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天色將晚,北風一陣緊似一陣。周元笙與眾將同食同飲,商議軍務過後,方才步出城中行營。待要登車回府,忽然又停下腳步,對宋蘊山,道,「陪我去城樓上看看罷。」

  她頭一次登上北平城樓,沿著女牆緩緩行走,迎面朔風凜冽,風中夾帶著濃重的血腥泥土氣息,令她有一瞬間的作嘔之感。然而不過片刻之後,她便穩住胃中的翻湧起伏,泰然鎮定的站在了巍巍城樓之巔。

  褪去白日裡的喧囂吶喊,旌旗展動,此時的曠野茫茫無際,黑夜像是潛藏在暗處伺機而動的猛獸,有著吞噬一切的張力。周元笙舉目望去,在暗夜中探尋著敵軍營地的方向,口鼻已逐漸適應了鮮血的味道。她驀地里想起李錫琮當日講述的經歷,他第一次見到屍山血海一般的修羅場時,抑制不住嘔吐不止的事。

  原來她比自己想像的尚要堅強!她下意識的撫摸微微隆起的小腹,也許只有她自己知道,這樣的堅強,這樣的無所畏懼,其實正是源自腹中那流動的生命。

  周元笙沉默有時,便聽宋蘊山輕聲道,「夜間風大,王妃還是早些回去休息罷。」

  她頷首笑笑,卻不曾有動身離去的意思,只是將身上氅衣裹緊了些,繼而問道,「你適才聽他們言說,咱們的箭矢尚能堅持幾日?」

  宋蘊山微一沉吟,應道,「若似這三日敵軍的攻勢,大約還可以堅持五日左右,就怕敵軍會……」

  周元笙回眸望向他,截斷了他語焉不詳的低語,「不錯,賈固求勝心切,勢必加緊攻勢。咱們可還能堅持得住?」

  這道發問,暫且沒有人回答。宋蘊山心下亦著緊,想了想,方問道,「王爺給您的信中,說道何時派兵增援?」

  周元笙道,「他要我們堅守半個月。」深深吸了一口冷冽的空氣,她再道,「無論如何,我一定要堅持下去,一定要守住北平。」

  可是若沒有攻擊的武器,她究竟應該如何做才能守得住這座城池,李錫琮並沒有告訴過她。

  良久的無聲靜默之後,周元笙在黑夜中緩緩揚起唇角,笑容苦澀,如同自語,道,「你知道他就快攻下濟南了,我一定要守住這裡才行。可是即便連夜趕造,也難以制出那許多箭矢……」

  她的話停在這裡,半晌無人應和。二人立於城樓之上,陷入了焦灼無望的緘默。忽然身後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響,旋即響起一記清脆驕橫的嗤笑,「虧你還有勇氣指揮戰事,你沒讀兵書,難道連史書也沒讀過?」

  周元笙回首一望,只見任雲雁身披立蟒白狐斗篷緩步行來,於夜色中分外妖嬈醒目。她在周元笙身旁站定,臉上兀自帶著嘲諷般的淡笑。

  周元笙收回目光,亦輕聲笑道,「大敵當前,先不忙譏諷我,你若有好計策,不妨說來聽聽。」

  任雲雁眺望城下,緩緩道,「此刻再趕製箭矢,當然來不及。你沒有箭,難道不會向他們借麼?」

  周元笙不禁轉顧她,含笑道,「願聞其詳。」任雲雁似頗為滿意她求教的態度,微微一笑,道,「昔日有草船借箭的典故,如今你不會依樣葫蘆,來個草人借箭?如今咱們只守不攻,顯見著是要打持久戰,南軍恐怕只以為我們一應物資俱是充足,斷然想不到我們還會缺了最為緊要之物。且南軍近日想必也在暗暗揣度,防著我們趁夜偷襲。這麼好的機會,你還不好生利用?」

  周元笙聽罷,已展顏笑開來,點頭道,「是了,趕製箭矢不易,趕製幾百隻草人倒是容易的很。」她轉頭看了看宋蘊山,後者當即頷首以示明了。

  任雲雁說完對策,不再言聲,只專注望著前方,少頃,便聽周元笙笑著說道,「多謝你。」她便微有一怔,不過隨意哼了一道,並未答話。又佇立一刻,方才轉身漫步離去。

  三日後二更時分,正是人困馬乏之際,兵將們業已熄燈就寢,只有前方守夜兵士依偎在一叢篝火前,縮手縮腳的昏昏欲睡。才要盹著,同伴之人突然猛地推了推他,驚道,「快瞧,城樓上好像有人。」

  二人慌忙定睛再望,可惜是夜星月暗淡,四野無光,影影綽綽看見城牆之上吊下許多人來。二人登時大驚,急忙跑回營地向上峰稟報。不多時,那賈固已自帳中披衣起身,聽完詳情,冷笑一聲道,「雕蟲小技,當真是破釜沉舟了,既然要偷襲,那便亂箭阻之。」有人忖度一刻,謹慎言道,「將軍,敵軍不過兩萬人數,加之連日死傷,此刻再行偷襲損兵折將,是為反常之舉。我等應謹防有詐。將軍不如觀望一陣,再行定奪。」

  賈固眯著眼睛掃視帳中人等,笑笑道,「爾等是被那婦人挫了銳氣不成,一個個非要擺出戰戰兢兢的模樣。不必觀望,更不必等著他們近前,即刻命弓箭手將偷襲者射落於城下。」

  曠野之上,一時間矢落如雨,箭飛似雹。待城牆上再也無人影晃動,那漫天的箭雨才將將停住。朝廷兵將折騰了半日,俱已疲憊交加,見上峰並沒有命他們近前檢視敵軍傷亡的命令,也便早早退回營地休整。

  豈料翌日黎明,天剛微亮,賈固派去偵查的兵士帶回了異樣的消息,城牆上下乾乾淨淨,別說是敵軍屍首,就連一點血跡都不曾得見。賈固帳下眾將猶是方知,昨夜是中了敵軍的奸計,只是當著主將面前,誰也不敢亦不肯多言此事罷了。

  賈固正是心頭火氣,氣急敗壞之時,雖值兵士勇猛攻城,亦不免縱馬於城下,發狠喝罵道,「宵小之輩,使此鬼蜮伎倆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