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0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但因為蜀地的地理特性,當天下大亂,各方混戰之際,這蜀地的李家反而是安穩的發展了起來,周圍的流民人口時常過來投奔。

  有了人口,自有其他,財富兵員皆源於此。

  加上李雄崇道,拜了那蜀地老仙、天師道宗范長生為老師,並冊封其為國師,更將道教立為國教,自此休養生息,與民生養,幾年下來,居然也有幾分世外桃源的意思。

  如今若論國力,這蜀地的成國,其實絲毫也不下於江左,甚至單純和北地三州——即幽州、并州、平州比起來,也不逞多讓。

  當然,和整個北方比起來,那就相形見絀了。

  這邊一聽說玄甲軍攻伐過來,那安穩了幾年的國主李雄,卻是第一時間就讓人去西山,請教自己的老師,同時點來兵馬元帥,讓他們調兵遣將,準備固守此地。

  很快,那過去請國師的人回來,帶來了消息——

  「老神仙請王上往山上一趟,說是有話要教於你,用以破解這傾覆之局。」

  「傾覆之局?」李雄面色凝重,遲疑了一下,最後點了點頭,將諸多事物、政務囑託給兒子、兄弟和近臣,然後便帶著親兵侍衛,往青城山拜見范長生。

  不過,等一行人登上山觀,卻是被攔在了外面。

  便有親兵不快的問道:「國師既然相招,為何又要阻王入內?」

  那阻止的小道士便道:「師祖正在觀氣,以尋破解之處,還望大王息怒。」

  「觀氣?」李雄心中一動,「老師可是知曉了天下氣運消漲?」

  小道士就道:「師祖有言,此番北方大勢已成,氣運濃烈,有席捲天下之態,需徐徐圖之……」

  第1195章 道觀氤氳青煙變

  道觀之中,曲徑通幽。

  這青城山的道觀,早就修整了幾次。

  自從李雄正式拜了觀中老道範長生為老師之後,為了表現自己尊師重道,同時也是為了倡導天師道,先後三次,派出了大量人手修繕和改建。

  如今這一座道觀,占著半山腰之地,遠遠看去,屋舍連綿,怕是與宮室之地都能相比了。

  實際上,不光是這幾座道觀屋舍,這整整一座山,如今都是蜀地天師道的地產了,那山中山下的獵戶和農戶,便都是道觀的佃農了,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地主。

  而如今在那蜀地朝廷裡面,更有不少出身天師道的官員、吏胥,在朝堂之上,也算是一股力量,他們為了加深彼此之間聯繫,明晰彼此之間的利益,那反饋和反哺這家道觀,就成了最簡單和直接的選擇。

  發展到了現在,使得此山道觀,影響力和勢力輻射範圍,也越發濃烈。

  當然,與之相應的,就是隨著地盤的擴大,這相應的責任也就越大了,在引領蜀地道教的同時,還要擔負起維護一方水土的責任。

  於是,原本還能逍遙天地之外,只尋長生久視的老道士,卻也不得不擺下明燈,坐於觀中,聞氣明玄。

  道觀正殿之中青煙裊裊,老道人坐於蒲團之上,面前擺著幾盞明燈,那煙氣在莫名之力的引導之下,慢慢凝聚起來。

  立於門側的張玄,全神貫注的盯著那裊裊青煙,不時輕輕搖頭。

  他已然能夠看得出來,那煙氣並非毫無章法,而是慢慢聚集起來,臨摹出了中原地圖,分割南北。

  「這煙氣雖然是三分之勢,但其中西南蜀地卻是最弱,根基淺薄啊……」

  他很快就看了出來,那煙氣所成之地圖輿圖,隱隱劃分三家,北方一家,東南一家,還有西南一家。

  北方最為凝固,雖是煙氣聚集而成,但看著卻好像是絲線纏繞一樣,幾乎快要凝結成實質了。

  再看那東南,固然還是煙霧繚繞,顯得複雜無比,那煙氣和煙氣之間,還相互糾纏,相互影響,但卻多了一絲厚重的氣息,便是有威風吹過來,也不見潰散。

  與之對應的,就是西南的那一塊煙氣。

  這這片煙氣,看上去很是清明,沒有東南煙氣那種相互糾纏、分不清晰的感覺,只是在地盤上卻比不上其他兩家。

  而且但凡有風吹過來,這一片的煙氣就都會有所波動,甚至氣流稍微強一點,這煙氣都有分崩離析的跡象!

  「到底還是根基不夠啊,那北地有錢有糧有兵有人,更有底蘊,有氣吞山河之象,而東南江左之地,到底占著一個正統的名分,無論如何都不至於徹底崩潰,唯獨這蜀地,乃是以反叛起家,竊據一地,而且國主還非中原苗裔。」

  「這在氣運上先天就有劣勢,若是中原大亂,最後漢家衰退也還罷了,若是大亂之局,那蜀地可以偏安,南北各自爭鬥,彼此削弱,只要沒有那足以橫行一方的決定性勢力出現之前,都可以慢慢積攢力量,但問題是,現在的情況就是最為不利的!」

  「非正統、反叛起家,北地出現決定性的勢力,而且還擺明了要來攻伐,那這結果……」

  張玄正在想著,猛然之間,一陣狂風吹來,直接攪動了正堂中的氣流,便見那煙氣凝聚而成的版圖,猛然間就發生了劇烈的變動,那北方一塊驟然壓迫過來,直接將東南和西南的兩家都覆蓋過去,其中東南碎裂了一半,而西南則是整個都被覆蓋了!

  見到了這一幕,張玄先是一愣,繼而嘆息,最後搖頭。

  「看來你是已經看出這蜀地的氣運了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