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9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這佛學六家的劃分,主要是脫胎於般若學之說,等於是總結了當前的佛家之說,繼而演化出來的,而且無論正面、反面,幾乎都考慮到了,就算是五僧想要找毛病,也無處下手——

  蓋因這六家的內部,其實就有相互矛盾、彼此指責的部分。

  事實上,能寫出這本佛論,陳止除了靠著心中藏書和東西兩苑的文獻之外,更藉助了前世遺澤,讓他得以記憶後世的一部分知識。

  在原本的歷史上,佛家的發展就是慢慢分化的,隨著站穩腳跟、影響力的擴大,佛家吸納的人越來越多,不同的見解自然而然的會出現,所以在般若學成熟之後,各家的解說慢慢出現,就有了六家七宗之分。

  陳止現在做的,就是把這個發展過程給省略了,在佛家還沒有真正壯大,就拔苗助長,將六家之分提前拿了出來,這樣在時間上的巨大差別,對佛家的影響,其實非常致命。

  同時,這還不是最要命的,真正的問題,還是那文人念過的一句話——

  「這佛家興起的緣由,真是如此麼?莫非那民間的布衣百姓,以後也會有很多學佛的?」王衍轉頭看向身後的眾人,但沒有人能回答他的話。

  只是這些人,卻也都感到了陳止一本書中,隱藏著的殺機!

  姜義坐在人群中,眯起眼睛,品味著先前的內容,對陳止的心思,已然洞察。

  「不簡單啊,開篇先說佛學歷史,把佛陀從神位上拉下來,變成了身毒的一個小國王子,還有著明確的事跡,跟著又提到了佛家之分,這是要鼓動佛學內部之人的爭鬥啊,這群學佛者,覺悟者多,為傳佛學,精誠合作,如今看來,卻非一體,內部也有分化,那什麼大乘小乘的,就是其本來的分裂,結果陳止還嫌不夠,自己總結了般若之學,給他們指明了鬥爭道路!還一下子就分出六家,這心真是狠辣!」

  想到這裡,儘管對陳止有不少成見,姜義卻忍不住在心裡給陳止豎個大拇指。

  連那江都王,都第一時間的捕捉到了問題的嚴重性,但事已至此,他卻不能阻止了,於是就朝那文人說道:「怎麼了?繼續念下去吧。」

  那文人卻兩手一攤,道:「回稟郡王,這本佛論卷,屬下已經全部讀完了,最後只有『未完待續』這四個字了。」

  「又是未完待續?」王衍等人回味過來,心裡卻滿是不滿,「怎麼這未完待續,要成他陳氏通典的傳統了不成,法論來一個還不夠,怎麼佛論也來?老夫見了他,得好好說說!」

  他這麼一番抱怨,引起了旁人共鳴,眾人議論紛紛,也帶動著台下的人興奮的談論起來。

  這群人聽了佛論之後,便深刻的覺得,自己的知識水平、精神境界有了肉眼可見的提升!

  「說實話吧,過去那佛經,我都聽不懂!今天我不光懂了,我還知道了佛家之分,知道了佛陀來歷!」

  「可不是麼!我覺得就是這一會聽了佛論,回去我就能給別人講一講佛家之要義了。」

  「不過你說那最後一句,到底是何意?」

  台下的議論聲此起彼伏,嗡嗡嗡的讓人心情煩躁,連帶著江都王都面色不快,隨後看向五僧,卻見這幾位僧人多數都是思索之色。

  「諸位法師,既然佛論也讀完了,就該諸位宣講佛法了。」說話的時候,他的眼睛是盯著竺法潛的,按著原來的計劃,這次的佛法宣講,主要是聽這位年輕的法師,宣講他的筆記和佛法。

  沒想到竺法潛卻搖搖頭道:「此事還是再議吧,今日佛評,能聽陳施主的一卷書,貧僧深有感悟,覺得自己過去的些許感悟,還有不完善的地方,需要好生的打磨一下,眼下的這點感悟,是在不足掛齒,更不該拿出來誤人子弟。」

  「這……」江都王聞言就是一愣,不由看向佛圖澄,想讓這位德高望重的老法師,拿個主意。

  佛圖澄則搖了搖頭,說道:「我等今日的佛評,便是如此吧,既然有陳施主的一本佛論出世,那也用不著我等僧人再畫蛇添足了。」言罷,便輕輕搖頭,面露感慨。

  江都王又是一愣,再看其他幾僧,卻見那比丘首陀還是坐於原地,低頭念叨著什麼,似乎是在念經。

  而來自西涼的竺法智,卻是一副沉思的樣子,站在佛圖澄的邊上,那樣子分明就在臉上寫著生人勿進,因而江都王也很理智的沒有打擾他。

  郡王的視線最後落到了佛支佐的臉上,這才注意到這位佛家高僧、壽光寺主持的身上,似乎籠罩著一層陰霾,臉色陰沉,目光看著一處,循著目光搜索過去,入目的正是那本佛論。

  這本書,已經被王衍拿到了手裡,這位老人嘴裡嘟囔著,顯得有些不滿,卻又兩眼放光的翻看著,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,在他的身邊,圍繞著眾多大家,一個一個都是躍躍欲試,有心上前翻看,又顧忌王衍的身份、年齡,生生忍耐著。

  「這本書的破壞性太大了!本以為那陳止的惡意,就是要分裂我佛家,萬萬沒想到,他的心比我想的更狠,連佛門的根基都要動搖!什麼北地禍患頗多,為佛門興盛之基,說是興盛,可他這麼一說,朝廷和士林的人留意起來,就要有戒心,他們說許向佛,但絕對不喜佛門迅速擴大,尤其是那些有著道統、書院傳承的士人!」

  這般想著,佛支佐的心裡充斥著難以言表的後悔,他後悔今日召開佛評,若非佛評,怎麼會引來趙遠,沒有趙遠哪裡能牽扯陳止,若非陳止,又怎麼會有佛論?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