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0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一時之間,人心惶惶。

  幾大家族更是擔心不已,紛紛找上陳止,希望他能分兵塢堡,護衛幾家的周全,畢竟他們的武丁貢獻出來不少,以至於家中防備越發孱弱。

  第565章 捷報來

  代縣,如今清冷了許多。

  縣城的城門,大部分時間都是關起來的,在有人過來的時候,才會打開片刻,即便是打開,在這之前也要反覆盤問來歷,搞清楚了來人的身份,才會將城門打開。

  而走進城門之後,無論是哪一條街道,多數都是空空蕩蕩的,幾乎看不到幾個人在其中行走,沿途的商肆、店鋪,也多數都關門不在營業了。

  「不知道這種局面,要持續到什麼時候。」

  看著空空蕩蕩的街道,坐於酒樓的張景生對陸建這般說著,在他們兩人的身邊,顧恩、王快、羅央等人依次跪坐在席上。

  陸建飲了一口茶水,輕笑道:「我還記得剛來的時候,代郡雖然比不上南邊繁華,但這條街道還是頗為熱鬧的,從中原腹地過來的商賈,以及從草原上前來的胡商,都聚集在這裡,吆喝售賣,我們就算是坐在二樓,將窗簾放下,依舊能清楚的聽到。」

  「現在可是什麼都聽不見了,不光聽不見,看過去,除了寥寥行人,也是什麼都看不到了。」羅央說話的時候,還朝身邊的窗戶看了下去,他所坐的位置,本就靠近窗邊,一轉頭就能看到外面的景象。

  「這都是戰爭帶來的影響,」王快嘆息一聲,微微搖頭,「過去只在父輩的口中才聽說過戰爭的種種,如今親眼所見,心中委實有些不同。」

  顧恩坐在羅央的身旁,聞言也朝著下面看去,邊看邊道:「聽說戰局已經蔓延到來當城,距離代縣也沒有多遠了,這兩個縣城之間的很多塢堡,都已經封閉起來了,甚至連通信都有中斷的,當真不知最後會演變成什麼局面,諸君,這幾天太守忙於政務、兵務,也已經無心著書,通典章節也沒有什麼進展,若是情況實在不利,我等不妨先行返回吧。」

  羅央點點頭道:「不錯,這次過來真是有些失望,所謂的通典,就是看到了幾篇殘章,還要忍受這戰亂風險,我看這陳太守雖然有本事,但這名聲中還是有些誇大了,不過能見到諸君,也算是一場收穫了。」

  王快則說道:「我在官府中的幾個好友,最近傳出消息,說是當城的戰局有了變化,似是那縣城之圍,已經被人解了,只不過我那朋友畢竟只是官府中的官吏,接觸不到太多兵事,知道的還不甚清楚,但或許還有轉機。」

  「解圍?誰去解?」顧恩搖搖頭,輕輕嘆息,似乎心有感慨,「咱們現在雖說被困在城中,消息閉塞,但之前幾次聚集,也有精通兵家、精通權術的人推測過,不是麼?當下王浚領軍北上,無力、也不會支援代郡,那汪荃或許有可能,但當下卻按兵不動,整個代郡可戰之兵皆在汪荃手上,他不去救,誰能解圍?陳太守麼?」

  說到最後幾個字,他失笑搖頭,似乎說了什麼好笑的事一樣。

  「太守手上也是有兵馬的。」張景生看了顧恩一眼,說出此言。

  顧恩輕笑道:「有兵馬,是不假,但兵馬還要操練,這臨陣磨槍的事,本就兇險,更何況那些武丁陸陸續續的被送去,還都困於城外的兵營里,他們操練的很刻苦,每日凌晨,就算是在城中也能隱約聽到那口號聲音,不過打仗不是靠喊口號,他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。」

  羅央也點點頭,同意道:「我家的那些家丁,時常操練,但要成戰力,至少也得半年,這還是我那父親操練得當,以家傳之法行之,相信太守頃刻之間,未必就能有這般進境。」

  「無論如何,當城那邊的局面,還是能解除是最好的,否則的話,時間一長,傳聞多了,就要動盪人心,連代郡的其他城池也要心中不凝了,」陸建忽然開口了,「所以王兄你聽到的消息,大概也有安定人心的意思吧。」

  張景生放下茶杯,直視著對面之人,問道:「陸兄的意思是說,這是太守為了安定人心,特意散播出來的假消息?」

  「未必是假的,但如果有虛,這也不是什麼壞事,」陸建的舉止之間有一種謝意和從容,「以此事而定人心,則心齊而力大,反之,心亂則力衰,這也是牧民之法,並不可恥,換成是我,在這般局面中,為了維持城中的穩定,說不定也會行此下策。」

  「下策?」張景生還是聽出了這話背後的含義,「這對你而言,就是下策麼?」

  「諸位,」王快聽出了張景生話中的不快,也注意到氣氛有些不對,他立刻試著有技巧的轉移話題,「其實當前的戰況,也算是複雜了,匈奴人、鮮卑人,圍城、入寇,加上代縣這邊的守備和準備,如果換成是諸君,要如何應對呢?」

  他的突然提問,讓眾人都有些意外,但跟著王快就笑道:「你看,咱們幾人,在家裡都算是有些地位的,那肯定是學過兵韜武略,這兵家推演也是其中之一,過去咱們只能聽著族中長輩的設想,又或者截取過去的一些戰役,然後加以推演,但這次卻不同了,雖然我等沒有親自參與,但近在咫尺,也是聽過不少消息的,何不藉此機會加以推演?」

  「這話有點意思,」顧恩點點頭,笑道:「其實我也有類似的念頭,只是不好提起,畢竟陳太守的名聲擺在那裡,那天在沙場看他演武,聽他講陣,就知道其人的兵家造詣也非同一般,是以不敢班門弄斧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