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8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蘇遼露出擔憂之色,說道:「整個代郡,經過幾次戰亂,又地處邊疆,零散的民戶所剩無幾,大部分都歸於世家,如果世家被邊軍吸血,確實是整個代郡都被吸血,會嚴重影響到太守的計劃。」

  陳止點頭道:「嗯,不錯,不過這其實也是我最初擔心的是,代郡的特殊情況,讓世家對民眾的控制太過深入,幾乎遍及方方面面,他們的話,恐怕比官府還要有用,如果以後官府和世家有了矛盾,世家團結一致,輕易就能架空官府。」

  「本來還想著分化、拉攏,最後瓦解世家之勢,現在看了起來是很難實現了,有了所謂築堡之說,名正言順的吸納世家之血,」蘇遼看了陳止一眼,「這樣的計策,肯定不是汪荃想出來的,從之前的情況來看,這位汪將軍雖沒有和太守您親近的意思,但至少也沒有要對抗的念頭,否則在匈奴一事上,不會那麼配合。」

  「匈奴入侵,也關係到他的官位,有所表現很正常,」陳止笑了起來,「他現在的行為,恐怕也和匈奴入侵有關,是想要自保,進而立功,世家被他拉攏,起初或許並不情願,看一旦上了賊船,就只能同舟共濟了,就是不知道,我們還有沒有阻止的可能,如果沒有,或者說,一旦無法阻止,又怎麼儘快的將局面扭轉過來。」

  蘇遼面露憂色,猶豫了一下,最終還是說道:「我知道主上你有自己的計劃,本身就不打算依靠世家,但必要的利用還是需要的,更何況代郡官府的很大一部分財貨收入,都是從通過邊貿互市得來的,在這之中需要世家車隊的幫助,如果汪荃將軍的謀劃成真了,那世家的力量都要集中過去,時間一長,邊貿都會被他掌握在手中,而官府的收入就會銳減!」

  「這部分我也了解了一些,在交接的時候,有部分卷宗紀錄了,」陳止點點頭,認可了蘇遼的擔憂,「草原部族的皮毛、牛羊,乃至馬匹等,都是通過互市,直接和代郡交易的,代郡要提供的,是一些手工藝品、糧食,以及其他瑣碎事務,而且幽州那邊,還有食鹽和茶葉的貿易。」

  「對,整個幽州都在和草原做邊貿,代郡因為土地貧瘠,在其中所占比重很小,但境內邊貿的賦稅,占了代郡近五成的收入!」蘇遼的神色越發鄭重,「邊疆互市,會吸引中原的商賈,他們的車隊往來,經過官府的管卡,需要交納關津。」

  「但如果世家通過邊軍,和草原互市,就可以以兵家的名義,把應繳的一部分稅款省去,」陳止明白了裡面的關竅,「一旦沒有錢財,那是什麼都無法做了。」

  身為太守,那些錢財他當然不能拿回自己家裡,但卻可以用官府的名義,直接在當地消耗出去,來奠定根基,況且要維持官府運轉,要改變民生,都不能缺少錢財。

  尤其是這邊疆的財政,其實在新漢王朝中,是比較特殊的,這就是因為邊疆的郡,太守有一定的統兵之權,因為交通和通訊的關係,如果不給太守便宜行事的權力,等國土淪陷了,那一切都晚了,過去就有不少例子,因此邊疆的郡,太守手底下其實有兵。

  但是這個兵,朝廷一般不會幫你養,錢財從哪裡來?除了上級州衙門的撥款之外,就要地方財政支撐了。

  另外,進學也好、勸農也罷,沒有哪個能離得開錢財,沒有收入,一切休提。

  想了想,陳止就道:「邊貿之事,我自有主張,或許用不了多久,就可以有新的互市之物,到了那個時候,這些世家會主動過來尋我,邊軍的圖謀,也就不攻自破了。」

  「新的互市之物?」蘇遼一愣,卻沒有多問,跟著一年多的時間,他多少知道了這位主上的行事風格,等布置的差不多,其人會自己公布的。

  果然,接下來就聽陳止說道:「本來這事還要等一陣子,但正好下邳的人都送來了,還有兩位墨者,有了他們的相助,既可以提前開工了,至於世家的心思,不妨先靜觀其變,這是一個不錯的考察機會,幾個世家裡面,哪個可以扶持,哪個應該打壓,很快就有結果了。」

  蘇遼點點頭,忽然又想到一事:「對了,還有一個問題,這事我也在核實,但已經有跡象了,當下代郡的稅收,除了一部分要上交朝廷之外,還有一大塊支出,很有可能是提供給將軍府的!」

  「這不算意外,」陳止早就有這方面的考慮了,「陸區是靠著王浚的支持上位,在幽州也一直被人看做是王浚的鐵桿,陸區的權勢,很大部分來自王浚的擔保,他當然要予以回報,每年上繳是最直接的方法,也是最好的選擇,實際上,我在交接的時候,就從一些卷宗中發現了端倪。」

  陳止伸出一根手指,在桌面上輕輕彈動,嘴裡說著:「陸區作為太守的這三年,推動了很多的變化,從打壓唐家、拉攏劉家開始,不斷的幫助世家獲取土地和民眾,開闢產業,在這個過程中,官府得到了不少的好處,最直觀的就是錢糧收入了,這部分被他多得的錢糧,一大部分都被供奉給了王浚,這些在卷宗上可以查出來。」

  「這正是屬下擔心的地方,」蘇遼正色道:「現在主上剛剛上任,王浚還沒有說什麼,但馬上就是秋季上計,朝廷今年是不考評主上的政績了,但賦稅依舊,這也是應有之意,怕就怕王浚橫插一手,按照過去的規矩和習慣,讓代郡奉上大半錢糧為供奉,到了那時,又該如何?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