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9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彼此彼此,」王快也笑了起來,「我看的乃是佛論,其意甚妙,難怪逼得五位佛家高僧連佛評都開不下去了。」

  張景生奇道:「這洛陽城裡面可有傳言,說你們王家是得書最全的,除了最早的法論、佛論,後期又得王覽相助,抄錄了道論、經論和五斗米論,為何你還不得看?」

  王快嘆了口氣:「諸書傳閱,有長輩先,哪裡輪得到我?」

  兩人你一言、我一語的,就這麼聊開了,卻看得身邊的羅央目瞪口呆。

  怎麼回事,明明是我問的,通典價值也好,羅央風評也罷,怎麼你們也不會仔細回答,就這麼聊起來了?

  眼看著兩人越聊越是順暢,他終於憋不住了,有一種被排斥在外的感覺,於是就插了一句話進去:「既然是書,就可以抄寫,哪裡有這麼麻煩,你們家中抄了一本,就能抄出兩本、三本,怎麼會有人沒機會看書?」

  「羅兄有所不知啊,」王快將目光投注過來,「這是因為當下洛陽城中有諸多通典版本,各執一詞,哪個都不能確定是本事最正確的。」

  張景生點點頭,便也就道:「還是時間緊,又有那蘇遼在其中推波助瀾,往往哪一家都沒有充裕的時間抄謄,到了最後,抄錯了幾句、缺了幾句都不清楚,自家的版本都不能確定是最準確的,又如何多抄?萬一流傳出去,最後和原本對比,發現錯漏諸多,豈非已貽笑大方?」

  羅央聽得嘖嘖稱奇:「這也太不可思議了,按著你們的說法,這所謂通典豈非都要成典故之列,不容有言語出入錯漏了?」

  「怎麼不是?」張景生搖頭失笑,「你這些天沒去百家茶肆,大概還不知道,那茶肆之中現在為此吵成一團,幾個有名的領頭人,各有不同的通典版本,各執一詞,互不相讓,都說自己所讀的為正統。」

  「還有這等事?」羅央終於感興趣起來。

  「不止呢,」王快補充了一句,「我在來時,聽祖父提及,說是已經有解注通典的勢頭和風氣興起了,但立足點各有不同,以法論為例,說的是法家,又牽扯百家,立足各方,闡述諸子之意,那洛陽的諸多書院,傳承自不同學派,這一註解,都站在自己角度,其意可以南轅北轍,未來如何,著實難料。」

  說話之間,前面忽然傳來雜亂的馬蹄聲。

  「嗯?」車子裡的幾人注意到了外面的動靜,掀開帘子往外一看,卻見有幾名全副武裝的騎手,擋在前面。

  「來者何人?」

  第506章 太守請你們全家

  「好端端的,洛陽為何會有人來?還是貴胄子弟。」

  洛陽有人入代郡,鄭家對此是最為敏感的了,先前皇帝送書的事,已經刺激到了這個家族脆弱的神經,讓他們時時刻刻關注著事態的變化。

  鄭林冷靜分析:「咱們代郡這個地方,向來都是邊疆偏僻之所,貴人不喜來此,這次卻聽說是結伴而來,目標還就是代縣。」

  他的話,讓屋子裡的鄭家人都陷入了沉思。

  「這消息是從哪裡得來的?」鄭實眉毛一挑,問道。

  「說是琅琊王家、西鄉侯他們的車隊,已經入了代郡的境內,卻被早就等候在那邊的汪將軍的人攔住了,詢問了一番,才知道了他們的目的地就是代郡。」

  「琅琊王家?西鄉侯?」鄭實一聽這兩個名號,就有些懵了,「都是因為陳止來的?」

  「沒有問出來,」鄭林的神色肅穆,「因為這車隊中的人,都不願意明言,仿佛有什麼顧忌,但即便如此,只是想一想咱們代郡過去的情況,也該能想到,除了那位陳太守,還有誰人能將這等人物吸引過來?」

  鄭實眉頭緊鎖,問道:「那這明擺著的事,他們為什麼不願意暴露?」

  鄭林就道:「這就不清楚了,而且不光是不願意暴露,還表示不能將他們抵達代郡的消息傳出去,否則就要承受幾家怒火,以至於那位汪荃汪將軍,現在有些進退兩難了,他本就是奉命攔截,不敢不傳報,卻也承受不住那幾家的責難,於是找了個藉口,將人拖住在辯邊界,但聽說因此鬧出了一些個矛盾。」

  「這可真是太奇怪了。」鄭實滿臉的不解,感到深深的憂慮。

  「好了,這個事不用說了,」鄭太公此時忽然出聲,「不管這些個人因何而來,但與陳止定是脫不了干係的,這些大族啊,不是我們能得罪的,為了防止夜長夢多,又生變故,紙坊那邊,還是讓人儘快動手吧,不然時間長了,指不定又有什麼情況。」

  鄭林立刻道:「咱們鄭家的紙坊已經準備妥當,但還沒有將方子實驗一遍,貿然開工,那就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了,再無轉圜餘地。」

  這次,連鄭實都附和起來,但他明顯是害怕了:「這事還是緩緩地好,一旦開工,那白紙出籠,流傳到城中,被陳止知道了,那還得了?汪荃擋不住王家和西鄉侯的子弟,到時候陳止在他們面前惡語中傷,我鄭家可就糟了。」

  鄭老太公的臉色一下子就難看起來,看著鄭實,眼中有著失望:「你這班行事,豈是做事的人?瞻前顧後,見難變卦,如何能夠成事?且不說那陳止是否會惡語中傷,就算他會,我鄭家也已經沒有退路了,你的眼界怎麼這麼淺?你以為是紙坊出產,才是我家和陳止撕破臉的時候?錯了,從我們聯絡了王大將軍,與陳止之間,就已經沒有什麼轉圜餘地了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