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0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努爾哈赤正攻城受阻,便接到了李小芳送來的消息。於是,他便下命令奪取小西門橋。

  三貝勒莽古爾泰、二貝勒阿敏便領著旗兵拼命奪橋,城上礌石滾下,萬矢下射,旗兵冒死前進,雙方混戰一場。

  突然之間,“轟!轟!轟!”幾聲爆炸,西門的火藥庫燃起沖天大火。

  城上的將士正不知城內發生什麼大事時,高大宏與李小芳趁著混亂,領著一千多人,手裡拿著刀槍,急匆匆奔到西門城上。

  盧慶州等將領迎上來,高大宏便立即把他們全都拿下。

  那些明朝的守軍,見主將有的逃跑,有的被逮,只得老老實實放下了兵器,投降了。

  李永芳指揮隨行人員,打開一面很長很長的條幅,往城外順著牆體掛出去了,上書:

  “恭迎後金國汗王努爾哈赤進城!”

  與此同時,高大宏急忙領著數百人,手執兵器,趕下城頭,把守門士兵包圍起來,一陣砍殺,全部消滅,然後立即打開城門。

  努爾哈赤一聽到城內爆炸聲響,便知道李小芳等一定得手了,便立即命令各貝勒整裝待發,一見城門大開時,便可衝進城去!

  不一會兒,聽到西門城上人聲鼎沸,混亂了一會兒,便看到了城牆上懸掛著的大橫幅。

  後金的兵馬立即爆出了山呼一般的喊聲,努爾哈赤欣喜萬分。

  此時,西門一打開,攻城的阿敏、莽古爾泰急忙領著八旗兵馬衝進城去。

  遼東經略袁應泰,這時正在遼陽城東北角的鎮遠樓督戰,見到遼陽城終被攻破,知道大事已去,急忙寫下遺書,交給親兵,囑咐他們逃城去。

  此時,樓外吶喊聲,喊殺聲,由遠及近,袁應泰把那印璽往身上掛好,向西朝著朝廷,又叩頭拜辭,然後解下帶子,懸樑自縊而死。

  監軍崔儒秀、巡撫張鈞等,也西望朝廷,拜了又拜,然後解帶自縊而死。

  這時候,後金汗王努爾哈赤命令各貝勒、大臣們,立刻搜查明朝主將,以免留下禍患。

  一隊旗兵湧進鎮遠樓,見到幾個主將全都掛到樑上,便急急忙忙把他們一個一個地解將下來,並抬到努爾哈赤面前。

  誰知那巡撫張鈞的眼睛一動,居然睜開了雙眼,活了。

  原來,張鈞是最後一個自縊,剛掛上不久,旗兵便進去把他們一個個解了下來。折騰了這麼一大會兒,竟然他又緩過氣來,死而復生了。張鈞睜開眼睛,仿佛是剛才坐了一個夢,向上一看,見椅子上面坐著一個威風凜凜的老頭兒,見他身後和兩邊都有許多將領護衛著。

  他已經慚慚清醒了,知道這人正是後金國的汗王努爾哈赤。

  為了籠絡漢人民心,吸引更多的明臣、明將降服後金,壯大自己的聲勢,努爾哈赤饒他不死,並讓侍衛好好照顧他的生活。

  回到住地,張鈞自縊而死。

  之後,努爾哈赤又命令李永芳等,用上等的棺木埋葬了袁應泰、張鈞等明朝的官員將領。

  後金奪取遼瀋之後,努爾哈赤不再讓士兵毀棄城池,而是把它們當作繼續前進的基地。

  努爾哈赤攻破遼陽城之後,於三月二十二日舉行盛大的入城式。

  在一聲聲禮炮鳴響聲中,努爾哈赤不再騎馬,換乘一頂轎子,進了遼陽城。原來的遼東經略衙門,成為這位新主人——後金國汗王努爾哈赤的臨時行宮。

  努爾哈赤剛坐下不久,便有遼南的金州、海州、復州、蓋州等大小七十餘城,主動投順後金。努爾哈赤心中大喜。

  頓時,後金廣大軍民沉浸在勝利的歡樂中。

  整個遼瀋之戰,從明朝天啟元年(1621年,天命六年)三月十日開始,到三月二十一日,加上中間休戰的五天,僅用了十來天的時間,努爾哈赤在軍事上獲得空前巨大的勝利,這在後金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。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努爾哈赤私秘生活全記錄--第十章(19)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汗王努爾哈赤志得意滿,無比振奮,他命令在遼陽城裡要舉行盛大慶典,設宴招待為他建立功勳的諸貝勒、大臣和將領們。

  席間,人們頻頻舉杯,祝賀勝利。

  努爾哈赤對奪占遼瀋並不滿足,他把遠大的目光又投向廣闊的遼西地區。

  當八旗將士興高采烈地接受戰利品之時,努爾哈赤又在運籌著奪取遼西的重鎮——廣寧的準備工作。

  這廣寧城在遼河西岸,為山水環抱,形勢若盤,俗謂之盤城,恃三岔河作屏阻,是明朝丟失遼陽之後遼東巡撫的駐地。

  努爾哈赤派大臣扈爾漢等人,去遼東各地廣泛收集船隻,並抓緊製造新船,以備攻打廣寧時步騎兵渡河之用。

  經過認真研究,努爾哈赤已將進軍路線預先確定下來:

  自遼陽往南,一路軍走水路,從太子河順流而下,到牛莊;另一路軍走陸路,經鞍山,到海州,會於牛莊。兩路軍合兵以後,渡過遼河,直取廣寧。

  為了掌握明朝對遼作戰動向,努爾哈赤又派出大批諜工,進廣寧城裡,甚至深入北京,千方百計竊取明朝在遼西兵力部署的情報。

  努爾哈赤對廣寧虎視眈眈,兵力部署早已就緒,八旗兵馬正處在箭拔弩張狀態,卻隱忍不發,按兵不動,他在等待一個契機,一旦良機到來,便可猛撲過去,一舉攻下廣寧城!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