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明熹宗接位以後,並不操心朝廷大事,整日裡在宮內嬉戲玩樂。

  熹宗自小心靈手巧,善弄機巧,什麼刀、鋸、斧、鑿、油漆丹古,應有盡有,往往親自動手。

  皇上曾經在院子裡製作一座小宮殿,形式仿照乾清宮,高不過三、四尺,同樣微妙,巧奪天工,人人看了都說像極了。

  太監魏忠賢見熹宗性好遊戲,便投其所好,命令工匠別出心裁,糊制獅子滾繡球,二龍戲珠等玩具,皇上見了心花怒放,高興萬分。熹宗皇帝一心撲在玩樂上,卻把朝廷要政,反而置之腦後,無暇過問。奏本一律交由魏忠賢去辦。

  時間一長,魏忠賢便乘此機會,報仇雪恨,無所不為;即使錯傳御旨,無論產生什麼樣的結果,皇上也從不過問。魏忠賢的膽子越來越大。

  他竟然用皇帝的名義,組建一支錦衣衛隊,作為自己耀武揚威的資本,公然在皇宮裡操練起來。為了招降納叛,羅網武術人才,整日練功,於是,征鼓的聲音響徹禁宮內外,喊殺之聲驚天動地。

  更有甚者,熹宗原有一奶娘名叫客氏,生就的一副妖媚姿色,後遇魏忠賢,二人正是臭味相投,盤踞宮中,恃勢橫行。熹宗皇帝反而更加寵幸,封客氏為奉聖夫人,其子國興,蔭襲官爵;授魏忠賢的哥哥魏釗及客氏的弟弟客光先都為錦衣衛的千戶。

  魏忠賢自己更是作威作福,自稱“九千歲”,表明他是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的“魏王爺”。朝中文武大臣,誰敢不聽?稍有魏忠賢不滿意者,便羅織罪名,不需通過皇上,便令錦衣衛將其嚴刑致死。

  御史左光斗因上書皇上,參劾魏忠賢專權,得罪了這位“千八女鬼”,遭到錦衣衛的嚴刑拷打,死於獄中。

  從此,朝廷更加腐敗,朋黨迭起,冤案叢生,魏忠賢與客氏越發膽大。兩人住在宮裡,魏住宮南,客住宮北,相距不遠,中間修建了一條長廊,以便往來。除了每晚在一起亂淫之外,就是設計陷害,製造冤案,以達到兩人排除異己的目的。

  客氏在鳳彩門,又另蓋一套房舍,有人說:“魏忠賢已滿足不了她的性慾要求,在外面又找了幾個面首,連朝中的大學士沈濯,也是其中之一。”

  由於客氏淫慾無度,白天晚上都要男人陪著,每逢出外,侍者如雲,跟皇家的陣式不差。其私宅里,燈炬照耀,遠過明星,衣服華麗似天仙,香霧縈繞如月宮。平日,那客氏性喜妝飾,每次梳洗,要幾個侍女伺候。她要侍女們奉巾理髮,添花插花,各有任務,不容怠慢。

  客氏還有一手絕技活兒,是她烹飪的秘訣。

  熹宗皇帝的飯菜,必須由客氏親手做成,才能爽口,皇上才願意吃。因此,客氏得此專寵,恩禮不衰,無人比肩。

  大明朝廷腐敗昏潰,帶來的是政治黑暗,官吏無能,國庫空虛,軍備廢馳。遼東軍屯破壞,軍士逃散,軍官驕淫,軍械朽蠹,軍隊沒有戰鬥能力。

  這一切都為建州努爾哈赤勢力的迅速發展與強大,創造了良好的時機。

  ***************

  *努爾哈赤私秘生活全記錄--第九章

  ***************

  “七大恨”宣戰檄文飛布天下,努爾哈赤正式向明廷宣戰了!剎那間,揚塵蔽日,烽煙漫天,數不清的八旗子弟殺氣騰騰,踏入遼中……大明萬曆皇帝已是多年不事早朝,能讓他魂牽夢繞的只有那三千粉黛,江山社稷已拋在了腦後……可憐那五萬個無辜的大明士卒,一腔血水浸透了薩爾滸的百里長川……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努爾哈赤私秘生活全記錄--第九章(1)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努爾哈赤窺清了明朝的內情,認為正是他南伐的大好時機。這時正逢遼東女真地區災荒嚴重,餓殍塞路,努爾哈赤決定利用這個有利時機,將女真人的不滿和怨恨引向明朝,通過對明戰爭掠奪漢人的財富,來緩和後金的危機。

  天命三年(萬曆四十六年,1618年)春天,努爾哈赤召來眾大臣,向他們宣布了自己準備出師的決定。

  眾大臣早有此願,一聽大汗做出決斷,頓時群情激昂,紛紛表示願意跟隨大汗出征,即使是粉身碎骨,也在所不辭。

  努爾哈赤當即就與眾大臣商定了攻伐明朝的大計,然後分頭備置兵器,並派七百人上山伐木,製作制城之用的雲梯。

  萬曆四十六年(1618年),天命三年的四月十三日,努爾哈赤親自率領三萬人馬決定誓師攻打明朝。

  這位汗王渾身披掛著威風凜凜的盔甲,騎在一匹白龍馬上,身背一把閃光的大砍刀。他先帶領眾文武官員到天壇祭天,這是努爾哈赤每次出師前必定要做的一件大事。

  祭拜時,先由司禮各官員點蠟焚香,大家恭行三跪九叩首禮。汗王努爾哈赤也下了馬,跪在下面,談祝官站在台上,宣讀《七大恨》的檄文。

  這篇長長的檄文——《七大恨》,原是汗王請苟特利爾老人起草擬寫的。在這之前,努爾哈赤已讀過幾遍了,覺得老人寫得好,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。

  讀完之後,眾貝勒、大臣們皆呼萬歲。

  這時候,角聲響起,螺號嘹亮,催師出發。

  汗王努爾哈赤離開天壇,跨上了白龍馬,將手中的御鞭一指,大隊兵馬迅速向前移動。頓時,旌旗蔽日,刀槍如林,馬蹄達達,人聲喧嚷,殺奔撫順關而去。大軍走了三十五里,來到古勒山下,努爾哈赤一聲令下,兵分兩處宿營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