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4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我家也是一樣,那幾本通典,還沒有看個分明,就被蘇遼取回去了。」王快一臉遺憾的在旁邊補充,看得張景生和羅央的眼皮子直跳,若說洛陽城中,哪家最不需要但有這個,那就是王家了。

  但這顯然不是現在的重點,張景生排除雜念後,又繼續道:「所以我等過來,也不避諱,是聽蘇遼先生透露,才知道幾本通典只是其中部分,餘下還有多本,太守您會陸續放出來,我等按耐不住心情,是以提前過來,想要搶先目睹,還望成全。」

  話音落下,幾個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陳止身上,連那道士李不匿和心有偏見的羅央也不例外。

  「不急,先喝酒。」陳止則擺擺手,讓人上了酒水,「諸位來代郡,這可不是小事,代郡這裡地處邊疆,平時土匪光顧、胡馬光顧、風沙光顧,唯獨就是洛陽士族不光顧,所以諸位到來的消息,在城中引起了不少的騷動,這代郡里里外外的諸多家族,正想著給你們接風洗塵呢,這後面幾天的事啊,多著呢,幾位不妨先放下其他的想法,在這裡待上幾日,也好了解一下代郡的風土人情。」

  張景生等人頓時就皺起眉頭了。

  他們此來,披星戴月的,就是為了爭一個先機,為的是趕在其他人前面,先從陳止這裡得到後面的通典,哪怕只有一本,那也算是勉強達成了目的,怎麼會願意拖延。

  況且這代郡在他們看來,乃是貧寒之地,除了有一個陳止之外,還有什麼可供欣賞的風土人情?這不是找罪受麼?

  但不等他們開口,陳止就乾脆點明道:「諸位一路急來,是想要搶先看到通典後續,但據我所知,後面還有其他幾支車隊正在趕來,他們的目的與諸位相同,你們既然提到了蘇遼,就該知道我立下的規矩,這通典可以拿出來,但必須得輔之以代郡之紙,你們想要看通典,就得買紙,這通典算是添頭,可我這作坊匠人有限,還沒有造出太多的紙,所以只能請你們多等幾日了。」

  一番話說得眾人目瞪口呆,連道士李不匿都很是意外,他們實在沒想到,自己過來談論著高潔的著作,陳止一轉頭就給扯到了銅臭之事上。

  那張景生、王快的心裡都生出一點不適,更何況早有成見的羅央,這羅央當即皺眉道:「你既然想賣紙,那就開個價,只要你把通典拿出來,我不管你要價多少,都加三倍!」

  陳止眼睛眯起,笑著搖頭:「要買我這紙,單純靠錢財可不夠。」

  第519章 學與財相伴,哪個為真?

  眾人是越聽越糊塗了,怎麼這說了半天,買紙還不光是錢財的事了?

  但看陳止並無詳細解釋的意思,這在場的人倒也識趣,並不追問了,只不過張景生等人並不甘心自己一路疾馳,到了最後卻不得不和其他人一起,失去了先機,是以這言語中,還在嘗試著,看能不能從陳止這裡得些實利。

  「陳太守,您的書法,如今半個天下聞名,我等此來也有求墨寶的意思,既然這通典暫時不得,您看能否寫一副字,讓我等來欣賞?就用您說的那種新紙。」

  張景生卻是摸到了陳止話中的脈絡,意識到這位太守書寫通典,很有可能不光是為了名,還未了利,這個利,正是根植於那陳氏紙坊的白紙。

  「不錯,陳氏紙的優秀,我等在來之前,已經領教過了,」王快的反應也很快,聽出張景生這是要曲線救國,利用求取墨寶的機會,拉近交情,再看看能不能先得通典,「承載了太守那幾部通典的書冊,便是陳氏紙所寫,那紙當真是不錯啊,若能得此紙所書墨寶,實乃一大幸事!」

  「錯愛了,我這點書法,其實拿不出手,但若幾位真有心要尋,那也是好的,正好將通典和一部農書的零散章節拿出來,給諸位品讀,當然了,這同樣不是免費的,我這書法不值得求,但若是販賣紙張附帶的,還是可以的。」

  眾人聽得眼皮子直跳,只覺得和過去了解的陳止傳聞,有很大的不同,這話里話外都提及販紙,難道代郡真這麼缺錢?

  尤其是那羅央,更是有了一點鄙夷之,覺得這陳止果然如王浚麾下所言一樣,薄有才學卻唯利是圖,乃是以沽名釣譽之人。

  但這個疑問,他們是沒有心情問出來的,因為注意力都被陳止話裡面的意思吸引過去了

  通典的零散章節!

  這種東西,雖然不是整本通典,只是零散章節,可能在前後承接上存在問題,但總好過什麼都得不到,失去先手優勢要好得多,更不說這零散章節,一樣也是通典,一樣能從中得到有用的東西。

  至於陳止話中另外提及的農書,就不被他們看重了,張景生這幾個人,雖說都是家中俊傑,但畢竟生長在公侯之家、大世家之中,接觸的更多是上層的東西,對著農家之事,先天就有一種輕視,要等他們真正務實的時候,才能扭轉概念。

  反倒是那倒是李不匿神微動,咀嚼著「農書」兩字,想到了自己最近在代縣周圍看到的景象,若有所思。

  這些人各自思量之際,陳止卻又說道:「當然了,要得這些章節,光買紙是不夠的,也就是我剛才的提到的,光靠錢財是不行的,諸位還必須要用百家學問來交換。」

  用百家學問來交換?

  張景生等人一愣,隨即就明白過來,一個個仿佛都看透了陳止的想法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