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6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陳止的目光,自然投注在馬受等人身上,安排公輸化等人過去問詢,其實也是在測試馬受的水平。

  結果還算令人滿意。

  這麼想著,他便明確開出了條件:「幾位若是願意相助,我自是會以禮相待,而且在錢財賞賜上絕不吝嗇,定會讓老先生滿意,若是不願意,等此戰之後,只要交出同等價值的方圓圖,那陳某也會放你們離去,如何?」

  馬受低頭想了想,再次抬起頭來的時候,卻是提到了一個問題:「從公輸化所拿之圖來看,太守莫不是先要建爐冶煉?」

  「不錯。」陳止點點頭,「老先生可有什麼要教我?」

  馬受撫了撫鬍鬚,說道:「我那兒子和侄兒,與冶煉之道有些了解,過去也曾建爐,還曾被請到江左,給那位江都王做過冶煉爐。」

  陳止從這話中聽出了對方的打算,笑道:「哦?還有這事,那有這兩位相助,正是如虎添翼。」

  馬受也笑了起來,謙虛道:「他們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,太守所畫之爐,對他們的幫助也很大……」說著,他像是想到了什麼,話鋒一轉,「太守放心,我墨者為事,知道輕重,明日午夜,請太守設宴,我等前往,席間宣示保守這圖紙秘密,絕不外傳。」

  陳止眯起眼睛,隨後點了點頭。

  他倒是在書本上看到過墨者的這個習慣,知道墨者發展到現在,有重諾的習慣,比如那墨家的另外一條分支遊俠,就時常有眾諾是事流傳,還多有佳話。

  「既然如此,那我今日就讓人準備,也見識一下江都王都稱讚的鑄造手藝。」

  等送走了馬受,吩咐人將減少軟禁的人手之後,陳止又叫來公輸化等人,以及吩咐陳梓一些事情。

  那馬受乃是一老戲骨,見的多了,人生經驗格外吩咐,與人結交的手段,不知道比旁人高到哪裡去了,陳止當然不會單憑這一番話,就相信對方,因而要做好準備。

  等一切忙完,他回到桌前處理公務,卻又分心二用,關注著慕容棘城,已經王浚那邊的變化,但忽然一愣,隨後露出意外之色。

  「沒想到值此關頭,京城那邊也要再起波瀾了,皇帝他們回歸洛陽,不知會給這座城市帶來多大的變化,但那個關於我的謀劃,關於幽州刺史位子的歸屬,是不是的要浮出水面了?但話說回來,這還要看張應到底有何用心,以及那位江都王對權勢有多眷戀。」

  第587章 權癮難戒

  「我不在的這段時間,多虧了皇叔操持洛陽之事。」

  恢弘的大殿之上,皇帝劉岱坐於台上,下面分列文武百官,為首一人正是江都王劉會。

  劉會的父親劉攸,乃是初代的江都王,那劉攸論輩分,與宣武皇帝劉敏是一個輩分,為劉禪之孫,昭烈皇帝的曾孫。

  所以劉攸的兒子劉會,這輩分也就和皇帝劉岱、廣漢王劉出的父親,上一代皇帝劉衷是同輩的,是這兩位王爺的皇叔。

  但是,他這個叔父面對皇帝,卻不能擺長輩的架子,反而要畢恭畢敬的垂手聽言,等劉岱把話說完了,他又第一時間依禮而行,隨後說道:「此乃臣應做之事,陛下與攝政為國朝安穩,征戰在外,臣恨不能相隨左右,與之相比,些許穩持之事,微不足道。」

  「皇叔客氣了。」劉岱說了幾句之後,就感到有些無聊,坐在上首出神,而他那位皇兄廣漢王劉出,就在這時出列,利於台階之下,直視著劉會,說道:「皇叔,洛陽這段時間,沒出什麼大亂子,這確實是你的功勞,不過我讓你坐鎮洛陽,也有督軍糧草的意思,這件事做的就有些不太好了。」

  劉會聞言一愣,眼中閃過一絲不習慣和不快的神色,這段時間以來,皇帝和廣漢王都不在首都,大小之事他江都王雖不能一言而決,但尚書令張應等人都很是尊重他,事無巨細皆有詢問,讓他體會了一把大權在握的感覺。

  更不要說,統領洛陽之地,坐鎮帝國中心,那種天地為之旋轉的感受,更是如影隨形,甩都甩不掉,根本沒有人敢給他臉色看,更不會毫不客氣的當面斥責、問詢。

  結果,今天劉出一回來,他劉會就必須做出低姿態,已經有些不習慣了,結果現在倒好,當著滿朝文武的面,劉出的話更是有些問責的味道了,頓時就讓劉會覺得有些下不來台了。

  其實,從旁人的角度看過去,劉出的話是重了點,但其人說話的風格,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,畢竟是張全許久了,根本不會顧忌太多。

  真正變化的,其實是劉會的心態。

  不過,他到底沒有失了智,還知道論權柄,自己是無法和劉出比的,自己之所以能掌權,還是因為劉出的信任,是因為自己和劉出關係不錯,加上一直以來給人與人無爭的形象,才能得了這個機會。

  於是他馬上就表示,自己做的還有不夠的地方,願意認罰。

  「我說這個,不是要懲罰你,而是想要告訴諸位,這平息叛亂、滅絕叛賊,可不是一個人、一個地方的事,而是要朝中上下同心協力!」劉出說話的時候,根本不看劉會,而是要借題發揮,給在場眾人都敲響警鐘,「如今,西南叛賊尚未平定,而西北有生事端,那鮮卑內戰,必然會波及中原,而河北的災情才剛剛控制,還有諸多賊寇沒有剿滅,我等切不可掉以輕心啊!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