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8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正當秉政的楚王要開口說話之際,坐在龍椅上默不作聲的皇帝忽然道:「今日商討的本是對高句麗之策,非幽州之事,眾卿家何必在此事上糾纏?既然暫時商量不出結果,依朕看,就先散了吧,事後若有所需,才提也不遲。」

  楚王眉頭微微一皺,周圍群臣皆看向他,見這位親王微微點頭,這才尊令告退,就此散朝。

  啪!

  這邊朝會散去,皇帝回到寢宮之中,便摔碎了一個瓶子。

  略顯老態的莫安節走過來,安排幾個人過去收拾,然後安慰道:「皇上可是又受了氣?這火啊,還是先收收,保重龍體要緊。」

  看著這個從小陪伴自己的大伴,皇帝劉岱絲毫也不掩飾怒火和憂愁,怒道:「三王擅權,絲毫不把朕放眼裡,比之劉裹猶有過之,真當朕還是頑童不成!?」

  劉裹是長沙王的名字。

  長沙王當初攻破洛陽,將老謀深算的晉王逼死,獨掌大權,飛揚跋扈,不可一世,但對皇帝還算恭敬,因為擔心旁人效仿,他還想行削藩之策,最後悲劇,但至少在大面上,對劉岱這個皇帝還交代的過去。

  「朕出言,滿朝文武皆不回之,唯楚王點頭,方才領命,到底這天下是何人的?」

  幾句氣話過後,皇帝的氣也消了一些,莫安節過去,就打算安排一下接下來的瑣事,沒想到皇帝卻在他身邊低語道:「楚王果然是要對陳卿動手了。」

  莫安節一愣,眉頭就是一皺,但表情不變,不動聲色的問道:「皇上,即便如此,也該有個名頭才是。」

  「他們如果要動手,哪還需要什麼名頭?」皇帝搖了搖頭,面露嘲諷之意,「這司州、雍州、秦州、兗州的刺史,都已是三王的人了,其他地方被叛逆所占,他們卻動不了,當然就要把主意打到幽州的頭上了。」

  「皇上可是擔心陳將軍被謀算?」莫安節見著皇帝臉上的憂色,便安慰起來,「其實大可不必,陳將軍四年前就名震天下,當時幾位親王、郡王,尚還守著一畝三分地,難能相比?便是現在,他們連石勒之流都難以抵抗,又怎麼能威脅得了擊敗了王浚的陳將軍?而且陳將軍一直忠義,為了供奉皇上,兩年前開闢海陸,為朝廷送來錢財、糧草和戰馬,否則當下這中軍怕是還要裁撤一些,如此舉動,若被謀算,罵名誰人能擔?」

  「不錯,當年朕一定要授予陳卿刺史之名,就是知道他不僅是朕的知己,也有過人之能,用恩義真情對待,才能得其投效,也必有厚報,」皇帝馬上就覺得有了共同語言,「大伴所說的錢糧馬匹,只是一面,更重要的是陳卿在用此法,告知這滿朝文武,他尊的乃是朕,不是什麼長沙王、楚王!可也因如此,那幾人是容不下他的!」

  「若是他們動手,未必就是壞事,說定還能敲打一下他們,」莫安節點點頭,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「先前幾次秘信傳來,都說陳將軍在積蓄實力,他要動手的時候,必先南下,可以南北夾擊石賊,有幽州雄軍為憑,皇上可掌實權,削減幾位宗室的權柄,這本就是水磨工夫,不可操之過急,現在幾位想動,就先讓他們吃點虧……」

  言語間,這位老宦官對幽州軍顯得極有信心。

  皇帝卻皺眉道:「問題就在這裡,此次楚王想要以朝廷的名義,替換幽州刺史的位子,若是得逞,那陳卿豈不是被逼的只能奮起,否則失了幽州,哪裡還有根基?如何還能助朕?」說著說著,他又惱怒起來,「這也是朕這皇帝無用,否則焉能有這般局面?」

  莫安節卻是眼珠子一轉,笑道:「皇上,此事並非無計可施,老奴曾聞,古時有州牧之說,牧民治兵皆出其府,而今又有都督之位,能節制多州之兵,以老奴淺見,陳將軍之能,治理一州有些屈才,索性再加幾州讓他節制,反正那邊不是蠻荒之地,就被叛賊占據,莫非朝中還能有人反對?什麼州牧、都督的,都給他加上,到時一個刺史的名頭,也就不值錢了。」

  皇帝早非吳下阿蒙,聞言就其意,不由點頭道:「不錯,既是幾年耕耘,理應有所收穫,之前朕曾想與陳卿爵位,被群臣駁回,只待一個契機,就可如願!」

  第1027章 以陳代王,何人可以代陳?

  皇帝在宮中與莫安節謀劃,而另一邊被他所記恨、不滿的三位宗室王爵,也聚集在了一起,正在談論局面。

  楚王府,書房。

  這個地方,如今已經取代了皇帝的御書房,成為了整個帝國的政策核心,無數政策、政令的成型,都是在這裡完成的。

  比起原本御書房中群臣議事的局面,楚王的書房就簡單的多了,一般在裡面議事的人,不會超過五個,除了固定的三王之外,餘下兩人皆為心腹,而關係到王朝命運的決定,一般就只有三人。

  做決定的,也只有三個人。

  「今日朝堂上群臣的反應,你們也看到了,除了張若之外,其他人都不敢違逆。」潁川王坐在胡椅上,手上捧著一杯熱茶,一邊說著,一邊輕飲一口,頓時滿口清香,心神爽利。

  楚王輕輕搖頭道:「張若此人,絕非異黨,他說的話並非牽強附會,反而很有道理,陳氏占據幽州多年,甚至在代郡培植出一個陳氏分支,最近還有什麼玄甲軍的傳聞,已經可以說是羽翼豐滿了,幽州上下幾乎都是其人黨羽,我等想要動手,並不容易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