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9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不錯,不錯,」道士葛祿卻是笑著點頭,「太守果是知之,這以赭石者尋鐵,實乃以風化而尋丹石之意,那《山海經》也言:『中有美赭,則其陽多金,其陰多鐵,以赭尋鐵,古已有之,我那老師就曾言,紅山則山之處鐵礦者,礦如石塊,色微赤。」

  陳止也笑道:「正是這個道理,除了這赭者之別,我剛才提及的鉛者、丹砂、磁石,又有陵石之下有鉛、赤銅,山上銀山下丹,其實皆為共生之法,這又是另一種尋礦的法門,鐵銅共生、鉛銅共生、銀汞共生等,皆有跡可循。」

  「果是此道行家,」葛祿點頭稱讚,但跟著話鋒一轉,「但既然如此,太守就該知曉,這代郡境內,至少是代縣一地,並不容易找到這樣的地點,否則這礦藏早就該被開採出來了才對。」

  陳井等人聽到這裡,都是微微點頭,表示同意,唯獨那鮑敬言神色微變,露出饒有興趣的樣子,打量著陳止,做出了等待之色。

  陳止卻是從容以對,笑言:「此話不假,不過諸位也該知道,上面說的些許尋礦之法,其實尋找的都是那些潛藏較為明顯的礦藏,對於覆蓋過厚的礦藏來說,這些方法也就不怎麼精確了,是以又有那淺坑法、淺井法、探槽法等不同之法,可供探查。」

  他每說出一種方法,旁人臉上的驚奇就增加幾分。

  「這幾種方法,涉及到的人手和精力,就更大,耗費的時間和物力也更多,往往還和開採工程相結合,是更為複雜的探礦之法,沒有足夠的耐力和精力,沒有足夠的權勢指引,很難出結果,而陳某現在要做的,就是這種!不過,和你們想的還有一點不同,陳某卻又有一種獨特的尋礦之法,運用此法,當可事半功倍。」

  第528章 有人拜

  這古來探礦,肯定不能單獨看著眼睛,靠著去分辨地表上的特徵,還要有一定的工程方法。

  但天下廣大,哪怕只是一郡一縣之地,也有諸多地貌,不乏複雜之地,要從這麼廣闊的地界中,卻尋找一二,就算不是大海撈針,至少也是湖中撈針、河中撈針。

  這樣的環境下,探礦就成為了一個高投入、低收益的項目,再加上官府在裡面的介入,尋常人、哪怕是王浚這樣的地方大軍閥,往往也不會分出人力去做,完全是出力不討好。

  因此陳止說他要來做,難免就引得旁人意外了,對他的這個舉動,有些看不懂。

  結果,陳止卻說自己有特別的探礦方法。

  「既然太守您有特殊的尋礦之法,那想來以您的身份和作風,是不會說些無憑無據的話的,我等就等著太守您的指示了。」那葛祿倒是一個拿得起、放得下的人,見陳止說的頭頭是道,對尋礦之事,並不是一無所知,就一副全憑吩咐的樣子了。

  實際上,這位道士最初,也是抱著肉食者鄙的想法,覺得陳止是不明就裡,不知道這探礦、尋礦的堅信和苦難,因此一拍腦袋,就要在這沒有太多礦藏跡象的代縣,勞師動眾,最後白白勞作一場。

  可既然陳止不是一無所知,恰恰相反,聽其言、觀其語,分明是對這尋礦一道,有著深刻的認識,那想來就不是心血來潮,而是早有籌謀了。

  實際上,最初聽到陳止的打算,葛祿並不如何看好陳止的打算,但慢慢停下來,卻越發的期待和敬佩了,更是好奇陳止所言的探查之法,到底如何。

  一念至此,這位道士不僅不擔心,也不鄙夷了,就問:「不知太守的尋礦之術,要如何運用?」

  「此法,很快會詳細述說,但還請幾位先回去,將這尋礦、探礦的準備,都做妥當了,我再安排一些人手過去幫忙,將尋礦之術奉上。」他見了幾人表情,知道他們的想法,便笑道:「諸位不用擔心,這事今明兩日就有結果,就要開始尋礦了。」

  陳井等人連連點頭,表了一番忠心,但心裡卻思量著,陳止要派人過來協助,是不是為了偷師,從他們這裡接見一些獨門的尋礦之術?

  別看陳止說的方法很多,但落到具體的操作上,還是有許多的技巧和經驗可以遵循的,這些東西也是他們這些探礦世家傳承的一部分。

  只是這群人卻錯估了陳止的打算。

  「這五張尋方符,可以用來尋找礦藏,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了,但畢竟是有著數量的,未來我不可能局限在代郡一地,那麼要是尋找其他地方的礦藏,又該如何?難道用完了五張,就只能等待下次抽取了?這樣顯然不行,太過被動的,所以要派人過去紀錄,將這探尋過程中的一些特性,總結成要點,同時將一些探礦工程的關鍵,反覆推敲出來,如此一來,未來即使沒有了尋方符,也一樣能去尋礦,基本不受影響。」

  帶著這樣的想法,陳止又盤算起來,要選哪幾個人陪同。

  這要挑選的協同人選,也是有講究的,一來是要有學習精神,二來是能有一定的工匠功底,三來,還要足夠忠心,是陳止放得下心的人物。

  想來想去,那在紙坊工作的李立和李威兄弟,就浮上他的心頭。

  這兩兄弟負責紙坊以來,也算是一切順利,那李立作為兄長,老成持重,維持著紙坊的運營,沒有出什麼大的紕漏,而其族弟李威卻是在匠道上很有天賦,本來就掌握多種技巧,在運營紙坊的時候,更是舉一反三,從陳止傳授的造紙術中,又有了微小的創新,減低了成本,提升了效率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