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只見努爾哈赤騎著那匹白得雪一般閃亮的龍馬,態度極為謙和地對張承胤一拱手,不緊不慢地說道:“請張大人與頗、蒲兩位將軍聽朕兩句忠言,自古以來,人們都以識時務者為俊傑,把能屈能伸的人看作是大丈夫。”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努爾哈赤私秘生活全記錄--第九章(13)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“呸!閉上你的臭嘴巴!在本大人面前居然稱‘朕’了,還有臉宣揚你的能屈能伸的無恥論調,別在老子身上打你的鬼主意,老子活著是大明的人,死了也是大明的鬼!從出兵那一天起,老子就未打算活著回去。”

  努爾哈赤微微一笑,又繼續勸說道:“人往高處走,人向低處流,何況人的腦袋只有一個,砍了就不能再長出來了,朕奉勸你們……”

  張承胤立即打斷努爾哈赤的勸降,憤怒得如一頭獅子,挺起手中鐵槍,就向努爾哈赤刺去,嘴裡同時大聲罵道:“你這無恥的叛逆,老子跟你拼了!”

  就在這時,只見努爾哈赤突然變了臉色,將大手狠狠地用力一揮,那些八旗的弓箭手們,迅速地拉緊了弓弦,對準張承胤等明軍將士們,連續“嗖!嗖!嗖!……”地亂箭齊發,如飛蝗一般飛出去。

  廣寧總兵張承胤、頗廷相、蒲世芳等五十餘名明軍將士,全死於亂箭之下。

  明軍主帥張承胤等戰死之後,原來一萬多士兵,僅剩下二、三百人,向周圍山上逃去。

  後金兵馬在後面追殺,一直趕了四十餘里。

  此時,天已微明,如半個火球的朝陽剛從地平線上露出頭來,燒出了半天的紅霞。放眼看去,那天上的紅霞,與地上的碧血,相互映照,血紅血紅的光芒閃入眼目。

  這一仗,明朝的軍隊打得壯烈,敗得狼狽,損失慘重,共丟失戰馬九千多匹,遺棄盔甲七千多副,大炮六門,兵器等上萬件。

  後來,努爾哈赤與范文程在戰場上巡視時,見到遍地死傷、血流成渠,大明的旗幟七歪八斜地橫倒在地上,不禁順口說道:“這一仗能獲得全勝,來之不易啊!全靠先生的妙計!”

  范文程卻不敢貪功,立即說道:“報告陛下,這一仗能打勝,全虧八旗將士的忠勇無畏,我誠心誠意地祝願陛下洪福齊天,早定中原!”

  努爾哈赤聽了,不禁哈哈大笑起來,心中頓時憶起早年去北京朝貢時,每次站在高大巍峨的“天下第一關”前,曾經不止一次地嚮往著這“早定中原”的理想,而今三十年已經過去,當年的“龍虎將軍”將要率領由他一手創建的八旗健兒,去闖雄關、定中原、成大業、坐龍庭。

  范文程又說道:“陛下,大明朝廷已是日落西山,氣息奄奄,人命微淺,朝不慮夕了;當今的後金國卻如旭日東華,光芒萬丈,生機勃勃,氣象萬千!依臣之見,陛下當乘勝奪取遼東,然後兵麾直指中原,可一鼓而下也!”

  努爾哈赤笑了笑,輕輕搖了搖頭,說道:“再瘦的駱駝也比馬大!當前的明廷固然就是危機四伏,問題成堆,但還未到滅亡的時候。咱們的後金國處在建國伊始,內部還需進一步穩定,與朝鮮的關係還得處理好,因此還得需有耐心,所謂雖鞭之長,不及馬腹也!”

  正是基於這種考慮,努爾哈赤在奪取撫順城,攻陷東州、馬根單城之後,面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,就是急需安定內部。

  他一邊號召八旗將士認真訓練兵馬,積極備戰,防止明朝軍隊前來進剿;另一面又緩和與朝鮮的外交關係,爭取兩國友好交往,以消除後顧之憂。

  與此同時,努爾哈赤對明朝也採取緩兵之計,表面上為了與朝廷講和,放回了明朝東廠的差役張儒紳等四人,讓他們帶回《七大恨》多份,以求消除明朝內部的主戰情緒,來爭取時間,把主要精力放在穩定內部上面。在這一年的四月二十六日,在努爾哈赤授意下,後金兵馬把撫順等處的窯谷,全部挖掘出來,集中一起,隨同俘獲的兵馬,一同押運回都城——赫圖阿拉。

  為了穩定漢族民心,努爾哈赤也採取一系列措施。

  在撫順等城堡獲得的牛、羊、馬及財貨、糧食等,除去把大部分搬運回赫圖阿拉以外,對那些漢族降將,也以優厚的物質待遇和聯姻的辦法,對他們進行籠絡。

  尤其是對李永芳,努爾哈赤在其身上花了不少氣力,想以他作誘餌,來瓦解明朝邊將,使那些降順的明將更老實地為後金效勞,因此,對李承芳格外關注,盡力厚待。

  這一天,努爾哈赤派侍衛把李永芳喊來,先讓他坐下說話,然後溫和地向他問道:“你來到後金國一個多月了,有些什麼感受?”

  李永芳只得說道:“感謝陛下的多方關照,我在這裡生活得很愉快,比原先的生活還要好。”

  努爾哈赤聽後,笑著說:“你不要為了迎合我,要說實話。”

  李永芳急忙離座,趴在地上磕頭,又說道:“請陛下明察,罪臣不敢說假話,陛下對罪臣的厚待,有如日月經天,江河行地,人所共知,神靈共鑒。”

  聽了李永芳的回答,努爾哈赤十分滿意,認為自己的懷柔政策已生了效,於是又問道:“你是一個聰明人,你可知道朕對你如此厚待,是為了什麼呀?”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