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4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張賓看著侄兒臉色,沒有多言,而是繼續說著:「這原本的第二人,自然就是王浚了。」

  「侄兒明白了,」張鐸馬上就意識到,先前那個棋手是何人了,「難怪叔父說天下為棋局,確實不能只看一州,過去大帥便忌憚王浚,所以過幽州而不停,而那江都王也是有王浚為援,先前才敢興兵攻伐。」

  「不錯,」張賓點點頭,「若非那王浚先前四方圍困慕容受阻,又有代郡為隱患,牽扯了精力,為叔亦不會建議大帥來冀州,因為這無疑就給了那王浚南下的藉口,只是我沒有想到的事,幽州轉眼變天,連讓我謀劃插手的機會都沒有。」

  說到這裡,他的臉上露出了唏噓之色,嘆息連連。

  這幅樣子,卻讓張鐸暗暗稱奇,他跟隨叔父多年,很少見到叔父這幅模樣,就連當初被逼著投靠石勒,都頗為灑脫,與石勒一同困於匈奴國中,一樣笑容常在,定計籌謀並無影響,哪裡如這般。

  那個陳將軍……

  他這裡想著陳止,另一邊,張賓就提到了陳止——

  「我本來是覺得,幽州兩強征戰,即便強弱明顯,但也要相互牽制、拉鋸一段時間,卻怎麼都沒有想到,當下會是這種局面,北邊下棋的人換了一位,整個棋局便就不同了,原版料定的事,就該有所變化了。」

  張鐸皺眉想了一會,不解的問道:「但是那位陳將軍固然厲害,可他原本掌控的只有一個代郡,兵力不夠不說,更要鞏固幽州,哪裡還能影響祖逖那邊?難道還能出兵相助?」

  張賓並不解釋,只是笑著說道:「莫急,莫急,只管等下去就知道了,總之這事固然要阻礙大帥的前行腳步,卻不至於傷筋動骨,或許是個好事,畢竟太過順利、膨脹太快,也讓大帥的心思有些變了,這草創階段,可不算是好事。」

  見叔父不直接回答,張鐸也不追問,轉而說道:「叔父剛才提到,原本下棋的人有兩個半,現在只有兩個,那半個又是何人?莫非是江都王?」

  「若從勢力、兵馬上來看,該是江都王無疑,只是這位宗室出身,志大才疏,乃是棋子之流,輪不到他來下棋,他若是能安心待著,收斂野心,說不定還能保證性命,否則必然捲入風暴,性命難保。」

  「那這半個……」

  「我也不讓你猜了,」張賓倒也乾脆,「這半個,就是原本的祖逖,此人頗有謀略,也懂領兵,更會拉攏人心,宛如釘子,紮根一郡,攪動風雲,別看體量不大,但位置卻很關鍵,又處在幾方勢力中間,有交有戰,頗有章法,算是能引動局勢的,只是畢竟先天有缺,所以只算半個,但現在廢太子身死的消息既然是假的,還回到了國中,河間郡一下子有了兩主,自相消耗,難以凝聚,所以他這下棋的資格便就不在了。」

  張鐸卻道:「既然不在了,又如何能勝大帥?我可不覺得幽州陳止願意相助,這兩邊過去沒有聯繫,而且就是大帥當下的兵力,派來幾千兵馬,又有能起什麼用?」

  張賓卻說了一句讓他感到有些莫名的話語:「有的時候,派來兵馬,並不代表著就是打仗。」

  張鐸再問,張賓卻不再多言,只是說等等便可知曉,隨後就準備了些許文書,準備抽個時間,面見石勒,再勸幾句。

  於是,張鐸就在疑惑中等待。

  之後的第一天,他聽說石虎領兵又破祖逖兵馬,對方連連後撤,河間郡已有敗相。

  第二天,石虎按兵不動,但河間郡內部卻有消息傳來,說是那位廢太子、河間王,召集了國中之人,要奪祖逖兵權。

  第三日,聽聞那河間郡裡面,河間王與祖逖的兵馬有對峙的跡象,居然真的要不戰自潰。

  但第四日,局面忽然變化,一支三千人的兵馬從北方南下,由郭芝帶領著,為祖逖援軍。

  第五日,河間郡中紛爭平息,據聞那廢太子邀祖逖共飲,而祖逖也是毫不畏懼的赴宴,雙方冰釋前嫌。

  第六日,原本看著岌岌可危的河間國,轉眼之間居然又擰成了一股,甚至那河間王都透露了一絲意思,要將自家兵馬,交給祖逖統領。

  第七日,知道錯失良機的石虎惱羞成怒,領軍攻伐,本以為還能像往常一樣大勝,結果卻是僵持下來,雙方對峙之後,北方又有兵馬動靜,似乎是幽州兵馬將要拿下!

  頓時,冀州石勒所屬的土地人人自危,氣氛凝重起來,原本因為接連勝利而產生的濃烈進取之意,轉瞬消失。

  第946章 陳止出上谷,勝!

  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?按理說,區區三千人,是怎麼都不能改變局勢的,怎麼一下子就讓眼看著就要分崩離析的河間郡,立刻又重新擰成一股了,莫非那三千人都是精兵?」

  消息傳回真定城,這城中不少人都很是意外,這裡面就有那位佛法簡。

  這位佛家大師前幾日都已經覺得,拿下一個河間郡,根本就不是問題,真正的難題是東邊靠海、被江都王占據的幾個郡,結果到手的鴨子也能飛了。

  他那徒弟卻是看的准,聞言就說:「因為那三千人的援軍,並非是要支援在戰場上,而是直接作用在局勢上!」

  說著,他不等自家師傅詢問,就乾脆的解釋起來:「這三千人並非代郡武卒,因而不是精銳,甚至連一半兵馬都不如,其實是俘虜整編而來,戰力想來有限,也就是比流民軍強一些,但當下大帥麾下兵馬,都是經過操練的,戰力上要強過流民,對上這三千人,肯定不會吃虧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