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努爾哈赤圖倫城一仗,是旗開得勝,他領著人馬,進入圖倫城。一時之間,城裡的百姓全都向著努爾哈赤。他又派何和理的一個部下頭目吉布地管理古埒城,然後又領兵回到赫圖阿拉。

  鑑於從赫圖阿拉到嘉班城捉拿尼堪外蘭不便,努爾哈赤決定帶著費英東,親自找明朝巡撫詰問。

  明朝遼東巡撫張學顏是個膽小怕事的人,他遂派人找來了撫順關總兵李成梁,責令李成梁派人儘快找到覺昌安、塔克世的屍體,並讓盛棺儘快送往建州衛赫圖阿拉城。並賜予努爾哈赤敕書三十道,好馬三十匹,讓他襲任祖父之職,當了建州左衛都指揮使。但這並未消除他的仇恨,他發誓一定要報殺祖殺父之仇。

  為了成就大業,共同對敵,當務之急是把全宗族的力量團結起來。

  他的爺爺覺昌安,一共兄弟六人,他們共有兒子二十三人。

  他的父親塔克世兄弟五人,共有兒子二十一人,其中包括他和穆爾哈齊。如此算來,努爾哈赤的父祖、伯叔、兄弟、宗侄多到一百至二百人。這麼多的同宗室人員,對某一件事、某一個問題,有不同看法,產生各種矛盾,是不可避免的。

  努爾哈赤與額亦都、安費揚古等兄弟,對這個棘手的問題認真進行了商討,制定了對付宗室人們的一個原則。

  努爾哈赤以海納百川的寬容態度,堅持扶弱濟危,揚善斥惡,達到團結大多數人的目的,以求發展實力,擴充勢力。

  可是父、祖的大仇未報,努爾哈赤總覺得寢不安席,食不甘味。不久,努爾哈赤聽說明朝的遼東巡撫又換人了,便以為這是一個機會,又前往廣寧,向新巡撫周泳大人討要尼堪外蘭,但遭到周巡撫的拒絕和恐嚇。

  他懷著極其憤怒的情緒,回到赫圖阿拉。心中的仇恨之“結”越結越緊。而明朝邊吏的殘暴蠻橫,他們對女真人的勒索屠戮,使努爾哈赤心中鬱積已久的民族激情,更加高漲。

  由於明朝堂堂的遼東巡撫周大人公開揚言要扶持尼堪外蘭,一時間,附近的一些女真部落,竟趨附於他。

  那個曾一度惶惶猶如喪家之犬的尼堪外蘭,也有恃無恐,竟派人來到赫圖阿拉,公開向努爾哈赤挑戰了。

  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,努爾哈赤陷入憤怒的漩渦里了。

  來自外部的敵人固然可惡,可在宗室內部,也有人從他的背後,向他射出了暗箭。

  此時的努爾哈赤像一頭憤怒的獅子,在赫圖阿拉的家中,焦躁不安地撞來撞去。

  額亦都及其眾兄弟們,非常心疼地看著他們的“大哥”,大家商議後,派人從佟家莊園把春婭娜及其兩個孩子接來了。由於佟氏春婭娜的到來,氣急敗壞的努爾哈赤逐漸冷靜下來。此時,長女東果格格已成聰明美麗的小姑娘了,長子褚英已在牙牙學語。難得的天倫之樂,給努爾哈赤帶來一絲安慰和欣喜,但仇恨的胸膛仍不能平靜。

  正當努爾哈赤與其兄弟們舉棋不定時,薩爾滸城主卦喇的二弟諾米納主動要求結盟,共同出兵攻打尼堪外蘭。

  談判中,諾米納言辭閃爍,顯示不出有多大的誠意,他只是希望努爾哈赤能及早消滅尼堪外蘭。

  為了慎重起見,努爾哈赤提議:在黑牛、白馬祭品前,大家立下誓言,不能走過場。噶哈善立即響應,第一個跪下去,常書、楊書兄弟與努爾哈赤也跪下去,唯有諾米納迫於情勢與臉面,才勉強跪下。

  聯合結盟之後,為了加強這種關係,進一步加深與噶哈善間的信任與友好,努爾哈赤把自己的同母妹妹熱婭嫁給了噶哈善。這時候,努爾哈赤的同宗同祖的叔伯、兄弟們出於對他的不服和忌恨,便聚在一起,對著神靈起誓,決心除掉努爾哈赤。

  為拆散努爾哈赤剛剛建立起來的四寨聯盟,他們策劃於密室,訂立攻守四盟。其中,努爾哈赤的三叔祖其第四子隆登兒,是這夥人的頭目。他一方面派人去對尼堪外蘭通風報信。另一方面又親自接見諾米納的弟弟廷喀達,煽動諾米斯,使諾米納背叛了盟誓,反而投向尼堪外蘭。同時,諾米納又派人到噶哈善和常書那裡,把隆登兒的話兒轉述於他們,也希望他們與自己一道背棄盟約轉向尼堪外蘭。

  常書、楊書兄弟們也沒有聽信諾米納的挑撥,堅持與噶哈善、努爾哈赤站在一起。為了讓努爾哈赤有思想準備,噶哈善又到赫圖阿拉城,把這些情況轉告給他。

  努爾哈赤對隆登兒為首的諸叔伯、兄弟的背叛行為,儘管心中十分惱怒,卻仍然裝作不知道,他向額亦都、安費揚古眾兄弟說:“我與尼堪外蘭是家仇,家仇未報,就窩裡鬥,這樣的蠢事,我努爾哈赤絕對不干!”

  為了證實自己有能力殺尼堪外蘭,努爾哈赤決定立即去攻打嘉斑城!經過認真討論,努爾哈赤只與安費揚古、費英東三人,帶領一支輕簡的三百人馬,趁著夜色的掩護,從諾米納的薩爾滸城的南邊繞過去,突襲嘉斑城。

  當努爾哈赤領兵奔襲嘉斑城時,尼堪外蘭已逃向撫順關了。努爾哈赤知道又有人通風報信,禁不住一腔熱血沖向大腦,便繼續追往撫順關。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努爾哈赤私秘生活全記錄--第二章(4)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尼堪外蘭一口氣跑到撫順關城南的河口台,這裡駐紮著一支明軍。守台的明朝將領按照新任巡撫總兵李松的意思,不願意接納尼堪外蘭,阻止他進台。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尼堪外蘭,見明軍不願收留他,又急急忙忙逃向鵝爾琿城去了。跟隨尼堪外蘭的部下,發現明朝的官兵不搭理他們的主人,都來投靠努爾哈赤。從這些人的嘴裡,努爾哈赤得知明軍沒有收留尼堪外蘭,便收兵回建州了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