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8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這邊訓斥之後,那唐管卻笑道:「話是這麼說的,但還有一點出入,這能推薦的人,卻不一定限定為代郡大族的商賈,恰恰相反,便是我等代郡商賈,也要經人推薦的,唯有入會之後,又有貢獻的人,方能有推薦之能,在下不才,正好就有這個資格,因而可以贈送下一塊推薦令。」

  「原來是這樣,」桓彝一副明了的意思,笑道:「下這般熱衷,可見這推薦了旁人,自己也有好處,所以是互惠互利,只是在下有一事不明,你我不過今日剛見,何以便這般信任,願意舉薦?」

  「哈哈,」唐管哈哈大笑,重新上前,收回去的手也再次遞出來,「我自問這點眼裡還是有的,老兄儀表堂堂,風度不凡,又有諸多護衛相從,觀諸位胯下局面,也是神駿非常,能有這般排場的,若非一方貴人,那就是豪商了,你說對不對?」

  「原來是這等緣故,我明白了。」桓彝當然不會這麼簡單就相信,但念頭一轉,就知道大概還是和那推薦之策有關,陳止能搞出這麼一個奇特的政策,十有八九不光是為了聚集人數,還有就是加強管制的目的。

  桓彝到底是給江都王做幕僚、主簿的,對代郡的具體舉措不甚了解,但接觸之後,馬上就能從更廣義、宏觀的角度看待問題。

  「如此一來,等於是讓商賈之間相互監督,所謂舉薦,自然要問清楚一個大概的來歷,更是要登記造冊的,這不就是用一些小恩小惠,讓這些商賈自動自發的幫著探查過往之人了麼?倒是精妙的很,不過也是代郡地方不大,郡王管轄的境內,通訊起來費時費力,反而不方便借鑑」

  心裡想著,但表面上,桓彝還是很客氣的接了唐管遞過來的帖子,在其指導下,填寫了一下大概的情況。

  這一填,也充分證明了其人猜測。

  「不得了,這所謂帖子上的提問,每一個都很有深意,而且看起來簡單,其實涉獵甚多,一輪填下來,從哪裡來的、什麼身份背景、主要做什麼的,幾乎是一目了然了,更重要的是,這幾個問題之間,其實還有不小的聯繫,看似無關,但如果是編造的來歷,那一個不小心,就會露出馬腳。」

  想是這麼想,但桓彝卻是絲毫不懼,將化名和編造的內容填了進去,這本就是他們北上之前準備好的內容,連同行的騎手,以及這帶路的牧民都記得滾瓜爛熟,就是為了應付北地賊軍,同時隱藏路徑、身份的。

  等這一輪寫罷,唐管拿過來一看,滿意的點點頭,然後笑道:「桓兄果然是出身名門,看起來也是家底豐厚,你這次去代郡,怕是也看重那白紙的好處,想要販賣這個吧?其實我倒是覺得,以桓兄的家世,不如幫著我們唐家,走一下代窯出產!」

  桓彝心中一動,馬上就順著說道:「早就聽說唐家出了新瓷器,在洛陽風評甚好,但徐青兗那邊還未見過實物。」

  唐管擺擺手道:「可不是我唐家,是府君出窯,我們唐家不過就是跑個腿,不過我家府君的能耐,這北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,所以代窯的品質,桓君該能明白的,以君家在三州的影響力和產業,若可聯手,自然是皆大歡喜!」

  「那真是令人期待。」桓彝點點頭,笑了起來,「若是有機會的話,最好能見識一番才是。」

  那唐管也是聞弦知雅意,馬上就揮揮手,很快就有僕從朝著車隊後面的幾輛車走過去。

  桓彝做出期待之色,但其實絲毫也不在意,只不過是順勢找個話題罷了,在他看來,真正的好陶瓷,都是出自江左,又或者是越窯之類的,這代郡的陶瓷器?

  他不由在心裡暗暗搖頭,畢竟代窯的名聲,在這之前根本就未曾被人聽聞過,而且桓彝還大概知道,之所以江南諸窯興盛,就是因為那邊盛產瓷石。

  相比之下,北方又能有什麼基礎,能出好陶瓷?

  因而對於唐管的提議,他也只是應付,根本不看好代窯的前程,只不過認為當下,靠著陳止的名聲,能賺得一點錢財罷了,而這點錢財,也已經被江都王盯上了,這才會派人探究。

  這般情形下,桓彝便順勢,仿佛不在意的問道:「唐君讓我寫了這帖,不知要如何送去?莫非要讓我帶著去代縣,交給有司?」

  唐管擺擺手,說道:「哪裡需要這麼麻煩,我派一快騎,去幾里外的邊鎮,交給那邊的督糧武丁即可,他們自會將這消息,直接傳過去,等桓君抵達代縣,那邊早就已經登記造冊,說不定商會都派人安排好迎接你的隊伍了,你將令牌一亮,自有分說。」

  「什麼?怎麼會這麼快?」

  這個消息,很明顯出乎了桓彝的意料,也超出了他原本的預估,不光沒有探究出什麼底細,反而加深了疑惑,只是轉念一想,卻又意識到,這恐怕是更大隱秘的開端,正要進一步詢問,卻被幾個唐家僕從的動作給打斷了——

  被唐管吩咐過去的僕從,這時候抬著幾個箱子過來,來到幾人跟前,便將那箱子打開,露出幾個瓷器來。

  「桓君請看,這便是我代窯所出,如何?」唐管興致勃勃的向桓彝推薦著,似乎真的是想要吸引他的注意力,能與桓家合作——

  桓彝雖然是用了化名,但真正精巧的謊言,都要摻雜真實,也要體現出自身的價值,所以他安排的身份,是桓家的一個遠支,掌管一部分產業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