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白芷思索一刻,恍然道,「原來太太是要薛家作難,讓大姑娘處於風口浪尖。此傳言一出,就算薛家不想辦法撇清,皇上也必然龍顏不悅,只怕更難選中她了。她背著這樣的傳言,日後還有誰敢再娶。」

  段夫人笑了笑,咬牙道,「不錯,要撇清卻也不難,可是誰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?郡主娘娘揣算聖意,百般不願讓她的女孩嫁給太子,我便成全她一道。不是太子,那麼也永遠不會再有別人。」

  幾日後的一個清晨,四更鼓剛剛敲過,天色尚暗,午門城樓前已聚了不少等候入朝的官員,三三兩兩圍在一處打拱見禮。大約因起的早,各人面色皆有幾分隱晦不明。內中有人閒談起近日應試舉子陸續上京,各人府中俱有同鄉遞上拜帖,以自己所做文章登門求教,亦有人感慨本屆春闈人才濟濟,不乏詩才極盛者。

  戶部錢侍郎一向健談,因環顧四下,並不曾見首輔大人身影,便笑問同僚道,「說起做詩,近來我倒是聽了一首,言辭不見得多好,只是一聽之下教人難以忘懷,不知各位是否也有聽聞?」

  當即有人笑道,「錢老說的,可是那首元女弄笙踏雪歸?」錢侍郎點著頭,拖著腔道,「恩,看來和我有同感的不少。」見有人面露不解之色,一笑道,「我不過粗聽了一遍,現下念出來,有沒聽過的正好品評品評。」說著清了清嗓子,搖頭晃腦吟道,「元女弄笙踏雪歸,年華二八乾坤催。看盡殘花一枝秀,四海一心春/色回。」

  念罷,一面觀察眾人面色,俱是一副意味深長的模樣,有人悄聲問道,「這詩寫得平常,只是文字內容太過一目了然,不是說的周……」錢侍郎驀地瞪大眼睛,擺手截斷其話頭,其後眯著雙目慢悠悠道,「不可說,不可說。不過是一首打油詩罷了,深究起來可就沒意思嘍。」

  他一回首,見禮部郎中正手執一張胡餅,不免打趣道,「你倒是日日勤謹,來不及用飯也要等在這裡排隊入朝。我勸你小心些罷,看看那餅子裡是不是也塞了什麼泄露天機的密信,也未可知。」

  眾人會意,都跟著笑起來。禮部兩位侍郎見狀,湊在一處低聲道,「這可真是好事不出門,也不知周閣老怎生打算,咱們這諫言納選儲妃的摺子是上還是不上?」「且先擱著罷,閣老眼下哪兒還有這個心思,倒巴不得皇上不提這茬。」「唉,周相這會子可真是焦頭爛額了。」「話不是這麼說的,你沒聽那詞中雲踏雪歸麼?我看這焦頭爛額的該是另有其人。」

  正說著,忽見同僚朝後一努嘴,奚笑道,「焦頭爛額的正主來了。」眾人紛紛回首,只見薛崢端坐馬上緩緩行來。他本就生得玉樹臨風姿態端方,平日裡這般策馬而至常引得旁人側目而視,如今更是收穫無數注目,只是那注目中更多的是不懷好意冷嘲熱諷。

  薛崢早看見眾人眼光,只作不察,依舊目不斜視,行至眾人近前翻身下馬,一一見禮,態度自是不卑不亢,眾人一時從他面上窺不出什麼,也只好暗自腹誹一段,待宮門開啟,方按品階魚貫而入。

  這廂薛崢卻是心內焦灼,苦於無人可訴,又兼擔憂周元笙近況,更添鬱郁。好容易捱過朝會結束,便去尋前次牽線引路的內臣,方從他口中探知,原來周元笙卻已告病在家休養,一連三日不曾進得宮來。

  只是薛崢不知,這禁苑之中尚且有比他還焦急之人。巳時剛過,皇帝於宣政殿中與臣工議過事,便有內臣來報,皇后娘娘在殿外求見。

  皇帝放下手中兔毫盞,回望身後侍立的成恩,一笑道,「去給皇后點一盞陽羨茶來,去去火氣。」成恩會意,躬身道了聲是,匆匆退下。

  不多時,皇后徐徐步入殿中,向皇帝行禮罷,在下首處坐了,手持一封奏本,含笑道,「早前臣妾和皇上提起,命欽天監的人將幾位儲妃人選的生辰和太子的合過,如今結果已出,臣妾便拿來給皇上過目。」

  內臣接過奏本呈上,皇帝略略一看,已是頷首笑道,「周氏長女與太子最合,看來坊間之言倒是不虛。」

  皇后淡然一笑,道,「皇上是說近來風傳的四句歪詩?臣妾聽了,只覺得言辭不明,也未見得有什麼意思。」

  皇帝輕輕敲著御案,道,「哦?皇后不覺得是在說周氏長女麼?」皇后擺首道,「這樣的風言風語,自然是別有用心,只是刻意為之,難免穿鑿附會。臣妾是不信的,總歸還是欽天監親自測算的可靠。」

  皇帝淡淡笑了笑,道,「欽天監的結果亦如是,足見民間也是有能人異士的。」

  皇后仍是端著笑,見他句句不離那傳聞,知他疑心,索性暫不多言。卻聽皇帝緩緩問道,「這個結果,朕不必看也知道。皇后想必也早就知曉了罷?」

  皇后眉尖輕蹙,問道,「皇上指的早,是謂多早?」皇帝道,「早在周氏長女甫一出生之時。」皇后舒展眉目,掩口一笑道,「臣妾又不是神仙,也不會推算命理,哪兒能知曉那些個事。」

  皇帝搖了搖頭,道,「所以皇后是來告訴朕,你並不信外頭的傳言?」皇后展顏,溫婉頷首道,「自然,臣妾從不信這些,皇上英明睿智,想來也一定不會信的。」

  皇帝聞其言,朗聲笑了起來,笑罷方道,「英明睿智如唐太宗,也曾經不信袁天罡之言。」

  話音剛落,皇后臉上已是白了一道,皇帝盯著其面色瞧了片刻,復又將目光落在那奏本之上,慢慢道,「朕險些忘了,周氏次女人品亦貴重嫻雅,朕觀其生辰,與太子倒也頗為合宜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