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4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正因為聽得清楚,記得牢靠,細節更是多有回味所在,因此他們的態度和之前比起來,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以至於台上的氣氛,都有了很大程度的轉變——

  不光是原本在低語的眾多世家之人不再交談,就連始終表現出悠閒、灑脫的陸建、顧恩等人,也一個個都是神色肅穆的看著陳止,眼睛裡閃爍著思考的色彩。

  隨後,陳止站起身來。

  他的動作,驚醒了正在沉思中的眾人,但這些人一時之間,還真不知道,該如何和陳止交談,因為他們的思路,還停留在兵家陣法的上面。

  「今日宣講,便到此處,其實還是泛泛之談,是為了讓這些新來的武丁,能在心裡樹立一個概念,之後就要分門別類,讓分屬於不同位置的武丁,都能了解到各自的職責。」

  他的話,是對著諸多世家之人說出來的,等說到這裡,話中又有變化:「武丁在營中,確實也有其所得,相信這些兵家之陣帶回各位族中,也是有幫助了,能為族中武力添磚加瓦。」

  這話,無形中是在安撫眾人,也是的王霍、朱憲等人的臉色好看許多,不過隨即就又尷尬起來,因為他手上還壓著一般的武丁沒有貢獻出來,這可和最開始的評論,有所不同。

  陳止並不點明這些,話鋒一轉,又看向自己的諸多屬下,並且說道:「好了,此間事了,我還有不少的事要處置,就先回去了,今日傳陣,相信過了一夜時間,他們就該有些新心得,明日就得列陣了,此事宜早不宜遲,我會親自過來監督,所以現在回去,是把手頭上的一些零散工作做個收尾。」

  「一夜就有心得?這可不容易!」

  眾人想回對視,這心裡都泛起相似的念頭,可是回憶剛才陳止所言,他們一個個又都猶豫了起來,因為在他們的感觸中,陳止說出來的話,倒是條理分明,寥寥數語,不光描述了陣型,還把許多的前因後果、歷史緣由交代出來了,最重要的是,還能拿出過去的戰事作為例子,增加了說服力。

  不過,這其中最為重要的,還是陳止的話,伴隨著他話語中的韻律,深深的刻印在眾人的心中、腦海中和記憶里,讓他們迅速記住了細節,幾乎不會遺忘,而且還很輕鬆的就理解了。

  以至於,連那陸建和顧恩,對陳止的兵家造詣,都有些驚疑不定了。

  這一點,在楊宋走過來的時候,表現的尤為明顯——

  陳止在交代過之後,就第一時間離開了,他身為代郡之首,真的是重壓在身,尤其是當前這種情況,各個方面都有事要處理,哪怕陳止思路清晰、過目不忘,處理問題起來以一當十,但卻架不住積壓和新增的問題太多,又恰臨戰爭將至,還有匈奴人的斥候現身,各個方面都要接觸、都要安撫,也都要下達命令。

  所以他必須爭分奪秒,將諸多事情處理之後,才能全心全意的關注兵家之事。

  蘇遼、陳梓等人追隨著陳止一同離開,而楊宋、楊元、冉瞻卻留了下來,按著陳止的意思,這武丁的操練還是要由他們來主管的,具體的沙場事宜,也要由他們來介入。

  因此陳止等人說了致歉,告辭離開之後,楊宋他們就成為了正主,只不過和陳止比起來,楊宋看上去就很是有些輕浮了,他看著陳止走遠了,也不管下面的武丁兵卒,當先來到陸建和顧恩的面前,笑道:「怎麼樣?兩位,我們太守這兵家軍陣上,還是有一些造詣的吧?」

  此言一出,顧恩的臉色當即就變了,剛才他還說了,隊列走得好,並不能說是精兵,還要看兵家法度、陣法掌握的如何,結果陳止當即就講述陣法,頭頭是道,而且雖說這陣法並不完全,可單靠著透露出來的一些,就已經足以讓眾人明白,這個陣型絕不簡單。

  看著顧恩臉色突變,卻無力反駁,楊宋感覺出了一口氣,不由笑了起來,轉過身,就要吩咐下面的隊主等人,領著人馬分散開來,各自熟悉陣型。

  那顧恩這時候反倒是開口說道:「陳太守對軍陣確實了解,剛才所講,又有各家之史,涉及不同之陣,可謂是通古博今、信手拈來,他所傳授的陣法,更是繁複而精妙,偏偏條理分明,雖然有些地方沒有透露出來,但也看的出來,這複雜的陣型其實分成多個部分,由不同的兵卒掌握,各方只要記住相應部分的陣法,那就足夠了,如此配合起來,通過幾個陣眼、節點,就足以帶動和調動整個陣圖……」

  「哦?顧君你果然是明白人,行家呀。」楊宋還以為顧恩這是在誇張,笑的更加開懷,但他話還沒有說完,這顧恩後面的話就說開了——

  「只不過,越是精妙的軍陣,越是珍貴,乃是兵家之秘,不可輕易外傳,否則被這周邊部族學去了,豈非就是隱患?這一點上,我覺得陳太守做的未免有些魯莽了,今日在場幾千人,他都講出去了,這些人要是再往外面傳,豈非傳播的更廣?一傳十,十傳百,百傳千萬,這就是一發而不可收拾!」

  他說話的時候,目光掃過在場眾人,露出了擔憂之色:「此事,還望楊君能轉告太守,讓他三思而行,如今軍陣已經傳出去了,諸位世家的君子還好,必然都知道輕重,怕就怕這下面的兵卒啊,他們如果真的從中有所領悟,最後卻又不走正路,豈非就是弄巧成拙了,裡面的利害關係,相信不用我來強調了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