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5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難道是真的?」

  眾人忽然面面相覷。

  張景生則搖搖頭道:「我覺得未必是真的,段部鮮卑不是說在圍攻棘城麼?怎麼回來攻打代郡,我看這消息不實!」

  王快也點頭說道:「可不是麼,再者說來,段部鮮卑人好端端的,為什麼來攻代郡?他們沒地方去了麼?況且還有那汪荃將軍擋著北邊,有大將軍王浚守護幽州,背後還有朝廷,這層層護佑,就算彼此之間有著牽制,又或者和鮮卑人有些許牽連,但總不會放任段部鮮卑的人胡來。」

  陸建跟著就道:「但是短短兩三天的時間,就忽然傳遍全城,聽說連城外都在流傳,又多在商賈之中傳播,這些人走南闖北,消息靈通不說,還是傳播消息的重要途徑,如果讓他們把消息傳遍了代郡,那可就是不小的問題了,沒事都有可能刺激出事情來。」

  「此話不假,」其他人紛紛點頭,而張景生隨後又道:「這背後說不定有什麼推手。」

  倒是那羅央大大咧咧的道:「有什麼好擔心的,大不了咱們就走,留在這裡就靜觀其變,左右那陳太守都答應了,三日之後,就會召開晚宴,拿出三本通典來,到時候咱們通典在手,還用得著擔心這些?」

  王快卻搖了搖頭,苦笑道:「現在的事可沒有那般簡單了,因為先前陳太守與我等家中聯絡,那派來的家丁、武丁都在路上,過兩天估計就該陸續到達了,這麼多人聚集在城中,可不是咱們想要一走了之,就能走得了的。」

  「這有何難?」羅央似乎已經有了主意,「之前是陳太守還擔心後面禍患連綿,所以才會求助,現在情況不同了,王大將軍不日回師,幽州兵力恢復,哪裡還用得上咱們外人的武丁兵馬?」

  「這些都是猜測,」陸建卻說道:「關鍵還是看陳太守如何抉擇,從當下這個在城中流傳的消息上,說不定能窺視到他的一二心思。」

  ………………

  「這城中的消息越穿越廣了,連棘城那邊的戰況都隨之傳出了,那棘城慕容氏大勝,扭轉局勢的情報,本來只有大世家才能得知,現在連普通的商賈都知曉了,而段部鮮卑的動向,連我等都是最近才得到消息,外人從何處知曉?背後肯定有人在推動。」

  議事堂,陳梓正在說著看法,在他的身邊,坐著的是蘇遼等少數幾個陳止的心腹,他們正在分析最近兩天不斷傳來的情報,而情報的核心,就是段文鴦和他的兵馬。

  「段文鴦的進軍十分有意思,」蘇遼等陳梓坐下來之後,便起身發言,但說的話卻好像跳過了剛才的話題,「他並不沒有著急帶著兵馬突襲,而是沿途不斷收攏著四散的小部族,將這些人馬都編入自己的隊伍中,所以一路走來,隊伍里的人越來越多,這沿途涉及的部族和人也多了起來,消息走漏是自然而然的。」

  他似乎是解釋了當前情報泄露,被人拿來說事的原因,但跟著話鋒一轉:「不過,現在的傳播速度,確實有些奇怪,日過沒有人推波助瀾,完全解釋不通。」

  陳梓跟著就建議道:「要追查源頭,也要堵住流言,太守還是儘快決定吧,否則城中人心可能要有變化。」

  陳止點點頭,他坐於上首,始終聽著幾人商談,這時就總結決定:「讓人過去管控源頭,然後再令官府出面安撫人心,同時找幾個家族,讓他們協助一二。」

  吩咐完畢,送走眾人之後,陳止回到後堂,沉吟片刻忽然笑道:「這消息,也流傳的差不多了,確實該收斂一些了,不過如果讓陳梓他們知道,這個背後推波助瀾的人居然是我,不知會作何感想,但這也是順手為之,畢竟我也沒有想到,慕容棘城一戰,會有這麼一個意外的收穫……」

  這麼想著,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心中籤筒上,就見那五行刻度格中,名望金液再次充盈,隱隱晃動,但更關鍵的是,那液面超出了第四格,蔓延到了第五格的範圍中!

  第602章 運來英雄多金液

  簽筒刻度,分為五行格子,按著陳止名聲傳播的幅度和範圍不同,會帶來不同的名望金液作為回報,而一格、兩格的名望金液,消耗之後所帶來的下下籤和下籤,往往伴隨著諸多的隱患和後遺症。

  與之相比,一次性消耗三格名望金液所得之簽,便沒了那些隱患,至於消耗四格,往往還能有意外收穫,又或者是一次得到多次的好處。

  不過,要填滿這不同格數的名望金液,所需要的名聲也不盡相同,一格兩格,可能街巷、小城的名望就足夠了,從三格開始,就需要有那名士的位格,四格更是得明傳一方,不再局限在一州一地,而是要涉及到更多地區,出將拜相、著書立說皆可,影響的人和時間都十分廣泛。

  而陳止如今也已經再次達到了,並且在坐鎮了北地代郡之後,做出的諸多舉動,不斷的在各個層面上推高著自己的名望,成績、名聲,乃至戰場威名,皆列其中。

  這還是四格,而五格所需更多,因為這已經是滿格了。

  「前世,我是靠著幾次功績,天下聞名,遠揚各處,這才聚集了五格,前後算起來,要集齊五格,光是一個積累的過程,就花費了近乎一年半的時間,沒想到現在因為一個慕容棘城的大戰,就有了這麼大的變化,如此看來,這一場大戰不光是關注的人多,對未來的歷史進程,恐怕也有著莫大的影響!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