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99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但後面的人,除了口號上聽著強硬一些,仔細深究一下,就能窺見其投降、妥協、退讓的本質,甚至於,這些人連陳止的名字、征北將軍府的名號,玄甲軍之名,都不敢提及,看一個個的樣子,分明是怕說了什麼實際話語,被人日後拿著當做把柄要挾。

  想明白這個,楚王也好、淮南王也罷,都感到憋屈和惱怒,眼前的這些人,還都是他們親手提拔的,算是心腹,結果碰上了玄甲軍,一個個便畏縮退避,毫無擔當,這要是拿到朝會上去討論,恐怕情況更糟,更加不堪!

  「夠了!」

  終於,聽不下去的楚王止住了眾人之言,他眯起眼睛,掃視面前的群臣,被他看到的人,除了少數幾個,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頭。

  「好啊,玄甲軍一攻過來,你們一個兩個的就都不敢說話了,怎麼了?是怕他日玄甲軍攻破了長安,你們今日說的話被翻出來,成為罪證不成?」

  眾人的頭更低了。

  「你們可別忘了,我等才是朝廷正統!皇上站在我等身後,他陳氏就是再厲害,也是臣子,無非是這個臣子的兵厲害了一點,能打了一點,地盤大了一點!這樣就敢攻伐官兵,搶奪朝廷的土地,簡直是無法無天!你們還在這裡討論,讓咱們自己人反省!孤王卻覺得,得派個人,去責問他陳止,到底是何居心,莫非要學匈奴?」

  這話一說,周圍頓時鴉雀無聲。

  最後還是淮南王出言:「楚王息怒,諸公也是心系朝廷社稷的安危,當務之急,還是弄清楚這事的原委,正好那,對,那董緒正在出使,可以讓人快馬加鞭,與他多送一條使命,把這次衝突的原委弄清楚,至於平陽郡這平陽郡被匈奴摧殘多時,怕是已經破敗不堪,否則也不會這麼容易失守,不如就先維持現狀,等弄清楚事情,再做定奪。」

  第1114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

  繞了一圈,話題還是回到了最初。

  兩位宗室雖然指責群臣,說他們畏懼那玄甲軍威勢,但落到自己身上,也是不敢說出重話,只敢在邊邊角角上做做文章,不敢真的追究責任。

  對這些,在場眾人心知肚明,但沒人會愚蠢的把事挑明,他們只是很配合的、在旁邊低著頭,做出惶恐和愧疚的樣子,等兩位宗室一宣布散會,個個便如蒙大赦,急匆匆的離去了。

  比起關中小朝廷的安危,這些臣子更在意和重視的,還是自己家族的情況,要知道,這些跟隨兩王進入關中的大臣,他們的家族根基往往不在關中,甚至還有在并州、幽州和冀州的,直接受到玄甲軍的影響,而那些家族根基在司州的,以後也要有所顧慮,現在得到了確切消息,哪不先籌謀一番?

  另一邊,送走群臣之後,兩王卻也憂愁起來。

  「這些大臣都不可靠了,給他們權柄的時候,一個個急著表忠心,但遇到了這般危機,便都想著各自的退路。」楚王嘆息起來,「這一個個的,不過就是嘴上忠臣,根本不足為信。」

  「話雖如此,但若沒有他們,如何維持朝廷運轉?」淮南王勸慰起來,「當下,還是得依仗他們,才好頂住這一陣風波,否則玄甲軍與我軍動手的消息一旦傳開,比之前的諸多事端,帶來的影響還要巨大,有可能是要動搖根本的!」

  楚王愣了愣,最後搖搖頭,苦笑道:「孤如何不懂得這個道理?只是凡事皆有利弊,對那些臣子而言,他們其實是有退路的,況且比起朝廷,這些人更看重的,無疑還是自己的家族,一旦風向不對,必然會果斷的出賣你我啊!」

  淮南王亦苦笑起來:「這便是滿朝皆可投降,而唯獨你我不能。」

  「我大概知道陳征北的心思,」楚王說著,忽然壓低聲音,「那位征北將軍,定是覺得你我乃是害死先皇之人,欲除之後快,是以皇上反而不見得會有危險,只是事到如今,你我又有什麼辦法避免?」

  「還是先想辦法平息戰端吧。」淮南王又把話題拉了回來。

  楚王張了張嘴,最後沒有說出什麼,只是點了點頭。

  不過,隨著後面幾日,戰場的詳細情報逐步被傳遞過來,並且匯總之後,最初的緣由終於真相大白。

  「沒想到居然是因為張家!張家啊!好一個張家!」

  看著軍情戰報上所寫的,那張家子在軍營中是如何囂張跋扈,又是怎麼對上官、對將領出言不遜,背後詆毀不說,每當將領為了大局退讓,此人都會糾結一批人,在私底下大肆詆毀將領名譽,更會喊出一些有煽動性的口號。

  「就是此子口無遮攔,不知大局,為了一時氣憤,將大好局面葬送啊!罪該萬死!」楚王將戰報往桌子上一摔,臉都氣紅了,有一種無處發泄的感受。

  淮南王也滿腹怒氣,畢竟他們忍辱負重,不惜顏面,只是為了能保住土地,不給玄甲軍一點發作的機會,沒想到卻被一個小輩壞了事,這心氣哪能舒展?

  「他不是一時氣憤!」想到恨處,淮南王冷笑起來,「張家與陳征北的恩怨,與那陳氏的矛盾,持續有些年頭了,不說張應的那個兒子張央在徐州主動挑事,就說張應為爭奪馬政,時常為難那陳永,就鬧出了一些風波,最後逼走了陳楊,否則我等焉能這般被動!或許張氏早就對陳氏懷恨在心,時常在張家內部宣揚,是以張家子弟,先天就對陳氏有成見,最終才促使了今日局面!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