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4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厲害!厲害!這短短几句話,居然就把個整個法家的歷史緣由給牽引出來了,當真是令人驚嘆,尤其是這一段對商君的評述,以及隨後那有秦一代的些許變遷,當真是入味三分,雖然都是摘錄的語句,可這幾冊不同的法家書結合在一起,等於是十幾名法家宗師在做注釋啊,這樣的事,這樣的書,哪裡去找!?」

  越是翻看,蘇遼的神色越是驚訝,到了最後趙遠渾身顫抖,跟著忽然就愣住了,他低頭看了看手裡的書冊,猛然回過神來,居然露出了興奮之色。

  「蘇先生,你能確定,這些都是陳兄所作?」

  「這個自然,只不過……」蘇遼說著卻猶豫起來。

  「只不過什麼?」趙遠立刻追問起來。

  蘇遼不得不硬著頭皮道:「只不過,我那主上他只寫了兩本,還是連夜寫成的!」

  「就謝了兩冊?」趙遠頓時就呆住了,他看了一眼手上的書冊,「就是這兩冊?連夜寫的?」

  他徹底傻眼了,合著上面都是在畫大餅?只出了一個總綱,以及第一卷《法論》?那後面的呢?每隔一個季度放出一本?

  「那這總綱上標註的,難道都是空的?我知道要完成這麼一部書,需要不少的時間,但陳兄他不是早就放出風聲了麼?而且敢寫下這樣的總綱,讓你拿來,給眾人展示,必然不是玩笑,怎麼可能只有兩冊?」

  面對趙遠的質問,蘇遼唯有苦笑。

  「等等,你說說這兩本也是連夜寫的?」趙遠搖了搖頭,「這怕是不對,就算是以陳兄的才華,能過目不忘,也決計沒有這個道理,這門多的文字語句,光是取捨,別說一個晚上,十個晚上都不夠。」

  他終於是鎮定下來,轉而問道:「你剛才提到,陳兄帶了兩大箱的手稿,怕是這部通論的大部分,都在那手稿中了,而且陳兄做事,不會這般無謀,所以這絕對不會有問題!」

  說道後來,他忽然一咬牙,冷笑道:「這就有趣了,我本以為佛評之時,我是沒有機會找回場子了,如今卻又有了一個念頭。」

  蘇遼如何還聽不明白,但他可不願意冒這個險,不怕一萬,就怕萬一,於是只能道:「趙君,我是讓你看這紙……」

  趙遠一聽,啞然失笑。

  「紙?有了這通典,誰還關心紙?」

  第476章 佛評日

  就在蘇遼抵達洛陽,拜見了趙遠之後的第三天,佛評的日子正式定了下來,為八月初,也就是五天之後。

  同一天,押送著第一批物資的陳梓,也回到了代郡,隨後就聽說了蘇遼的使命,他顧不上安排車隊,就急匆匆的去求見陳止。

  「太守,此舉未免太過輕率了!」

  剛見了陳止,陳梓就給出了這麼一句話來。

  陳止一聽,卻笑了起來,問道:「這話從何說起?是覺得我不該派蘇遼過去,還是覺得我的通典不該拿出來?」

  「蘇先生老成持重,而且足智多謀,此事若說有可取之處,便是讓蘇先生為之了,」陳梓這次說話,有些不客氣了,「我為幕僚,本不該多言,但此次南下押運,有心了解了洛陽的情況,想必太守也知道,皇上出巡之事了吧。」

  陳止點頭道:「不錯,楊家騎兵前幾日過來,說了此事。」

  陳梓跟著就道:「那太守莫非不知道,如今洛陽佛昌?當政的江都王慕佛,優待僧眾,而眾佛家高僧、宗師,如今聚集洛陽,有心開展佛評。」

  「還有這事?」陳止終於露出意外之色,「你詳細說說。」

  陳梓有著陳家的渠道,這番南下又有心打探,對洛陽的局勢知道的還算清楚,便加上對了對局勢的分析,把大概講了一遍,與趙遠所說相差無幾,也提出了江都王藉此言志的意思。

  聽完之後,陳止不由搖頭:「如此說來,我這離開還沒有多久,諸評就受到了威脅,我還指望著這洛陽諸評能成定製,引領後人的向學風氣,日後好逐步引入百家學說,結果一個佛評,就要大破慣例,要把篩選,改成宣講?這以後豈不是要變成講壇了?這世上可不缺講壇,完全可以去杏壇論道嘛。」

  陳梓又道:「這般情形下,太守要去販紙,豈不是送上門讓人羞辱?連帶著蘇先生都要遭到連累。」

  「說到底,你是對我的通典沒有信心啊,」陳止哈哈一笑,「其實我聽你一說,才知道我派蘇遼過去,是派對了,只是還缺了一點東西,正好還有時間,等我忙完公務,回去就寫上,然後派人給蘇遼送去,畢竟要先公後私。」

  「這……」陳梓眉頭一皺,有些不滿,他之所以把話說的這麼重,就是擔心陳止不放在心上,現在一見陳止的態度,這心裡越發擔心起來。

  莫非真是掌權地方,嘗到了頤指氣使的甜頭,這位過去的才子,現在剛愎自用了?

  因為沒有見過實物,他並沒有將通典放在心上,真的以為那不過是陳止用來展現白紙的憑藉。

  還在想著,陳止忽然道:「你這次押來的,除了造紙原料,應該還有些我說的東西吧?正好,下面你還要再去幾趟,不妨也往洛陽一趟,或許能做個引路人?」

  「這話是何意?」陳梓越發疑惑。

  「我就算解釋,空口白話的,也改不了你心中的成見,不如親眼見一見,我今後需要你等盡心輔佐,可不能存有疑心,所以須得讓你打消疑慮,去吧,去了洛陽,一切皆知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