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7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對,現在藏在這邊,還算安全,但……」

  幾個獄卒的話還沒有說完,便有「咚咚咚」的敲門聲從外面響起,一下子就讓幾個人仿佛是去了說話的功能,讓這裡的一切都安靜下來,再次只剩下「滴答滴答」的水聲。

  他們不約而同的朝大門看了過去,並且檢查著門栓是否已經插好了。

  「開門!縣令派我等過來,將因為誤會而被關押在裡面的幾位巡查放出來!」

  隨著門外傳來這麼一陣話來,牢房中的獄卒頓時放下心來,但跟著這心卻又重新提了起來。

  巡查怎麼又變成了貴客?

  好在他們本就知道這幾位不好惹,縣令敢動手抓捕,他們這樣的人卻不敢過度為難,所以並未有什麼出格的舉動,聽著聲音,一名獄卒過去開門,而又有兩人走入牢房,打開了一扇牢門,將被關在裡面的三人,從草堆中扶了起來。

  這三人正是之前的巡查,他們原本昏昏沉沉,所以被扶起來的時候,有些驚魂未定,就在這渾渾噩噩之中,三個人被帶著,前往了縣衙。

  沿途,他們注意到城中的氣氛與過去不同,街道有些冷清,人人都關門閉窗,小心翼翼的朝著外面窺視,看到了三人之後,很多人卻奇異的表現出了自己的敬意,儘管動作不同,但神色中的那種味道,是怎麼都難以遮掩的。

  這讓這三人越發疑惑起來,但這個時候他們回憶起幾天來,聽獄卒斷斷續續的話語,似乎有胡人圍困此城,莫非與此事有關?

  「三位受苦了!」

  當看著那位前幾天,還一臉趾高氣揚,用藐視的神色看著自己的縣令,突然之間和顏悅色,更是表現出足夠的尊重之後,三位巡查終於意識到情況變化了,尤其是當他們看到楊家兄弟高居首座的時候。

  「楊君……」

  三人走上前來,給楊宋、楊元行禮,這楊家兄弟的反應也不相同,楊宋看到三人之後,眯起眼睛,露出了不快之色,而楊元則不動聲色,只是點頭。

  注意到楊家兄弟的不同表現,吳廣書心裡「咯噔」一聲,便解釋道:「之前發生了一些誤會,是我的一個家僕,誣陷了這幾位巡查,因為當時局面就有些不對,我把心思都放在了應對鮮卑人上,因而有所疏忽,以至於讓那僕從蒙蔽,怠慢了這三位,我之過也!這裡,就給三位陪個不是!」說著他端起茶水,便要上前。

  三人倒是非常意外,他們能居此職,當然在代縣也有背景,為大宗族之後,但比起吳廣書來說,還是大大不如的,因此一見此狀,便要接下來。

  但卻被楊宋制止了,這位臨時統帥,擺了擺手,便要對吳廣書說些話,以表達不滿,同時警告對方,也有為三人出氣的意思。

  只不過他的弟弟楊元,比他更快開口:「吳縣令,關於這個誤會,我想你給我們兩人說,是沒有用的,因為幾位巡查被關的事,代縣那邊還未此爭吵過,連太守都對你的行為有些微言,我覺得你要解釋,還是親自前往代縣,和太守當面解釋吧。」

  此言一出,屋子裡的氣氛一下子就有些凝重起來,吳廣書端著茶水的手,也停在了半空,他尷尬的笑了一聲,才點頭道:「此話不假,我是要親自去見太守的,不光解釋此事,還要感謝他派兵救援,若是我所料不差,這些兵馬,應該就是傳聞中,太守新近所招募的武丁……」

  他這是在試圖轉移話題,否則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,不知道會延伸出什麼情況。

  「這些可不是太守的武丁,」楊元看著吳廣書,正色說道:「這些事代郡世家的家丁,太守只是將他們集中起來,」跟著他游目四望,目光掃過廳堂中的眾人,「諸位也該知道,太守不可能聚集這麼多的兵馬,也不可能都劃歸一人名下,否則傳了出去,說不定就要被人誤會,所以這裡面的說辭,還望諸位能把握清楚。」

  在座的,一大半都是官府的官吏,來歷各異,但平時察言觀色,哪裡聽不出話中含義,紛紛點頭稱是。

  吳廣書更是說道:「不錯,我這是糊塗了,早就聽說太守聚集家丁,是為了守備代縣,以護衛平安,我也知道這些世家的武丁,雖然有些戰力不俗,但聚集在一起多為烏合之眾,不經過長久操練是上不得戰場的,太守卻還是派了人過來救助,而且只看人數,怕是派出了大伴,這裡面的恩情,在下沒齒難忘,今後但凡太守有令,定當遵從!我已經派人,給太守送去了感謝的書信,並且會將他前陣子傳達的指示,一一遵從!」

  楊宋聽到這裡,臉色才好看了一點,微微點頭。

  吳廣書跟著話鋒一轉:「從今日這件事中,我才算是看出來,誰是真心為了代郡,誰又是平時說著好聽,真到了關鍵時刻,完全靠不住!」說著說著,他的臉上露出了一抹憤恨之色,「北邊的吞併守將汪荃,空有中郎將之位,卻根本不做正事!」

  他的表情,一半是出於表演,一半是發自真心。

  「兩位,你們也該知道,這邊疆屯兵本就是為了保護一方平安,否則焉要布置於邊疆之地?但凡有胡人入侵,這邊疆之兵就該阻擋、討伐,結果那汪荃倒好,鮮卑人、匈奴人都入侵進來了,更是圍困了城池,結果呢?我派人去跟他聯繫,他卻藉故不願意出兵!」

  說著說著,吳廣書的情緒也雜糅其中,聲音漸漸提高:「實不相瞞,在這之前,我是不想麻煩太守的,因為我知道太守也不容易,聚集起來的兵丁,守備代縣可能都不容易,我又如何厚顏相求,並且也將這個情況告知了那汪荃,他倒是口氣很大,跟我保證,若是當城有事,他第一時間就會相助,但最後不僅沒應諾,反倒是我去請援軍,都請不來!只是讓我等自己堅持,結果你們也看到了,若非兩位及時趕到,不說縣城如何,這城外的百姓可都要遭了秧了!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