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3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當然是為了讓諸位評點!」趙遠這個時候,還是懂得要圓滑一些的,先是給了個定調,隨即話鋒一轉,「不過,他這寫書的紙,確實非同一般,諸位只要仔細看看就知道的,不光品相甚佳,摸起來光滑無比,更難能可貴的是,筆墨點在上面,也不會有侵染、擴張的痕跡,那筆跡的邊緣,更是乾脆而清晰。」

  其時的紙,受限於材料和工藝,很多的紙一沾染上墨汁,就會有滲透的現象發生,也就是讓筆畫模糊、擴散。

  其實這種特性,對於一些作品而言,並不是壞事,反而能增加韻律,但對於追求筆法明快的書法,就是障礙的。

  但不得不說,趙遠的這個產品介紹,做得並不好,因為他完全沒有抓住面前這群潛在客戶的心,這群人關心的,更多是通典,而不是白紙。

  當王衍他們從趙遠的口中,得到了需要的答案之後,一個個就都沉默起來,感到有一種莫名的壓抑。

  這麼出色的一部著作,難道只是一次捆綁銷售?

  這樣的現實,讓這群人完全的心裡都非常複雜,悵然若失,半點都說不出話來,似乎是心中的什麼念頭被觸動了,以至於失去活力。

  見到這般局面,蘇遼其實能夠理解,但他還肩負著使命,於是便振作了精神,不失時機的說道:「王公,那三本通典,還請還來,我家太守……」他是覺得,眾人都有些失神,正好把之前散發出去的總綱、法論和佛論取回來,然後再展開宣傳攻勢。

  但沒想到,這話就好像是一個開關,一下讓老人回過神來,他頓時握緊了手中的兩本書,壓低聲音道:「這……老夫還有些地方沒有搞懂,能不能讓老夫看兩天再給你?」

  他當然知道,沒有陳止的首肯,自己不能強奪通典,也知道這通典的來歷,恐怕和代郡白紙脫不了干係,但同樣不會因此否定了通典的價值,所以便委婉的提出了借閱兩天的請求。

  旁人一聽,紛紛皺眉。

  而蘇遼在為難之後,卻也不得不點頭同意。

  第493章 爭相抄書

  「你們可都聽到了,蘇遼都點頭了,這兩冊書,就先放在老夫這裡了,至於那本總綱,你們可不能私藏,這都是守一的心血,豈能隨意外散,趕緊送回來,讓蘇遼收好,千萬千萬不可遺失!」

  王衍得了允許,登時老懷大慰,對那未見續文的不滿、得知緣由的悵然,在這一刻都消退不見了,還樂得做了個順水人情。

  旁邊的王覽聞言,卻是臉色一黑,取出了那本通典總綱,遞了過去。

  這本書,剛才在台上的一眾大家之間傳閱,不知道怎麼的,就落到了他的手裡,還沒有捂熱乎,就因為王衍的一句話,不得不拿出來了,心裡免不了要抱怨。

  不光是王覽,其他人此時也從悲傷春秋的氣氛中回過神來,再次想起了現實問題,看著王衍那笑呵呵的老臉,一個個都是頗為不滿的。

  就算是您老資歷老,也不能做的太過吧,但看蘇遼的樣子,再看王衍的模樣,他們也知道這次的事,不好再堅持的了,再說了,這書如果還給了蘇遼,說不定就不好借閱了,在王衍的手上,卻還有抄錄的可能——

  這時候,他們已經打起了抄寫通典的主意了,畢竟這樣的著作,還剛剛誕生,不想辦法抄錄下來,日後可是要追悔莫及的。

  這麼一想,眾人也不堅持了。

  況且那位江都王也正在走過來,眼下這裡名義上,可還是佛評呢,不好做的太過。

  結果轉頭一看,那五位為首的僧人,居然已經離開了,而且走的方向還各不相同,再看明法僧等相隨而來的僧人,則是一副群龍無首的樣子,在原地迷茫。

  江都王此時已經走了過來,他看著因為陳止的幾本著作,而顯得有些混亂的局面,也是心中嘆氣,卻不得不強打精神笑道:「諸位,今日的佛評……這佛評有了佛論,也算是相得益彰,本王的意思,就是要讓這洛陽飽學詩書之人,能明佛法,佛論足以讓人明了,本王回去之後,會加緊傳揚的。」

  被人亂了場子,但為了面子,江都王不得不拉出佛論作為遮羞布,否則今日這一場局面,可就丟人到家了。

  眾人也都清楚江都王的心思,不會不識趣的當面刺激他,於是紛紛拱手,說不虛此行。

  這台上的人都表態了,那台下的人也不會落下,也都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,說是要回去好生品味。

  儘管他們的心裡都覺得不盡興,還想著再聽聽那位陳監正的通典,但沒人給他們念,大和尚又都走了,那首光寺的沙彌在旁邊虎視眈眈,一副等著江都王說完話,就要出面送客的架勢。

  就這樣,這場轟轟烈烈、熱熱鬧鬧的佛評,就這麼詭異的落下了帷幕,至少在這首光寺前,這一場繼諸評之後,影響力最大的品評,已然停歇下來,原本計劃中,隨後的幾日,同樣也有佛評繼續的情況,那是不復存在了,因為五位支撐佛評辦起來的宗師,都已經隱沒了。

  但另一方面,當這個消息傳到了洛陽城中的時候,卻引起了軒然大波。

  「佛評因為一本書,就這麼終止了?太可惜了,我本來還想,等明天后者後天,將功課昨晚之後,稟告老師,也去聆聽佛法呢,家父與家母,可是最喜佛家之說了,說是可以養生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