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5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這……」王衍遲疑了一下,看著王覽的表情,最後還是點頭同意。

  只是,他總覺得這兩天消息的流傳有些古怪,似乎有什麼人在背後推動。

  第494章 以書為餌,得世家北去

  「消息都傳播出去了,我也會適時出面,讓其他家族的人,找到時間去摘抄那兩本通典。」

  太僕陳永的府中,蘇遼從外面回來,徑直前往了一座府中房間,進門就帶來了這麼一個消息。

  屋子裡坐著一人,聞言就點頭道:「這樣便好,只要控制好時間,那麼其他幾大家族,就都無法完整的抄寫兩本通典。」

  這人不是旁人,正是陳梓。

  陳梓與蘇遼,一個是陳家族人,一個則是太僕舊僚,如今為陳止的左膀右臂,居然都出現在了洛陽。

  原來,那日陳梓護送第一批物資回代郡,陳止就說起了洛陽的事,並且提議讓他也來洛陽一趟。

  後來一匹快馬直奔洛陽,而陳梓在第二天一早也再次上路,這一次他的目的地就在洛陽周圍,所以安排好了物資的運輸和籌集之後,這位陳家族人卻是直接來了洛陽。

  這一進洛陽,就聽聞了佛評之事,更是知曉了陳止的通典一事,回想前事,不由感慨萬千,但在和蘇遼碰面、了解了大該的情況後,他就明白了,陳止之前對自己所說的話,到底有什麼深意。

  於是他立刻就被蘇遼安排起來,共同放出消息,讓城中的幾大家族,都認為再過幾日,通典就要被蘇遼收回,然後帶回代郡。

  「現在這城裡的人,都以為通典再過三四日,就要被收回來了,所以一個個摩拳擦掌,都想著討要過來,抄錄一番。」

  蘇遼坐下來之後,拿出了一張紙,看了看上面的紀錄,笑著說:「尤其是東西王家,以及北方的幾大家族,已經是聞風而動了,那王家的王覽,更是直接找上門去,也不知道和王衍老先生說了什麼。」

  陳梓點點頭,跟著就問道:「南方的世家呢?」

  「也有動靜了,」蘇遼放下那紙,抬頭看了對方一眼,「本來這些南方世家,自持身份並沒有太大的動靜,畢竟他們本就覺得自己比北方世家高一等,北方世家推崇的東西,都是他們引領的,包括這佛家之學,因此這次佛評的失利,其實南方世家的人,都是心有不滿的。」

  陳梓則笑道:「這是正常的,南方之地如今引領士林風氣,莫說是這些個小事,就連許多大動靜,都是南方先鬧起來的,只不過這次佛評的變遷,也有佛論卷流出,這是切切實實的東西,我雖然沒有見過那兩本通典,但看了你這邊的總綱、道論卷、經論卷,就知道厲害了,也是太守他不提前讓我看一眼,否則我焉能懷疑他的謀劃?」

  「不過,太守居然將你也派來了,著實是讓我意外,」蘇遼點點頭,話鋒一轉,「但這般一來,有你相助,此事方可萬無一失。」

  「這個自然,我來這裡,就是助你一臂之力的。」陳梓當然聽出了蘇遼的言外之意。

  他們這兩個人,看起來都是陳止的幕僚,但來歷不同,彼此之間也有競爭關係,陳梓倒還好,畢竟是陳止的自家人,先天就有優勢,被信任和重視,但蘇遼就不同了,需要自己爭取和拼搏。

  在代郡的時候,兩人就已經有了競爭的苗頭,現在各自負責一件事,結果陳梓卻突然跑過來,如果不事先說清楚,事後扯皮起來,反而傷了和氣,於是兩人就在談笑之間確定了主從,這洛陽的事,就是蘇遼負責,陳梓只是輔助。

  蘇遼心滿意足之後,又道:「南方世家眼見入瓮,到時候有他們相助,陳兄你那邊的事,也方便做了,說不定可以一口氣籌集大部分的物資。」

  「不錯,這也是個法子,」陳梓點了點頭,「不過當務之急,還是先讓他們都多多少少的接觸到通典,如果我預計的不錯,隨著抄錄通典的家族增多,你手中餘下的兩本,也無法倖免,會有人托關係、走後門過來。」

  「嗯,這個我明白,我會拿捏一下之後,就選擇兩家給出,相信主上送來三本書,也有這樣的意思。」蘇遼點了點頭。

  陳止一口氣拿出三本,一個主要的原因,就是聽說了佛評的事,預料到或許趙遠會有動作,於是有針對性的寫了佛論、經論和道論這三本書。

  陳梓便道:「對,佛論若是生亂,就需要有通典鎮壓才能挺過去,否則太守的名聲就毀了,他也是預料到這點,才會送來三冊,而這三冊書也有意義,佛論不用多說,畢竟當時正好派上了用場,但即便那樂起不提佛家,只是說學識,有經論和道論也就夠了,因為這是當今玄學的基礎,儒家之經學、道家之玄妙,乃為玄虛之道,比之佛學還要多出幾分意境和韻律。」

  蘇遼笑著說:「但三本書送來,也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接觸到通典,其實還要多謝那五位高僧,否則要讓主上的通典,被洛陽之人得知,還需要花費一些功夫,如今靠著一場佛評,一下子就全城皆知,個個議論,幾個世家爭相目睹,更是為了抄錄謄寫,爆發了幾次口水。」

  陳梓點點頭說道:「現在,讓更多的家族接觸到通典,讓他們對通典的認知和概念,不再局限於口耳相傳,不再只是當成一時的風尚,而是切切實實的發現,通典的意義和珍貴,這樣才能真正激起他們苛求通典全本的欲、、望,讓太守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