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1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李錫琮微微蹙眉,想了想,忽然問道,「你不想回金陵,是不是?」

  周元笙微微一笑,半垂著雙眸,將眼中一抹不舍掩蓋在長長睫毛之下,「我自小長在蘇州,其後又和你生活在北平。認真論起來,我在金陵不過呆了一年光景,對那裡確是沒什麼感情。可是那又有什麼法子,你終究是要回去,我也一定會跟著你回去。」

  李錫琮點了點頭,道,「我的先祖、父親都在那裡,我的親人、仇人也都在那裡。說句實話,先不論天子該不該守國門,北地防務是否會空虛。單論情感,我也不願再重返金陵。」

  似乎認真想了一刻,他便握住她的手,誠摯發問道,「不如我們遷都北平,從此長居這裡,好不好?」

  周元笙先是訝然,隨後目露驚喜之色,道,「這話當真?果然行得通麼?」問過之後,已不覺細數起個中難處,「且不說水陸陸路該疏通的,只說北平城內現有的民宅,哪裡夠京師官員攜眷前來?更緊要的,是連個現成的宮闕都沒有,一時間哪裡起的出一座似金陵禁中那般規制的殿宇?且不說你無處可居,便是連朝會大典皆無處可承載。」

  她到底搖了搖頭,輕嘆道,「這事不過是想想罷了,京師的官員一定不會許你貿然遷都,一定會上疏百般規勸,我瞧還是算了罷。」

  李錫琮耐心聽她說完,便輕輕拍了拍她的肩,安撫的笑道,「北平目下不及金陵繁盛,但只要將官員商賈搬遷至此,很快也會成就一座大都城,屆時自不用愁那些官老爺們去何處落腳。疏通漕運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,但人力所及也不會拖延太久。至于禁城,北平倒是現有元大都時遺留下的皇城,雖荒敗經年,在此基礎上翻新修築也能省去不少事。」

  說到此處,他忽然輕輕笑了出來,「阿笙,我並不想要一個彰顯帝業的龐大宮闕,我的家眷日後定然不會多,無非是有數的那幾個。我更加不想求多子多福,一來省卻日後麻煩,二來也能少給朝廷和天下人增派負擔。譬如日後的皇城,大可不必如金陵那般奢華。我說過的,若能打下這江山,是該還利於天下人,我應該兌現這個承諾。」

  他此時眼中的光亮勝過以往任何時候,自然也勝過他提及江山美人之時。周元笙靜靜凝望,便漸漸明白過來,他業已在運籌帷幄他的家國天下,帝業福祚——那並非簡單的坐擁國土財富,而該是國富兵強,國富民強。

  她沉默須臾,對著他展顏,燦然一笑,隨即將一記帶著愛意,和少許敬意的吻落在他面頰之上,一面輕聲道,「我知道了,我便陪你留在這裡。」

  一切如周元笙所料,一切亦如李錫琮所願。國朝久居金陵的官紳士宦們起初對遷都一事大為不滿,奈何李錫琮自有數量龐大的擁躉,這些心腹之人散落於朝堂之上,不久便在輿論上占據了主導,其後的形勢不過是人群隨波逐流,一見主君威儀如此,二見大勢已定,也便紛紛不再贅言。

  本著國不可一日無君,李錫琮經過幾番推諉過後,終於在這一年仲春,於北平登基稱帝,改北平為北京,改年號為崇祐,冊立王妃周氏為皇后,側妃任氏為貴妃,侍妾卓氏為玉嬪。

  至崇祐元年仲秋時節,內宮幾座殿宇方才將將趕建完成。為求事事與前朝不同,禮部上奏分別以乾清、坤寧為號命名帝後居所。於是周元笙的新居便成了坤寧宮,只是國朝太后大喪未過,李錫琮又堅持具孝服為母守制,是以這喬遷的新禧也便沒有那麼隆重。

  乾清宮的暖閣中尚有著新鮮楠木的味道,周元笙隨手看了看案上奏疏,對李錫琮道,「禮部選了西山為太后營建陵寢,待明春建好,便可迎太后梓宮歸來。西山是處風水極好的所在,不如你我日後也去那裡,和太后相鄰為伴可好?」

  李錫琮見她將自己想說的話,都搶先說了,便笑著頷首道,「好,那我便讓他們著手去辦。」他接著扯出一卷奏本,拿給她看,「都察院一干人等彈劾前首輔,也不過是當日檄文中的罪名,只道革其職務懲處過輕,難儆效尤,該當褫奪爵位,降為庶人。我先說給你聽過,你心中有數就好。」

  周元笙匆匆掃過,點了點頭道,「這是可以想見的,你當日以他和薛崢為討伐對象,誓言清君側,如今豈能讓罪魁逍遙。薛崢還在刑部羈押,父親卻能得自由之身,也算不得公平。」停了一刻,復問道,「你派去說服薛崢之人,怕是都無功而返了罷?」

  李錫琮淡淡笑道,「態度總還是要做足,他薛崢要成全自己,我也要成全自己。兩下里互不虧欠,來日才好在具案的奏疏之上,落下一個可字。」

  周元笙不禁一笑,不吝直言道,「薛崢還是有些才氣的,所以你心裡多少還是會惋惜。」

  李錫琮笑得一笑,擺手道,「我替他惋惜,只是為他高估了自己,做了不該做的決策。天下有才者不獨他一個,獨他一定有非死不可的理由。」

  周元笙心中微微一慟,忙又轉過話題,問道,「父親日前已至京師,目下在何處落腳?或許我該去看看他,於私情他到底是我的父親。」

  李錫琮欣然點頭道,「也好,我教人安排妥當,送你去周氏下榻處。過些日子沒了爵位,僅靠著三郎的俸祿,他們的日子也不易。你若是要接濟他們,我是權當作不知道的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