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  “不必。南朝的形勢,諒娘娘亦急於有所聽聞吧?”

  “四皇子恩典!”

  “跟你明言,皇上讓我會同斡離不接見南朝使者,你之所以在這裡,是你們那個叫秦檜的,指名點姓叫你過來的。”

  韋貴妃吃驚道:“秦大人?”

  金兀朮道:“秦檜可是斡離不眼中的紅人啊!”此時,只見斡離不領著遠程而至的太監康履走了進來,後面跟隨有六名士兵,抬了三隻大木箱。那康履見到金兀朮,施禮道:“南臣康履叩見王爺大人,叩見韋娘娘。”他激動地向韋娘娘行三拜九叩之禮,道,“韋娘娘千歲……韋娘娘千歲……”

  韋貴妃感動地道:“起來吧!起來吧!千里遠行,快向四皇子回話吧!”

  康履道:“本使此番帶來了三大箱禮物,頭一箱是進貢於太宗皇帝的,第二箱是供奉王爺及幾位大將軍的,第三箱是要送去五國城給皇上及嬪妃的。請王爺開啟禮箱,一一檢查來件,以免入境不能隨俗而誤觸禍端。此處是清單。”說著,拿出清單簿呈上。金兀朮並不接清單,而是看向斡離不。斡離不轉向哈迷蚩吩咐道:“照單全收!立刻檢驗!”

  哈迷蚩點頭稱是,招呼士兵打開箱子照單驗收。

  金兀朮笑著向康履道:“你的禮物之中,不會藏著圖窮匕見的故事吧?”

  康履道:“如見此匕,小使天誅地滅,碎屍萬段!”金兀朮大笑道:“哈哈……諒你也沒這個膽子!你說說給韋娘娘帶了什麼來?”

  “娘娘精於音律,給娘娘帶來的是一對長短簫。”

  韋貴妃高興道:“哎呀……那太好了!”金兀朮道:“快取出來,請娘娘演奏一曲,一則娘娘可淡釋鄉愁,二則也飽我耳福。”

  康履親自將第三隻木箱打開,從裡面抱出一隻精緻的長盒遞給貴妃的侍女青丸。青丸打開長盒,只見裡面放置著一管長簫及一管短簫。韋貴妃取出長簫試了試音,道:“這一對上品之簫可是來自上河圖橋邊上那一家賣樂器的店鋪?”

  康履道:“不是那一家。張擇端知道娘娘喜歡吹簫,便在橋頭畫了一家樂具店,實際上,張擇端是大處造實,小處造假。”

  韋貴妃一怔,淡淡道:“是嗎?”說罷開始婉轉吹奏。只聽簫聲幽咽,意境蒼涼。那金兀朮豎起耳朵仔細聽著,斡離不卻已經聽得出了神,而韋貴妃自己則吹得淚光閃爍,回想起自己時常吹的那支曲子:昔居天上兮,珠宮玉闕;今居草莽兮,青衫淚濕。屈身辱志兮,恨難雪;歸泉下兮,愁絕……那康履和青丸聽著,不禁暗自垂淚。

  韋貴妃一口氣將曲子吹完,那金兀朮竟然聽得深有感觸,一連串的回憶浮上心頭,竟虎淚泉涌,簌簌而下,道:“我娘不會吹簫,她只會吼,吼我們割牧草,吼我們放牛羊,吼我們練習摔跤,吼我們……兄弟要永久相助,永久……和好!”斡離不打斷他道:“老四,說正事吧。”

  韋貴妃看向金兀朮,詢問自己要不要迴避。金兀朮沖哈迷蚩招招手,於是哈迷蚩上前,對韋貴妃做出請的手勢。韋貴妃辭謝過金兀朮,便帶著青丸隨著哈迷蚩離開了。斡離不見韋貴妃走了,才道:“趙構此番送禮,是希望與我大金和議,放回他的母親和妻子?”

  康履道:“我們皇上願意加倍付與大金歲貢,只求能早日與家人團聚。”

  金兀朮冷笑道:“既然想早日團聚,那他來五國城不就團聚了?”

  康履道:“四皇子,請您高抬貴手啊……”

  金兀朮對自己的哥哥說道:“斡離不,皇上讓秦檜寫信,條件不是說得很清楚嗎?加倍付與歲貢,哼哼,還滿足不了我們的胃口!若不答應咱們的條件,還和議什麼,打過去便是!”

  斡離不道:“老四,你怎麼跟粘罕一個論調?上次打了汴京又怎麼樣?還不是班師回來?張邦昌那種人又不得民心,還不如與趙構多多親近。”

  “老二,我說你怎麼看不明白呢?張邦昌要是很得民心,咱們扶他做什麼?”

  “這個,這個……”

  “好了好了,我也是奉皇上之命接待南使,究竟要怎麼辦,還是稟明皇上,讓他定奪吧。來人哪!”說著,金兀朮召喚上來兩名士兵,讓他們帶康履先去進餐和歇息。斡離不看了看金兀朮,心裡有些不滿。

  張所將岳飛請到自己的軍營之後,立即將岳飛從革職前的修武郎升至武義郎。

  建炎元年九月下旬,張所命王彥率岳飛等以七千兵力渡河作戰,王彥、岳飛所向披靡。在霧氣朦朧之中,岳飛等由水淺處陸續越河登岸,戰鼓猛響,岳飛騎著白龍駒一馬當先,隨後跟著王貴、牛皋、傅慶、張憲等人,沖入敵陣,很快又一個敵人的陣營被他們拿下。

  這天,在皇宮內,宋高宗趙構正昏睡無神,只見汪伯彥帶著康履快步進來,稟報導:“皇上!皇上啊!康公公回來了!康公公回來了!”趙構連忙站起來,道:“見著太后沒有?”

  康履高興地道:“見著了!見著了!”說著從袖中拿出一封信,雙手呈給趙構,“皇上您瞧瞧,這兒還有太后給皇上的親筆信哩!”趙構連忙將信拿到手中,吩咐太監將燈火弄得更明亮些。太監舉火摺子點火掌燈,頃刻間御書房一片光明。趙構在燈上拆信恭讀,看著看著,突然以悲聲把韋貴妃寫給他的信讀了出來,道:“關山魂夢長,塞雁音書少。兩鬢可憐青,只為相思老。歸傍碧紗窗,說與人人道,真箇別離難,不以相逢好……娘——兒的親娘啊……夢入江南煙水路,行盡江南,愁煞矣,不與離人遇……”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