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3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現在被領著過去迎接,是沒有半點牴觸之情的,反而不少人抱著希望——他們也或多或少的知道這位老道士的本事,期待著他能夠力挽狂瀾。

  而原本正在竊竊私語,表露出敗壞軍紀跡象的兵卒中,老道士過來的消息也迅速傳播起來,一下子就讓不少表露出擔憂之情的兵卒安定下來。

  這就是隨著道教的發展,開始逐步深入到民間,因為兵卒大部分都是自民間而來,而民間對老道士的推崇,亦格外濃烈,甚至隱隱有老道為仙的說法。

  面對來勢洶洶的玄甲軍,兵卒心中擔憂害怕,不知道如何應對,但一聽說老神仙過來,這心裡當然就不同的感覺了。

  就在這和諧的氣氛中,范長生和幾個學生、弟子來到了李雄等人的面前。

  不過等李雄真正見到自己這位名義上的老師時,立刻就愣住了,然後露出了意外和擔憂之色——

  比起不久前見過的那一面,老道士似乎是一下子老了十歲。

  范長生的歲數本就不小,原本也能看出老態,那鬚髮皆白,只是因為長期練功養氣,依舊面色紅潤,看起來精神矍鑠,身子骨硬朗得很。

  但此刻出現在李雄等人面前的老道士,卻是佝僂著背,被張玄攙扶著,一步一步的走過來,幾乎每走幾步,就要停下來劇烈的喘息一下,似乎只是單純行走就耗費了莫大的精力和力氣。

  聯想到之前見面時,老道士還不是這幅模樣,李雄終於意識到,那爭取兩三年的手段,恐怕不是那麼簡單的,老道士要為此付出很大的代價!

  於是他這心裡也難免閃過一絲愧疚,但轉瞬即逝,畢竟是做了許久國主的人了,個人的情感,早就讓位給了權勢本能,所以他雖然在口頭上,表示了愧疚和擔憂,但當老道士表示這些並不礙事,而是要立刻開始做法的時候,他還是馬上就安排了起來。

  對於李雄的舉動,張玄能夠理解,但心裡難免還是心存芥蒂,他扶著老道士往前走著,嘴裡就道:「這般同玄之術,本就忌諱血勇之氣,今日卻要藉此而為,實際上是倒行逆施,對人損害最大,老師為了王上,可以說是豁出去了一切!」

  李雄心裡也不免有觸動,看向老道士的目光微微一顫。

  倒是范長生神色如常,頗為灑脫的笑道:「這便是一報還一報,自有其定數,王上冊封老道我為國師,其實這蜀地氣運,便讓我享用了不少,是以天師之道可以大興,自此休戚與共,今日遭逢厄難,老道又豈能置身事外,本就應行此一遭。」

  跟著,他看著張玄,輕聲道:「此一事老道應劫之舉,可保一教!」

  聽到這裡,張玄心有感悟,那憂慮的表情居然瞬間消散了許多。

  老道士見了,含笑點頭,然後走到了高台之上,看著下方的諸多兵卒,游目四望,視線緩緩掃過眾人。

  下方的眾人猛然之間,都有一種錯覺,覺得自己好像被老道士一眼看到了心中隱秘,不由都露出了不自在的神色。

  李雄跟了過來,來到老道士身邊,低語道:「老師,可要讓人準備一些法器,以備所需?」

  「無需,法器乃是引導之器,而我今日所行,為逆轉之事,用之有害無益,你且命令兵卒不可驚慌,不可後退,更不可四散,著隊主以督之,為師自為之!」說著,老道士伸手枯瘦手指,往前面一指!

  呼!

  平地起風,頓時飛沙走石,下方的兵卒本就心有不自在之感,這時候一見,更是心起慌張之念,不少人便要四散。

  李雄緊急老道士的囑託,馬上就吩咐命令下去,頓時一個個將領行動起來,制約兵卒,令他們不可四散,待在原地,勉強維持了陣型。

  另一邊,那飛沙狂風卻是慢慢向著天上蜂擁而去!

  第1198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

  氣血如煞,隨風而起。

  看著那升騰而起的煙塵,張玄想起了老道士之前的一番話來

  兵者,主殺,為兇器。

  這蜀地的兵卒,其實沒有打過什麼硬仗,當初朝廷兵馬撲來,甚至一度敗亡,逼得李氏不得不投降,若非後來天下有變,中樞兵馬難以分身,更不得入蜀之機,這李家未必就能做大。

  至少不會這般順利。

  張玄便又想起老師點評此事時,是如何評價的。

  「漢廷失德,天下有隙,蜀地乃為起,這其實就是氣運所鍾,合該李家興起,但這氣運並非獨此一份,若不能破開蜀地鎖龍之局,遲早還是敗落之局!」

  但只要國度建立起來,有了稅賦權柄,能夠調動民力,有了人心基礎,就能建立兵卒軍隊,這這支軍隊,就是兇器,是可以用來征伐的。

  征伐而起,是以兇悍,有煞,能夠去邪,能夠穩固江山,乃是國朝根基。

  蜀地的兵卒雖然沒有打過多少仗,但當初李家還是靠著打殺朝廷留在蜀地的兵馬起家的,這些兇悍之氣,還是流傳了下來,為後面的軍隊兵卒繼承,於是便有血勇。

  此刻,老道士卻是將這兵馬的血勇提煉出來,升騰而起,融入到了蜀地的虬龍氣運之中,化作一顆種子。

  這校場的兵馬,其實只是一個引子,整個蜀地還有諸多兵卒,分散在各處,皆禮數與李氏,這時被那氣運中的血勇種子,馬上就起了連鎖反應,一處一處震顫起來,濃烈氣血從蜀地各處升騰而起,融入李家的氣運裡面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