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8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而這種事情,從來都是一步落後,步步落後。

  陳止隨後就道:「咱們中原的世家,若是奪嫡之爭,那也是要各自站隊的,往往陷入內鬥,勝出者繼承家業,好處通吃,而落敗者多數都被放逐,或者甘願低頭,這是血脈之親,那些跟著起鬨幫忙的人,可就沒有什麼好下場了,被趕出門去都算輕的,與之相比,這塞外草原上的爭奪,可就激烈和血腥的多,你說佛家下注,會選這麼一個情況麼?他們可不是要幫著哪一個公子上位,而是想要得現成的好處,可只要摻和進慕容,可就躲不開了,哪怕那慕容皝看起來勢頭不錯,但佛家也不會因為這個,就甘願冒險。」

  蘇遼點頭道:「對,這選擇一方勢力輔佐,趁機擴大影響,本就是冒險了,如果這冒險之後,還得再冒一個險,那可就說不過了,這慕容氏大概不是首選,那拓跋氏呢?」

  「拓跋部的局面頗為複雜,看似強大,但被匈奴牽制,又遠離東土,只要幽州不徹底崩亂,他們拓跋部幾乎沒有機會。」

  陳止這麼說著,眯起眼睛,心裡又想起,這慕容和拓跋在原本的歷史上,可都是叱吒風雲,前者有諸多英傑,而後者更是不得了,奠定了以北統南的基礎。

  在他看來,這就是氣運深厚的表現了,是兩族不斷湧現能人,這些人推動局勢,最終塑造了歷史,哪怕現在歷史長河走進了新的河道,但只要兩族的底蘊和基本風格不變,未來一樣會有諸多人傑。

  「聚人成運,能人多了,自然就氣運深厚,我要抵擋這等人物,還要小心朝廷變化,也不得不多聚集一些人手,再多準備一些後手。」

  對面,蘇遼也大概明白了陳止的意思,就道:「有關這佛家對民間的影響,我會逐步讓主公麾下的眾人知曉。」

  「這個倒是不忙,」陳止擺了擺手,然後繼續道:「對了,昨日呈報上來的書函裡面,又有楊家求購單梢砲的請求,你等會讓楊家兄弟過來,我與他們說一說。」

  蘇遼一聽這話,不由一驚,就問:「莫非主公真打算將單梢砲出售給楊家?」

  「這都拖了大半年了,朝廷都不願意給我一個實封將軍的名頭,那說不得,也得給他們一點壓力了,」陳止笑了起來,「隔著并州、冀州,想來他們也只能虛張聲勢一般的恐嚇,卻也感受不到這戰爭利器的效果,不過百兩白銀、再加點實權,卻推三堵四,著實不爽利,說不得還是讓他們見識見識,才能知曉厲害,更何況,我那連襟如今帶領兵馬要入蜀地,也著實需要一點利器開路。」

  「既然主公已有定計,那就好了。」蘇遼作為特務頭子,自然知道,陳止暗地裡已有其他利器,這單梢砲留著也只能放置腐朽,說不定還要被其他人惦記,不如出手給朝廷,只是……

  「您這單梢砲,就要百兩銀子一台砲,維修另算,那火毬還要另買,還不願意給出配方,這說破天,朝廷有所顧忌,也是正常的。」

  說著說著,蘇遼苦笑起來,百兩銀子在這北地,可謂巨款,因王浚私鑄銅錢,劣幣諸多,這大錢在此處名聲臭大街了,一兩銀子,可以換到八九百錢!而幽州米,一石需七十錢,其中價值,可想而知!

  況且,陳止現在挾物討權,怎麼看都不太像是忠心臣子該做的。

  陳止卻擺擺手,說道:「那蒺藜火毬之類的,他們模仿起來也不難,火油少滾也不是什麼難事,至於煙霧之類的,工部工匠、煉丹的道士也能拿出來,他們完全可以不買,只不過成品較少罷了,我可沒有逼他們,好了,先不談這個,冉瞻快要出發了,你讓他回來的時候,從城南歸來。」

  他露出一抹淡笑:「算算時間,興許能和棗嵩他們碰上,正好打個招呼。」

  第765章 冶鐵鑄甲,搜人提拔

  茂密的叢林中,有一支兵馬正在緩緩前進。

  這支人數約莫在一千人上下的兵馬,每一個人的身上,都穿著統一的服裝,最前面的幾十人,還都穿著扎甲。

  這扎甲,乃是鐵甲的一種,也是最為普遍的種類,是實戰中使用最多的鎧甲形制,上到將領,下至走卒,皆可披掛。

  而扎甲的結構,就是以針織物為內襯,外面縫合固定一個個鐵製鐵片,鐵片拼接在一起,可左片疊右片,右片疊左片,或者上片壓下片,構成一個面,護住身體。

  這聽起來是簡單的構造,但背後卻涉及到這個時代的產業結構和尖端技術

  冶鐵。

  在生產力水平有限的時代,冶鐵一直都是衡量一個國家、勢力技術水平的標準,就算是到了後世,對於材料學的研究,其實也算是一種變種。

  中原王朝對於冶鐵的重視、發展和保密,也是對抗北方遊牧的重要方法。

  那一個個看上去簡單的薄鐵片,就是冶鐵的表現。

  那鐵片的樣式、薄厚、韌性、堅度,都是衡量標準,這背後涉及到許多複雜的操作。

  「這次出兵,除了要掃滅匪類之外,還要測試這些扎甲在運用的時候,是不是存在缺陷,將軍可別把這個事忘了……」

  那隊伍的最前面,卻有一個穿著皮甲的男子,小心翼翼的跟人說著話,他說話的對象,正是走在隊伍最前面的將領。

  那將領便點點頭,笑道:「高君,你不要擔心,某家知道府君的意思,讓我出來,一來是為了幫我正名,我畢竟年輕,過去也只是領兵在城外追趕潰軍,其實沒有多少功勞,所以現在也只是代領校尉而已,今日出征,便是積攢功勞,等朝廷准許府君開府建牙,統領衛鎮,我也好轉正,不會意氣用事的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