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“是啊,城外全是建州的兵馬了,這城已被圍得水也淌不出去了!”說完,那王戈勝就向城裡跑,剛跑兩步,忽又回來,很神秘地對李永芳說道:“姐夫!依俺看,建州兵馬那麼多,還不如投降吧!”

  “胡說!”

  李永芳吼了一聲之後,見王戈勝嚇得往城裡跑了,也急急忙忙往府里跑去,正迎著他的兩名侍衛牽著他的馬,馬背上馱著他的甲冑,他也不搭話,慌忙把盔甲穿上,一步跨上戰馬,就向東門馳去!

  東門前的昂納克一見城外滿是兵馬,知道努爾哈赤已開始攻城了。他便從懷裡抽出刀來,向周圍的那些扮作馬販子的士卒們大吼一聲:“殺啊!建州的兵馬進城了。”

  昂納克一聲喊叫,那些士卒們立刻隨著他殺向城門,與千總管王命印迎面撞上,昂納克也不搭話,掄刀便砍,兩人便殺到一處了。

  二人約戰了十幾個回合,兀胥友冷不防地一箭射去,正中王命印的後心,當即撲倒在地,士卒們上前,一陣亂砍,王命印立即成了一堆肉泥。

  李永芳已騎馬趕到,昂納克大喝一聲:“李永芳!你的守將已死,城也將破,還不快快下馬投降,等待幾時?”

  李永芳正要勒馬回跑,只見昂納克把手中刀一揮,那三百名丁卒“嘩啦”一下子,圍了過去,把李永芳連人帶馬圍在中間。他這時已上天無路,入地無門,只得長嘆一聲,下馬跪伏在昂納克面前。

  昂納克伸手把他扶起來,說道:“李永芳,你現在還可以立功!趕快命令士卒打開城門,並讓城上的守軍立即投降!”

  此時,李永芳的頭腦也清醒了,他隨著昂納克一起,命令士兵們打開東門,放後金國的兵馬殺進城來。

  “你們快去西門,要兩位把總官不要抵抗了,告訴他們:我已投降了後金國。”

  此時,三貝勒阿敏來到,對昂納克說:“汗王要見李永芳,咱們一起去見吧!”

  於是三人一齊上馬,走出東門外,遠遠看見一頂黃羅傘下,許多將領簇擁著一個騎在白龍馬上的人。

  早年,李永芳與努爾哈赤曾在撫順關馬市上見過面,可是歲月滄桑,斗轉星移,二人的境遇都是今非夕比了,哪裡還能認識?

  李永芳情知那位就是後金國的汗王努爾哈赤了,便急欲下馬叩頭,努爾哈赤已知其意,立即用馬鞭一揮,意思是免了。

  阿敏立即小聲告訴他:“汗王不要你下馬了!”

  李永芳頓時感到心裡熱乎乎地,他在馬上向努爾哈赤雙手一拱,流著淚道:“我李永芳願終生侍奉漢王,以報答不殺之恩!”

  努爾哈赤微微一笑,溫和地說道:“好!歸順了就好!現在,你與三貝勒一起進城去,把將士們收降過來,把戰場要清掃一番,對所有財物要一律查點清楚。”

  李永芳便隨著三貝勒阿敏又回城去了。

  努爾哈赤一舉攻下了撫順城。

  據戰後統計,共俘獲明朝官兵八百餘人,撫順城軍民死傷人數達二萬人,被掠走一萬餘人。

  撫順城是後金國(清)兵馬向明朝開戰後,攻破的第一座邊城。而李永芳,則是明朝降將中的第一人。

  撫順城攻下後,努爾哈赤擔心明廷又派軍隊占領,便命令將其毀去,於是撫順城立即被後金士卒夷為平地。

  為了進一步打擊明朝在遼東的兵力,防止明軍反撲過來,努爾哈赤一邊慰勞兵馬,一邊又馬不停蹄地派兵去攻打東州城和馬根單城的明朝駐軍。

  大貝勒代善與大將揚古利,帶領正紅旗及鑲紅旗兵馬八千餘人,前往東州(今遼寧省撫順縣東州村)討伐。

  明朝駐東州的守將李弘祖,瀋陽人氏,四十歲左右,為人耿直,謀略過人,武藝高強。

  但是,在政治腐敗的大明朝這裡,有才能的賢人既得不到重用,還遭到排擠者比比皆是。

  李弘祖曾多次向廣寧總兵張承胤、撫順游擊李永芳建議道:“建州的努爾哈赤其志不小,總有一天他會犯明作亂,應速速早圖。”

  這建議遭斥責後,李弘祖又以戰略眼光,對明朝軍事上的落後提出改革建議,他說道:“明軍應迅速組建騎兵隊伍,立即改變原來的那種行動慢、擺方陣的步兵,更不能再用那保守的戰車了!”

  誰知這些積極的倡儀,改革明軍落後狀態的措施,在張承胤、李永芳之流的眼裡,都成為漠視上司、不安本分的罪名。

  這東州城只有五百餘兵馬,城牆又小又矮。撫順城被攻陷的消息傳來,守城將士一時驚慌失措,都有一種朝不保夕的心理。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努爾哈赤私秘生活全記錄--第九章(7)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李弘祖卻堅持守城,他在全軍士兵會上說:“咱們活著,是大明的人,死了,也是大明的鬼!人在,東州城也在;咱們每個人都要準備與東州城共存亡!”

  在李弘祖的鼓動下,東州城五百多守城將士同仇敵愾,決心與來犯的後金軍拼殺到底。

  於是,將士們積極搬運滾木、礌石,把弓箭集中起來使用,千方百計增強防衛能力。

  代善與揚古利的兵馬八千餘人,把東州城圍得水泄不通,也想對李弘祖進行誘降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