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9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這桓彝本來並不在意,只是隨意一看,但就是這看過去的一眼,讓他大為吃驚,目光卻是怎麼都移不開了。

  你道為何?原來是被拿出來的這幾個陶瓷物件,著實是令人驚嘆。

  那是幾個通體白色的瓷器。

  若說白色瓷器,當世並非沒有,只是南方諸窯,乃是以青窯為主,因其土質、礦物等原因,呈現出來的瓷器,往往帶有青色,為青釉瓷,即便是燒制白色瓷器,也會呈現青色,有的甚至結合起來,形成了淺灰色,在士人圈子裡並不被追捧。

  可是唐家僕從拿出來的這幾個卻不同,不能說通體潔白,但卻已經沒了多少青色痕跡,其白通體,在光亮的照耀下,散發著柔和光芒。

  第748章 信陳者富貴

  「這種白色的色澤,居然這般單一、純淨,通體一色!」

  只是一眼看過去,桓彝就已經看出了這幾件瓷器的價值。

  正所謂物以稀為貴,而文人、士人的圈子裡面,在審美上雖然多變,卻也一脈相承,都是比較看重青釉瓷的特點,即便是其他瓷器,也會沿用相對的審美特點。

  而呈現在桓彝面前的這幾件瓷器,毫無疑問是出世沒有多久的白釉瓷,其顏色與青釉瓷有著區別,但表面的花紋和特性,卻隱隱想通,結合在瓷器圈子裡少見的純白色,被追捧的可能,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了。

  「難怪啊!之前就隱隱有消息傳來,說是代窯傳入洛陽,隱隱造成風波,本以為是因為那雕版印法與陳止名聲造成的暫時波瀾,現在看起來,這可不是一時的波瀾,分明是有著大行天下的基礎啊!這個唐家,真是好運!」

  這麼想著,桓彝的目光也透露出了些許意思。

  那唐管見狀,卻是頗為得意,他如何看不出桓彝表情後面的就猜出了他的心中想法,不由說道:「這也是咱們唐家,從陳府君一來,就堅定的站在他那邊,得了府君看重和新人,這才能掌管代窯販賣,你是不知道,那城中不少家族,最近時常上門,就是為了咱們這代窯之事,而今咱們代郡已有共識,那就是信陳者富貴!」

  這話是有一定水分的,不過和事實卻也偏差不大。

  只是當初陳止先與唐家約定了,說是紙坊生意與之合作,後來為了拉攏其他家族,一手棍棒、一手蜜糖,不由將這紙坊當做誘餌扔了出去,作為補償,就給了唐家選擇的機會。

  最後唐家放棄了雕版一事,轉而抓住了瓷器生意。

  最初這事在唐家內部,也造成了一陣波瀾,雖然真正掌權的唐太公、唐典、唐資等人,都已經忍耐下來,願意接受陳止的新提議了,但家中還是有不少人對此持有異議的。

  無非是因為,當時那紙坊已經是看得見、摸得著,是個人都知道能大賺,否則也不會被陳止拿出來安撫眾家,那些家族更不會輕易答應。

  相比之下,當時的代窯影子還沒有一點,誰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,更不要說,當世的官窯、私窯,皆是南方為主,青釉瓷流行之下,誰也不認為北方能有什麼出頭之日。

  因為唐太公等人強行壓下,為此家族裡面還鬧出了一些小風波,不少不忿之人出走城外,回歸家族祖地。

  而唐管則屬於留下來的那些人。

  作為留下來,他很清楚,連唐太公最初也不看好這代窯,以為是陳止強行指派,本著不得罪府君的目的,這才捏著鼻子認下來。

  可等到代窯真的出瓷了,那一件件白色的瓷器,還是讓整個代郡的人震驚了!

  從裡到外,諸多家族湧來,想要效仿紙坊生意,也染指代窯,可已經完全掌握了代郡的陳止,卻不會再有任何妥協了,將這代窯的生意,委託給了唐家!

  於是,唐家就在一道道眼紅的目光中,接手了代窯生意,但他們到也會做人,很快就和其他家族商定了細節,又他們幫著分銷,只不過裡面的利潤大頭,終究還是陳家和唐家的。

  桓彝不知道這些細節,卻還是有些疑惑,問道:「這般好物,販到南邊,必然利潤眾多,只是在下還是不明,我等萍水相逢,一面之緣,為何閣下這般信任,願意出示此物?」

  「實不相瞞,這也是出於私心,」唐管淡淡一笑,開誠布公,「一來是推薦他人,是有好處的,郡守府中會給一定嘉獎,另外這代窯的名聲,在青兗之地還不夠有名,閣下既然是桓家之人,當有助力,我若是不抓住,後面被其他人碰上了,一樣也會被爭取過去,倒不如及時下手。」

  說到最後,他又有些豁達的說道:「何況代郡密諜處處,若閣下真有個什麼情況,我也是不知情的,不會被牽連,若是因為我的推薦令,讓閣下露出了馬腳,反倒還是功勞。」

  他這話一說,張筍等人登時怒目而視,覺得是被心機深沉之人算計了,倒是桓彝自己笑了起來,指著唐管道:「唐君倒是坦誠,既然如此,你的推薦令,我就接下來了。」

  唐管哈哈一笑,從懷中取出一件事物來。

  一盞茶的時間之後。

  等唐管的車隊走遠之後,桓彝看著手中的那塊鐵牌子,卻陷入了思考。

  牧民老謝過來催促,說著儘快上路的好。

  張筍則是上來問起緣故:「總覺得那唐管的話有未盡之處,一見面就這麼熱情,著實讓人懷疑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