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4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旁邊,侍候在陳止身旁的陳物,不由在心裡嘀咕一聲,這些個名士、談玄論道之人,就是喜歡故弄玄虛,有事沒事來個反問,仿佛只有看穿了他的目的,了解了他們的生平,才能繼續下面的對話,多累啊,直接說不行麼?

  這麼想著,他不由搖了搖頭,但還是儘量傾聽。

  邊上的陳止則神色如常,笑道:「我豈能不知,道長之雄心,足以照耀千古,您是想要給天下學道之人立下道統,找到正途!」

  「道統這個詞,古已有之,但如今為世人所知,還是靠著太守的一篇師說,至於貧道的這點念頭,根本不足為人道哉,更當不得雄心之稱,最多是一家之言,為我葛家一脈確立道統。」葛洪搖了搖頭,語氣真誠的說著,「當然,若是能對大道能有一點啟發,能為更多之人知曉,那也是邀天之倖。」

  這可不是誇張,兄弟您未來的成就,那是流傳千年的。

  心裡這麼想著,陳止嘴上還是稱讚。

  葛洪跟著就道:「貧道的一點念頭,無非是為了正神仙名罷了,蓋因當今天下探尋論道,崇老敬莊,而這玄學本就是我家這一支學說的源流,只是無論玄學經意有多麼玄妙,終究是凡俗之說,而非神仙道,是以貧道便做一微小之事。」

  謙虛,真是謙虛了,您這一點微小的工作,對後世的影響,那可真是翻天覆地啊。

  陳止心中想著,去也明白,葛洪的這番說法,其實還是為自家學說找個高大上的來歷,往黃老之說靠攏,但作為後世道教理論的奠基人之一,其學說雖有很多道家餘韻,但道教本身和道家並不是一回事。

  「不過,這位丹道宗師過來的理由,大概和他的理論有關,只是為何要來代郡?莫非……」

  莫名的,陳止想到了百家簽筒。

  第675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

  「百家簽筒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,本身不能用唯物思路來解釋,說不定在百家簽筒的心裡,還會對于堅持用它來進行現實改造的我,給一個愚蠢的唯物主義者減一千分的評價,而那一枚銅板,同樣玄異常,這兩個神秘側的事物聚集在一起,引起了某種變化,也是完全有可能的,也許從這位道長的玄之說,我能找到什麼端倪?」

  這邊,陳止想著想著,那邊葛洪也詳細闡述著自家的學說。

  「玄者,自然之始祖,而萬殊之大宗也,而玄並非冰冷無情,亦有其意志,是為大道,其唯玄道,可與為永,是以欲求仙者,要當以忠孝、和順、仁信為本,若德行不修,而但只務方術,皆不得長生也。」

  葛洪的這一番話,算是將自己的主張說的很明白了,隨後又洋洋灑灑的說起諸多看法,卻不是神仙譜系,而是這修行求仙的道理、根源。

  陳止聽著,不由點頭,明白了裡面的道理,也清楚了,為何鮑敬言會與葛洪針鋒相對了。

  「葛洪的思路其實很清楚,他這是知道,當今之世玄學大行其道,所以有心要藉助玄學來宣揚神仙學,等於是把陰陽方士之說重新包裝了起來,但他同樣清楚,玄學畢竟是脫胎於經學,是無法直接論證神仙之道的,所以要加以改造,輔佐諸多項目,來證實自身之念,這是閉關著述了。」

  「尤其是這最後忠孝、和順、仁信之說,更是體現出了他的雄心,要知道,這道教固然繼承了陰陽方士之說,算是雜糅了陰陽家,但其精神本質更認同和傾向於道家,這好像是法與術的關係,道教行事的種種方式,是其術,接近於陰陽家,但其追求的法,卻是大道,是精神的框架,也是他們學術的源頭。」

  「道家老子曾有眼,天下因有不善,這才有善,乃是一種對和對立面,因而善或不善,都無其意,不善不足以卑劣,而善也未必值得誇耀,諸子百家道家並不時常講善,而對善多有研究的,乃是儒家,甚至還有孟荀的性善說與性惡說之分,衍生派系,經過武帝的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,已然是貫穿歷史,哪怕如今,百家復蒙,但儒家經義的核心,依舊在士人心。」

  「葛洪這裡強調忠孝、和順、仁信,其實是為了在士大夫階層有號召力,不至於被排斥,同時也是為了讓道教神仙說能有生命力,因為這積善行德,本是社會道德的主流,任何時候往主流靠攏,都不用擔心沒有人認可。」

  「這位葛小仙師的思路非常明確,如果放到後世現代,恐怕也足以稱宗道祖,成一方教主,當然了,未來世界唯物橫行,精神明也要符合基本……那個物理法則,葛教主縱然成事,也只能製作理論工作,否則一樣要被鎮壓。」

  這並不是陳止在胡思亂想,因為在介紹了自家神仙學說的精神核心之後,那位葛道長開始訴說起他一直在做的事了。

  也許後世的人,對於葛洪的記憶,更多是停留在抱朴子、這部他以自己的道號命名的著作,一些丹方、化學成,但對葛洪來說,他最為看重的,無疑還是其講述神仙之道,描述自己思想結晶的那部分。

  此刻,隨著話題的深入,便漸漸觸及了葛洪最近的一些成果。

  「所謂為善,亦是修行,極少程度,可以長生久視,貧道稱之為積善功,觀天地之仙,當有座次,有五仙之分,這其分別,在善功多少,如那地仙,三百善功便可,而天仙者,非一千二百善功不可得……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