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5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於是他話鋒一轉,就道:「那好,你們不願也好,總之我會給你們好處,代郡這邊多荒蕪,但也有不少沃土,你只要能好好做,到時候田地、屋舍,都可賞賜。」

  這次兩人總算是露出了欣喜之色,對於當世之人而言,土地永遠是他們最看重的東西,哪怕是匠戶也不例外。

  欣喜過後,陳止又詢問了些許細節,但都是運用工具的方法,兩人一一回答,那起初還有些拘謹的孟黎,也漸漸放開了,開口回答了些許問題,慢慢意識到陳止是懂行的,越發露出了敬畏表情。

  最後,陳止點頭笑道:「兩位之學,堪稱紮實,尤其是對圓正之具的運用,只是聽你們二人訴說,就知深得其味,規者,正圓之器;矩者,正方之器,得此二者之精髓,方可為器,有你們相助,我可以放心。」

  這算是認可了兩人的能耐。

  公輸化、孟黎忍不住鬆了一口氣,徹底放下心來,他們此來,其實也有壓力,自從賊被破,落入陳家為奴後,也過了幾年,兩人正值壯年,又有手藝,也都娶妻生子了,算是成家立業,這個時候突然要北上,心裡當然擔憂。

  他們作為僕從家丁之流,這一走,老婆孩子留在家中,難免讓人擔心,但只有自己站穩腳跟,才能讓家人也受到惠及。

  隨後,二人與陳止又說了一會,孟黎忍不住感慨道:「若是老師還在,聽得老爺您的這番話,定會欣喜。」

  「老師?」陳止不由問道:「你們口中的這位老師,莫非已經……」

  孟黎趕緊說道:「我的老師,就是公輸兄弟的叔父,在南方耕作,我聽老爺您的說法,就和老師很像,老師就時常提及工具,很是重視這些,當初讓我等畫圓方的時候,更是格外嚴厲!」

  陳止點點頭,看向公輸化。

  後者心知其意,便就說道:「我那叔父和我等不同,乃是大戶人家,讀過很多的書,我們所學,不過皮毛,他教導我等的時候,時常會說『規者所以規圓,器械令得其類也;矩者所以矩方,器械令不失其形也』,因而讓我們每制器械之前,都要反覆在方圓之圖上規算清楚,方可動手。」

  「規矩相須,陰陽位序,圓方乃成!兩位的叔父當有大才,通史明墨,有此為師,難怪兩位制器,十成七八。」陳止對他們口中的那位叔父,不由感興趣起來,按著墨家的制度,這兩人雖然不像墨者,但聽他們言辭,卻是是墨家傳承,那教授他們本是的老師、叔父,無疑也是墨者了,又是大戶人家,或許並不一般,他遂問道:「不知尊叔師承何方?在墨家又有何地位?」

  實際上,公輸化的這個姓氏,本就讓陳止有些在意,隨手公輸化淪為奴僕,但一家一族,傳承幾代,君子之澤,五世而斬,那出了五服的,就算是破敗了,和本家的關係也不多了,因此公輸化的這個叔父,當為族叔,那就很有遐想空間了。

  想來這樣的人,如果能夠拉攏,那不光能為助力,也可以招攬一大批人手,加快計劃進度,儘快改造代郡的生產環境。

  公輸化面對詢問,露出為難之色,低聲道:「我那叔父,先前與先頭領發生過衝突,是以與我往來不多了,當初賊起,他就避居江左,當再揚州一代,如今聯繫不多,三年之中不過通信一次。」

  他如何看不出陳止對自家叔父的興趣,若能居中牽線,必有好處,卻不敢貿然許諾。

  陳止點點頭,略感失望,但不打算強求,沒想到公輸化又道:「我家叔父姓馬,曾北上求學,師從多人,其中就有青州劉鄒平,通《周髀》、《九章》。」

  陳止一怔,怎麼你姓公輸,族叔卻姓馬?

  劉鄒平?

  劉徽!

  第447章 故友之後,數算機關之傑

  劉徽是何許人也?

  那可是華夏古典數學的奠基人之一!

  就算是後世的教科書,都用了不短的篇幅來介紹這位先賢,其著作的《九章算術注》,內容保羅諸多,對數學的發展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性,可以說是華夏民族的瑰寶!

  單論劉徽的成就,更是非同凡響,不說別的,就說以出入相補之法驗證了勾股定理,以割圓術證明了圓面積的精確公式,並得到了三點一四一六的徽率。

  除此之外更有諸多成就,皆足以讓後人銘記。

  這樣一個人,陳止前世記憶深刻,就想著以後定要好生栽培,只可惜前世身死的時候,劉徽卻還未出生,而且天下不靖,也是無從尋找其先人。

  等到陳止此生復甦,劉徽卻早已作古,以至於讓陳止有時想起來,頗為遺憾,實際上,若非時間緊急,又有突然之事,讓陳止難以他顧,他在北上青州遊學的時候,就會去劉徽的家鄉看一看了。

  但這個願望一直未能實現,本以為和劉徽的接觸,要等到以後了,卻沒有想到突然在這裡聽到了有關他的消息。

  「劉徽的弟子?姓馬?墨家機關術的傳人,看重算學,還學了《九髀》?難道說……」

  不過是想要了解一下機關造物方面的人才,找的是工程師、工匠頭子,沒想到卻牽扯出了一位數學家的傳人,公輸化的那位族叔,如果真學到了劉徽的本事,不要多,只要三四成,那就很值得招攬了,對陳止未來的計劃,有著難以估量的幫助,甚至還可以讓陳止麾下集團,產生質變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