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代善派人在城下喊話,要李弘祖出來說話,但是,任憑城外喊破嗓子,也無人理會。

  代善惱羞成怒,決心攻城了!

  在螺號聲中,代善與揚古利指揮八旗軍,拼命地抬著雲梯,往城下跑,喊殺聲響徹雲天。

  由於城上礌石,滾木的打擊,還有如雨一般的弓箭,一齊打下來,後金軍的雲梯根本靠不上城牆,抬雲梯的人便已被打死,或是打傷。

  後金軍的士卒死傷較多,攻城不得不停下來,趁這工夫,李弘祖命令守軍抓緊時間搬運礌石,滾木。為此,城內有些房屋也被拆了,將其牆石、木頭一齊運往城上;許多百姓也直接登城參加抗敵的戰鬥,年紀大的老弱主動為守軍送飯端水,全城形成人人參戰的局面。

  代善與揚古利見士兵死傷慘重,便決定改變攻城的方略,用重點進攻代替四面開花的打法。

  代善讓揚古利帶領兩千兵馬,用二十架雲梯,集中攻擊東州的東門。

  李弘祖一見後金兵馬集中攻打東門,便將西、南、北三門的兵力匆匆調來東門,增加守衛力量,以對抗城下的重點進攻。

  代善早在城下觀察城內的動向了,一發現李弘祖把兵力集中調往東門時,立刻命令其他三門繼續再攻。

  李弘祖心知上當,但是再把兵力調回來已經來不及了,只得號召守軍拼命抵抗。東州城內僅以五百兵力,對抗後金八千之眾,哪裡能持久下去?

  不到兩個時辰工夫,東州城四門全被攻破,代善與揚古利等,領著兵馬殺進城去,經過一番拼殺,李弘祖英勇戰死。

  攻占了東州城之後,代善、揚古利查點人數,竟死傷一千餘人,俘獲明軍二百二十多人,盔甲三百多副,戰馬一百多匹。

  皇五子莽古爾泰與大將昂納克,率領正藍旗兵馬五千人,前去攻打馬根單城。

  此城守將吳大成,其父吳三楞子,原是明成祖朱棣的一個侍衛。一天夜裡,有一刺客對熟睡中的朱棣行刺時,用飛鏢投擲,吳三楞子無法抵擋,只得用自己的身體護住這位皇叔。

  結果,那有毒的飛鏢擊中吳三楞子的右臂,從那以後,吳三楞子少了一條臂膀。

  事後,朱棣笑著對別人說:“吳三楞子並不楞,有一顆事主的忠心。”

  朱棣做皇帝以後,讓吳三楞子做遼東的巡撫,這位獨臂將軍一直活到八十多歲才壽終正寢,吳大成是他的小兒子。

  作為將門之後的吳大成,自認為父子兩代身受皇恩,在大敵當前之時,怎能臨陣畏敵?撫順城被攻下時,他便定下死守馬根單的決心。

  在吳大成指揮下,全城守軍加強戒備,增加礌石、滾木,堅持與來敵對抗到底,決不走李永芳的投降道路。

  莽古爾泰與昂納克的兵馬來到城下之後,這位正藍旗的首領三貝勒便急於攻城,昂納克向他勸阻道:“稍等一下再攻城吧,先把城周圍的地形情況摸清楚,爭取智取,既省時間,又能減少損失,好不好?”

  莽古爾泰也就答應了,他們讓兵馬駐紮下來,令士兵休息,二人趁著月色,登上高坡,發現這馬根單城依山面水,背靠古涼山。若是從正面強攻,攻城的兵馬就要背水作戰,城前的渾河水流較急,這給攻城帶來許多的麻煩。

  兩人又繞到城後清涼山坡,只見山上峭石嶙峋,陡崖甚多,不過,士卒若能登上後山,由此越過城牆,潛入城內,然後內外配合,可一鼓而下,將城攻破,倒是一條妙計。

  昂納克小聲說道:“可選出精壯士卒,二百人足矣,由後殺到前,以縱火為號,城將容易攻破。”

  莽古爾泰大喜,立即說道:“將軍智謀過人,非我等一介勇夫所能及。從今而後,一定認真學習將軍。”

  次日,昂納克要莽古爾泰領五百人馬,對馬根單城進行佯攻,有意促使城上守軍情緒緊張,加速疲勞。

  到了天黑之後,昂納克帶領精選出來的二百名士卒,悄悄繞到後山,攀援而上,很快來到城下,查點人數,一個不曾少。

  於是在昂納克率先越城之後,二百名士卒一個個跳上城牆,潛進城裡。

  此時,正是四更天時分,城裡人們正是熟睡之時,昂納克一聲令下,士卒們一邊點火,一邊高聲喊叫:“不好啦!後金的兵馬進城啦!”

  城內的草房容易燃著,眨眼之間,火勢熊熊,煙火滾滾,隨著過山風一吹,那火焰借著風力,向四處蔓延。

  城內的百姓嚇得哭爹喊娘,四處亂跑,正遇到昂納克帶領的二百士卒,成為他們砍殺的靶子。

  城上的守軍也被驚得莫名其妙,細看城門,仍然關著,城內哪來的後金兵馬?正在遲疑之時,昂納克已手揮大刀,從城裡殺到城門前面,那些守軍怎禁得他的砍殺,大部分被他砍死,剩下的嚇得一鬨而散。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努爾哈赤私秘生活全記錄--第九章(8)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吳大成也是在夢中被驚醒了,一見到處是熊熊的火光,喊殺聲驚天動地,一時也被嚇得不知所措。他手提大刀來到街上,見到百姓的屍體到處都是,方知後金的軍隊確實進城了。

  又見守城士卒嚇得亂逃,忙向東門跑去。正巧遇上昂納克就要去開城門。

  於是,他大喊一聲道:“是何賊人,闖進城裡,還敢自開城門,真是狗膽包天!給我看——刀!”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