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9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李二知道,這天下霍亂的根源就是這些世家,就是這些人進行土地兼併,壓迫百姓,如同吸血的水蛭,吸取原本應該屬於帝國的資源,才讓整個天下周而復始的陷入了一個輪迴怪圈:建國之初,勵精圖治,打擊前朝世家。之後新興勛貴成為新的世家,霍亂天下,被新的皇權推翻,不斷輪迴。

  這樣的循環在中原大地上已經輪迴了上千年,從夏商之初,一直到前隋都是如此。李二現在看的比之前所有的帝王都要長遠,他希望打破這個輪迴,讓大唐能夠千秋萬代傳承下去,就只能讓國內世家不斷地更替,而皇室不變。

  所以朝堂上,他不願意看到任何一方做大,維持著一個平衡,文臣和武將永遠是相互不對付。因為沒有戰事,武將勢微,不過李二還是保證了軍伍的正常維持,對於文臣的上奏,並沒有完全支持。而且他暗中也在扶持小型世家,與大世家之間進行博弈。

  李二要做的事情是在他在位的時候,摸索出一條實際可行的路,然後傳給自己的兒子,文武平衡,世家更迭,勛貴興替等等方面他都要找到方法,然後傳承下去。

  當然為了維持皇室一直都有著人才出現,他改變了原本對皇室子孫的教導方式,生子如狼的改變,並不是那麼容易,李二還在籌備之中,雖然他的幾個孩子已經長到了二十幾歲,分封出去的也有四五個了。

  最大的三位皇子,長子承乾已經位居東宮,三子李恪,受封吳王,坐鎮江南,現在已經是魚米之鄉。四子李泰,封為魏王,因為頗為受寵,允之不官,遙領相州都督。因為深得李二寵愛,所以一直待在長安,不像李恪被遣往封地。

  不過這些皇子雖然受到李二的重視與寵愛,但是真正讓李二最喜歡的,還是他的兩顆掌上明珠:長樂公主李麗質,還有晉陽公主李明達。

  這是他與長孫皇后的大女兒以及小女兒,李麗質更是跟隨純陽仙人好幾年的時間,被稱之為仙姑的存在,只是後來純陽仙人外出雲遊,這才將她送回皇宮。不過有了這個經歷,李麗質也是整個大唐除了李二夫妻之外,最尊貴的人,當然還有一個與李麗質一樣身份的武家二娘子。

  這兩個曾在純陽仙人座下好幾年的女娃,此時都已經長大了不少,李麗質已經雙十年華,到了需要出閣的年紀,但是卻因為小時候耳濡目染,現在養成了特立獨行的性子,根本沒有一點長孫皇后的溫婉性格,反而繼承了她姑姑平陽公主那種英氣。

  而且呂涵陽曾經給兩個小丫頭進行過真元洗禮,那個時候他還沒有凝聚劍元,真元可以給普通人進行灌頂,被稱之為洗精伐髓都不為過,雖然這個世界沒有辦法正常修煉,但是兩個小丫頭卻也能夠做到巾幗不讓鬚眉了。

  所以在被呂涵陽送回家之後,她們倆就成了一個小團體,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小團體。舞槍弄棍甚至比起一般軍中武將都要強不少。至少力量與耐力都絲毫不遜色與軍中頂級武將。

  而且兩個小丫頭還按照呂涵陽曾經告訴過她們的一些事情,成立了長安城的治安管理委員會,也就是俗稱的三千人可以收服彎彎的城管大隊。從此以後成了長安一霸。有力量,有背景,在短短几年時間之內發展壯大,甚至絲毫不遜色與長安城的朝廷衙門的程度。

  因為李麗質和小武兩位委員長的背景,長安府尹對這個城管組織直接合作起來,長安城的治安質量極速攀升,這個數十萬人的城池居然做到了夜不閉戶,路不拾遺的程度,各家各戶的紈絝子弟基本上已經絕跡,因為兩個城管委員長可是最恨這些膏粱子弟的。

  長安城的治安變好了,但是李二和武士鑊兩個人卻心情非常的糟糕,因為兩個小丫頭成天在外面拋頭露臉,風風火火的,而且將長安城各家公子都收拾了一遍。導致不管是到了已經是老姑娘的年紀的李麗質,還是即將到婚配年齡的十六周歲的小武,都沒有人敢上門提親了。

  李二甚至想過直接賜婚,但是因為李麗質背後可不僅僅是他,還有純陽仙人,雖然這些年純陽仙人沒有在大唐露面了,但是玄奘法師可是經常往來,帶來足夠的消息。李二知道純陽仙人之前是在閉關尋求突破,現在恐怕已經到了一個恐怖的境界。

  所以他不敢直接越過呂涵陽,給李麗質以及小武賜婚。不然純陽仙人要是有一點點不滿意,整個大唐恐怕就準備換皇帝了。這一點是玄奘法師告訴李二的,讓李二知道了,其實純陽仙長一直對兩個小丫頭還是非常的關心,甚至可以說是喜愛的。

  畢竟當初剛來這個世界,心中的孤獨最後被兩個小丫頭排解,僅僅是這一點因果,呂涵陽就會保證這兩個小丫頭按照自己的心意瀟灑的活一輩子。當然小武原本該坐上皇位的事情,呂涵陽覺得還是不要出現了。

  所以這一次李二在知道純陽仙長出關之後,就立即讓玄奘法師前往代為通傳自己的想法,畢竟李麗質已經二十歲,是時候嫁人了。所以他需要呂涵陽回到大唐主持這件事情。

  而呂涵陽回到了大唐,不過是在東方華亭縣上的岸,然後一路慢慢地往長安遊蕩回來,他看到了這大唐盛世的開端,貞觀十四年的初夏,這一片大地上的盛世氣象彰顯。

  就像是查看學生的答卷一樣,這整個大唐現在的種植作物,除了小麥和粟米之外,其餘的幾種高產作物都是呂涵陽帶回來的,現在這些人的種植技術也都是呂涵陽傳出來的,所以這些百姓種植莊稼,根源都在呂涵陽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