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8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何經好整以暇的道:「觀王浚最近調動,幾乎將幽平兩州中的局面平息下來,下一步必然就是對外用兵,十有八九會選代郡,此乃我慕容的機會,或可藉此機會一舉奠定北地霸主地位。」

  慕容皝卻不驚訝,只是問道:「計從何來?」

  何經笑著說出一段話,慕容皝臉上的從容終於有了變化,眼中放光。

  約莫一盞茶的時間後,何經的話方才說完,而慕容皝已經破為興奮,不由點頭道:「何先生此言不錯,其實我父也有相同想法,要將重點放在人上,而不是地上,只是還不成體系,聽先生這一席話後,方才茅塞頓開,我定會向我父明言,讓他採納!」

  何經笑道:「這個倒也不急於一時,此乃百年之計,只要少族長您心裡有數便可。」話中隱隱露骨。

  慕容皝笑而不語,但心裡卻回憶起之前與父親的一次對話來,當時那位現任的慕容單于,曾經透露心意,說是如今自己平衡慕容與漢家之人在部中權柄,壓下一些漢家能臣,未來交給慕容皝去提拔,方有知遇之恩,其中就提及了這何經。

  他這邊想著,那邊何經忽的轉變了話題,說道:「屬下剛才來的時候,聽聞那佛家的佛法簡有來邀請。」

  慕容皝點頭稱是。

  何經就繼續道:「此僧俗心不小,此番過來其實存著不少心思,不過這也是機會,佛門人才不少,若能拉攏,也是不小的助力,更不要說此次跟隨佛法簡同來的人裡面,就有一人有經緯之才,少主該想辦法招攬才是!」

  慕容皝聞言心中一動,問道:「何人?」

  ………………

  叮咚。

  空曠的庭院中,清流滴落下來,砸在岩石上,發出清脆聲響。

  整個庭院散發出一股空靈、縹緲的意境。

  院中走廊之上,正有兩人相對而坐,卻是一僧一俗,一老一少,正是佛法簡與聶道仁。

  聶道仁手中捏著茶壺,正在給對面的佛法簡沏茶,動作嫻熟,節奏優雅,一舉一動,皆可入畫。

  待茶水落下,聶道仁將茶壺放下,隨後端起茶水,慢慢品茗。

  佛法簡也是一樣動作。

  二人相對無言,讓整個庭院的意境再上了一個台階,仿佛身處其中的人,心靈都會得到洗滌,被佛法潛移默化的侵染,讓精神境界逐步攀升。

  可惜,此刻這院子裡卻沒有其他人,甚至連僕從、雜役都沒有半個。

  這些,都是佛法簡特意安排的,他驅散了院中人,又讓同來的幾名武僧好手守護在院子周圍,不讓其他人靠近,也杜絕一些人的監視和監聽。

  待一口水飲盡,佛法簡放下杯子,笑道:「再過一會,那慕容皝大概就該來了,他們今次有會,說的大概就是王浚的事了,這北地又不太平了,或許是你一展身手的時候,只是不知,你覺得這慕容氏如何?可堪成就?」

  第792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

  可堪成就?

  聽到這個問題,聶道仁沒有立刻回答,而是在心裡回憶著,他將抵達北地幽州之後的人和事,都在心裡慢慢過濾了一遍。

  實際上,這次北地之行對他的幫助非常大,原本他是學有所成,天文地理皆有涉獵,法家兵家都已深悉,但終究只是流於書面,雖然利用佛家提供的便利,也曾施展過本領,但多少還是有所限制,而這一次,伴隨著老師北上,看到了北地錯綜複雜的局面,雖沒有插手其中,卻也算是開了眼界,把很多書本上的知識、學問融會貫通了。

  回憶了有一回,聶道仁輕輕點頭道:「這慕容部確有雄心,而且正在得勢,若是能夠加入其中,或許也可成就一番事業,只是我看那慕容單于對待漢家之人的態度,又有不同。」

  「哦?」佛法簡神色不動,只是問著,「什麼地方有所不同?」

  聶道仁斟酌了一下,在心裡梳理了念頭,便組織著語言說道:「此人看起來提倡漢家制度,招攬流民,鼓勵耕種,更高築城牆,宣揚王道教化,甚至還請了儒生在城中傳學,但其實對漢家之制是頗為警惕的。」

  佛法簡眯起眼睛,笑問:「何以見得?為師卻是覺得,這位慕容單于其實是仰慕漢家之事,是以處處模仿,在這草原之上,加上東邊的白山黑水之間,恐怕也沒有第二個似慕容氏這般,能將漢家之制貫徹的這麼徹底的了,在北上之前,為師何人談到這北地異族的時候,就有人稱讚慕容,說明是沐教王道的典範。」

  「這只是表象,」聶道仁顯然早就料到了這些話,不慌不忙的回答,「那位單于接受漢家之說,雖也有仰慕的意思,但真正的根源卻非如此,而是覺得漢家之制可以讓慕容氏強大起來,他所謂的改制,其實還是要強大部族,為爭霸、崛起做準備,其實本質上,和段部、宇文部那般喜歡劫掠、壓榨,是沒有區別的。」

  佛法簡卻笑著搖頭道:「若是這般說來,中原王朝豈不是也是一樣?

  「這卻不同,」聶道仁注意到自己老師的表情,解釋道,「學生並非是因為出身,要為朝廷開脫,有道是倉稟實而知禮儀,漢家已到講究禮儀的時候,而重兵變法往往禮崩樂壞,此事在慕容部也有端倪。」

  佛法簡點頭道:「好,那為師也不多問這個了,只是這慕容部是否是理想之選?」

  聶道仁沉吟了一下,說道:「這就要看老師想要讓弟子到達什麼樣的位置了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