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6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實際上,對於名望金液的匯聚,陳止早就有所研究,雖然他沒有花費太多的心力在這個上面,卻還是有所察覺,這名望說是口耳相傳之事,其實還是看人,布衣百姓聽聞,與那些公侯將相知曉,帶來的名望金液回報就截然不同。

  一個鮮明的例子,就是當初陳止的字,在街邊流傳的時候,所得名望其實不多,可一等彭城的士族推崇了,馬上就名望暴漲。

  「現在也是類似,棘城一戰,按理說知道的人還是局限在北地,就算這裡有不少的世家、名士子弟在代郡,可以代為往家中傳名,又有那各方的細作、探子聚集於此,不斷的打探情報,也往回傳,但限於此時的通訊交通,恐怕很多消息還在路上,更不要說還有不少探子,因為距離和關注點的不同,到現在還沒有得到棘城之戰的消息。」

  回到座位上坐了下來,陳止並沒有著手處理公事,而是繼續關注著心中的名望金液,以及總結和分析著這些名望的來源。

  「知道的人不多,為什麼會突然爆發出這麼多的名望金液,最有可能的,就是那些聽聞此事、知曉我名號的人,其位格和地位非同凡響,恰巧在原本的歷史上,在當前的這個時間段,就有一批新的征服者、統治者崛起,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,就出自於北地,匯聚在鮮卑之中,而匈奴、羯人等等,也有不少,恰巧這次的北地風波,已經將這其中的大部分人,捲入裡面了。」

  想到這裡,他的表情反而嚴肅起來。

  「這是否也從側面證明了,哪怕歷史改變了,這些人在未來,依舊擁有巨大的影響力,波及範圍超過半個中土,那這背後所代表的可不是小事!」

  他甚至有些擔憂起來。

  因為名望金液的獲得,本就不是一視同仁,那些身份普通的人,要很多人聚在一起,才能抵得上一個身份高貴之人的知曉,而那些未來光明、前程遠大的人,提供的名望金液會更多,哪怕他在知曉的時候,還未發跡。

  「前世,我仗著先知先覺,提前較好了幾位未來的權貴,為此不光假設了人脈,更是收穫了很多的名望金液,以此類推,莫非鮮卑還要崛起?」

  對於這個可能,陳止不可能聽之任之,以當下的漢胡矛盾來看,若是胡人得勢,那上谷郡那樣的悲劇,必然要反覆上演。

  「只不過,當下我所處的位置,想要影響這樣的大勢,還遠遠不夠,除非……」

  他忽然低頭,看著手邊的一封書信,略有出神。

  這封信是昨天才從洛陽寄來的,出自當朝太僕陳永的親筆所寫,談到的正是張應和江都王,正式提出了,讓陳止來署理一部分幽州事,而且藉口都已經找好了,無非就是草原失控,王浚精力不夠等等,而推薦陳止的緣由,則是之前大勝鮮卑人的戰績。

  「等棘城之戰的消息傳過去,朝中恐怕更要有人上下串聯了,推動此事了,這樣我與王浚可就是退無可退,必須要針尖對麥芒的做過一場,分出高下,要麼是我黯然離開,要麼是他退守平州,無論哪個,都有後患,不過我若能為幽州太守,鎮守北地,北望草原,鎮壓鮮卑各部,那無疑就有了干擾歷史進程的本錢了!」

  如果說,過去陳止只是有這方面的設想,要順勢而為,現在他就更有理由了。

  「不過,如果不抵擋住這次段部鮮卑的攻伐,這些設想就都是空的……」這麼想著,陳止的注意力,再次回到心中,注意到那還在緩慢而堅定上漲的名望金液,整個思路逐步清晰起來,「以段部進逼之事流傳,換了不少的名望聚集,但終究是杯水車薪,恐怕也只有等我真正擋住了這些兵馬,才能將這五格填滿,而到了那時候,不知道能有何等回報,前世的幾次,皆有驚人效用,而這一次還有不同,簽筒上還多了一物,不知是否會有影響。」

  這樣想著,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那簽筒之上,懸浮著的一枚銅錢上面。

  是夜,楊元連夜趕來,帶來了一個消息。

  「汪荃給吳廣書來了一封信,讓他作為內應,賺取兵營之守,裡應外合,要把武丁殲滅,吳廣書知道事有緩急,直接拿了出來,讓我呈給太守!」

  楊元神色凝重,從懷中取出了一封信來。

  陳止眯起眼睛,將那信接過來打開,看了一會後,不由搖頭失笑:「汪荃這人莫非是瘋了不成,他若是不作為,只是任憑鮮卑人入郡,事後也就是個過失之罪,有王浚護著他,也就是個降級留任,過些時候官復原職的事,現在卻要親自參與進來,只是這封信,就能判他一個勾結外敵的罪名!」

  第603章 一步十觀,後手落子

  「若是汪荃自己,那必然是不敢有此妄動的,他也沒有必要冒著這個風險,但若是有王浚的命令,那情況可就不同了。」蘇遼沉吟了片刻,給出了一個結論。

  但邊上的陳梓立刻就搖頭道:「這不太可能,王浚這次暗地裡慫恿各方,促成了一次慕容之圍,本想要一鼓作氣,成為北地和草原當之無愧的霸主,結果功虧一簣,而今各方都在傳言,說是慕容能勝,與太守您關係不小……」他說到這裡,抬眼去看陳止,想要從其人的臉上找到一些端倪。

  其他人的目光,也都有意無意的聚集在陳止臉上,無一例外,都是和陳梓一般心思,關於那個傳聞,他們也都十分在意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