駙馬亦是多年老友,我與駙馬念他們的情誼,也念他們素日為朝政出謀劃策,贈些金銀慰問一下不為過吧?陛下豈能因此就要把損壞玉佛的罪過扣在本宮頭上?」
什麼?
贈些金銀慰問……
眾人無不面露驚愕——
好個大長公主,上千兩的銀子,百畝的田產,還有不知藏了多少金銀的錢莊送出去,竟然只是慰問?
放眼這大周天下,恐怕也只有她能說出此話了!
卻見君王也頷首道,「當然,姑母闊綽,天下誰不知?畢竟武安侯府在京城及青州,鹿州,定州等地開設的幾十座賭場,每年五成的收入都送到了您的府上;晉陽侯府在上京,司州,朔州,相州等地放出的羊羔債,每年也有三成收益在您的手上。」
「更遑論東到光州,西至甘州十餘郡縣的鹽鐵,都被您握在手中,每年大長公主府都有近百萬兩的銀子入帳,這些小錢自然算不得什麼。」
什麼……
這話一出,殿中眾人愈發陷入震驚之中。
就連事不關己的明熙也不由暗自咂舌——
早知這蕭應瀾奢侈,卻不知她居然能斂這麼多錢財!
怪不得區區一個武安侯府不成器的安昌宗,就能叫她親自去乾明宮求情,原來這案子是真經不起深挖!
這大長公主府斂的財,只怕能有北周國庫的一半了吧!
也難怪蕭應瀾甚至使出此等不惜天打雷劈的手段,也要阻止蕭元徹繼續查案,這要是論起罪來,只怕她親爹高祖皇帝也保不住她。
思及此,她再向蕭應瀾看去,就見其已然不再是方才鎮定自若的臉色,其駙馬更是一臉慘白。
然蕭應瀾仍又狡辯道,「陛下何出此言?這都是對本宮的污衊!本宮從來沒有收過那些銀子!本宮行得正坐得端……」
蕭元徹卻道,「朕也很想相信姑母是清白的,偏生眼下又發生玉佛之事,正好,武安侯府的案子還在審理之中,朕就將玉佛之事一併交由三司審理,既然姑母已然牽涉其中,自現在起,姑母與駙馬就先不要回府了,朕會找地方安置你們,待案子申清,再說回府之事。」
什麼?
這令蕭應瀾再難以冷靜,幾步衝到他近前質問道,「陛下這是要軟禁本宮不成?」< ="<hr>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/23_b/bjZ75.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>.<)
<span>: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