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2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而今,一切塵埃落定,新漢的氣運也就凝聚在江左皇宮之上,俯視城中之人。

  衰敗之龍,行將朽木,但依舊占據著正統之位,若是移動起來,難免帶來隱患。

  所以在過往的歷史上,乃至在原本的歷史中,禪讓之後得位之主,往往坐不穩,其實就是過往之龍餘韻所致,在現實中的原因,就是對階層的控制和重建不夠徹底。

  不過陳止現在卻不同,因為除了這江左之地,他的玄甲軍可是一刀一槍將其他地方都打下來了,而且……

  「等消息公布之後,天下之中必有人揭竿而起,他們跳出來的,正好一一鎮壓,將這隱患拔出,然後再將那背後指使和謀劃的世家抓出來,以儆效尤,趁機將這內外好好清理一番,便可以化為己用了。」

  帶著這樣的念頭,陳止又看了一眼高坐在龍椅上的皇帝。

  年輕的皇帝依舊在試圖勸阻,可惜久為傀儡,他能夠動用的卻只有言語

  「老師,如今好不容易華夏重歸一統,若是再動,難免還有反覆……」

  「我所求的並非是一時安穩,而是萬世傳承!」陳止搖了搖頭,不等對方把話說完,就說了起來,「莫說是這漢家已經三斷,便是我今日取而代之,最多不過三百年,怕是又要有治亂循環,此都是難以避免的,畢竟我亦無法永生……」

  「既然如此……」皇帝卻是有些摸不准陳止的心思。

  「但得國之後,方可為之,我能布下些許舉措,在這華夏苗裔的心中、在周邊部族的血脈中,刻印下一些痕跡,傳承方可久遠。」

  說著,他忽然轉身,面向了宮殿之外。

  「今日我逼你,他日或許也會有人逼迫我的子孫,但只要是靠著兵甲制度,以強而治弱,那這天下終究可以繼續,能守一族傳承。」

  這一句話說完,陳止也不再看年輕皇帝,邁開腳步,走了出去。

  他這邊出了皇宮,相應的消息馬上就在城中傳開,引發了軒然大波。

  一時之間,有人歡喜,有人憂愁,更有那痛罵出聲的。

  這些動嘴的還算好的,緊跟著就是那些要動手反抗的,其中有不少,還是王敦軍中的兵卒,他們本來投降,現在忽然暴起,倒是引起了一番騷亂。

  只是投降之後,這降卒的兵器都被收繳起來,連隊列都被嚴格規劃,在玄甲軍的管理方法下,他們根本就翻不出浪花,於是前後不過幾個時辰的時間,這軍中的騷亂就被一一鎮壓下去。

  不過,與之相應的,城中還有些百姓聚集起來,表示反對,更有諸多士林之人、士子之流的,直接以文章痛罵。

  但對於這樣的局面,玄甲軍也有著預案,所以整個事情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風波,要麼就被制止了,要麼就被引流出去,實在不行的,就關押起來。

  對於那些有恃無恐的,玄甲軍也不會手下留情,直接捉拿,根本沒有半點心理負擔,甚至一次衝突,差點有兵卒當場砍殺了三位名士。

  但最後還是江左世家的人出面,化解了這次危機,隨後城中類似的事情就少了很多。

  其實這裡面的很多事,陳止很清楚,是江左的世家躲在後面在刻意試探,想要看看他的態度到底如何,結果發現自己的堅定之後,這些人才知道厲害,於是都收手了。

  「算他們見機的快,」接到回報之後,陳止只是淡淡說著,「可惜了,這本來是一個殺雞儆猴的好機會,將那背後隱藏著的兩個大族抓出來,好生懲戒,然後將他們的產業拿出來,作為餌食,用以分化其他家族,當初我在彭城的時候,就有一個家族,這般消散……」

  說著,他將手上的卷宗放到了一旁。

  下面就有幾個人過來詢問:「張應、庾亮他們正在準備勸進之事,要如何應對?」

  陳止早有主意,聞言就道:「此事終歸是要走一套流程的,只是卻不可以在此地,這裡終究還是有著餘韻的,難保不生意外。」

  下面的人馬上會意,當即說道:「主公的意思是要遷都?不知意屬何地?」

  陳止沒有說話,而是朝著牆上的地圖看了過去。

  很快,陳氏要領皇帝遷都的消息就傳了出來。

  一時之間又有不少人表現出痛恨之意,免不了又逞口舌之快。

  但更多的人,卻是在猜測陳止會選擇哪裡。

  有的人覺得乃是那幽州薊縣。

  「雖說現在玄甲軍席捲天下了,但真正被其所掌控的最深的、經營的最徹底,也是真正的根基之地,便是薊縣,除了此地之外,不做二想。」

  「非也,那幽州遠離中途,乃是邊陲之地,更堅苦寒,這一國之都,實乃氣運凝聚之地,一旦定下來,那就是眾家遷徙,幾十萬的人聚集在一城!這吃的喝的,可都不能短缺的,薊縣看著富庶,那是因為人口少,一旦人多了,光是運輸都是問題,每年要耗費多少人力,絕跡不會是薊縣,我看那鄴城倒有可能。」

  「鄴城,原本乃是石氏所占,本就是大城,根基底蘊足夠了,只是聽說石虎嗜殺,更喜破壞,將個城池折騰的夠嗆,頃刻之間,怕是難為國都……」

  「那就是洛陽?此乃中央之地,只是畢竟是原本的龍庭所在,怕是還有忌諱……」

  眾說紛紜之中,有關遷都的準備卻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