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6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徐輝和陳家幾位老陳一起等待,偶爾會轉頭和他們說話,一副平易近人的樣子,沒有半點官威,堪為官民魚水情的表率。

  「陳止此番回來,只是暫時修整,然後就要北上,為一地太守,論官品和我是一樣了!」

  嘴上是隨意的說著話,可徐輝這心裡也是感慨萬千,在他的觀感之中,還留有陳止一年前的樣子。

  一年前的陳止,雖已聲名鵲起,但畢竟沒有官職,也還是後輩,徐輝固然欣賞於他,但更多的還是種居高臨下的提攜之意,哪怕因為陳止和頂頭上司徐州刺史有了點齟齬,卻也是無傷大雅。

  但現在不一樣了。

  「我為官十幾年,才謀得了這麼個郡守之位,反覆鑽營,也沒能入那中樞,更不要說在中樞的司衙中交善人脈了,但是陳止不同,他背後有太僕、大司農,又被皇上和中常侍看好,與大鴻臚、太常、宗正等司衙關係親善,這等人物,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啊!至少不是我能比擬的,若能和他交好,未來定有好處!」

  徐輝背後的徐家,也有一定的勢力,消息算是靈通,對洛陽的局勢頗為了解,所以徐輝知道陳止這一年,不光是做出了成績,更重要的是結交各個人物,這才是他所看重的!

  「只不過,陳止一去一回,就有了這麼大的變化,也不知道他現在對我,是否還是那般尊重了,畢竟我與他已無品階不同了!」

  就在徐輝這種複雜的心態中,陳止的馬車緩緩靠近,停住之後,陳止當先下車,然後就和興奮迎上去的一眾長輩見過禮。

  「好小子!不愧是我陳家的好兒郎!」

  「你可算是回來了。」

  「早就該回來了。」

  陳遲、陳邊和陳迅,先前在陳止大婚的時候,特地趕去京城,因此見過了他,但一樣期待著陳止能回來彭城,畢竟這裡才是陳家的根!

  陳家在這一年之中,產業不見多大擴展,最多是將白家的些許產業消化掉了,但地位卻扶搖直上,其中的關鍵,就是有陳止在洛陽的名望支撐,所以陳家諸公早就期望陳止能回來露面,那樣更可以讓他們在鄉里鄉親面前與有榮焉。

  這個願望,終於實現了!

  「不錯,不錯!比之更有氣度了!」

  陳迂等未能前往之人,見了陳止也是心中歡喜,不住的點著頭。

  「嗯,氣色也不錯了,你之前信中提到,說是在外也一直堅持打熬身子,看來所言非虛啊。」陳遠走了過來,上下打量陳止,點了點頭。

  「我家那小子,這一年以來,是多虧了你照顧啊,他現在在洛陽略有薄名,更是託了你的福。」劉家的劉仰順勢過來,做出親切的樣子,用自己的侄子拉近關係,陳止自是報之以禮。

  「等回到家中,再和諸位長輩說一說小子這一年以來的經歷,我先去見過徐郡守。」

  聽陳止一說,其他人紛紛點頭,都說這是正事。

  陳遠更是道:「你馬上也是要做太守的人了,該向徐郡守好好請教一下為政經驗,但要記得禮數,不可因為一點成績,就得意忘形。」話中隱隱有提醒之意。

  陳止點頭,順勢過去,恭恭敬敬的給徐輝行禮。

  「後生可畏啊!」見了陳止的態度,徐輝放下了心中的石頭,和陳止客氣了兩句,算是定下了兩人的親善關係。

  待到了談話的末尾,徐輝忽然說道:「你看,你一來,我光顧著高興了,有個事差點就忘了,劉侃、張詠等幾位先生托我帶個話,說是他們這兩天,會在臥冰樓設宴,希望賢侄你能賞臉赴宴。」

  說到這,他忽然壓低聲音,道:「這次宴席,我知道一點內情,有幾位外來的名士參加,其中不乏能人,南邊有名的小仙翁葛洪就在其中,除此之外,聽說還有一位大賢,賢侄你此番北上需要人手,不妨在這次的宴席上試著招攬一二人,定有用處!」

  第400章 重遊臥冰,心有招攬念

  劉侃、張詠等,都是彭城有名的名士,與陳止在臥冰樓中相識,陳止也是在那天遇到了琅琊王家的書痴王奎,以及琅琊王劉蓋。

  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,現在的陳止被譽為彭城名士,冠絕青徐,風頭一時無兩,而劉侃等人卻依舊還是名士,名聲既沒有增長多少,也沒有下降多少,仿佛靜止了一樣。

  實際上,這樣的名士才是常態,對他們而言,此生能在一地有這般名聲,就已經足夠了,若是還能留下一二逸聞,傳於後世,那就更好了。

  他們的名聲,能將其他人吸引過來,讓遊歷至此的其他名士好奇,從而過來拜訪,因此時常有這樣的宴席展開。

  「最近這半年以來,過來拜訪的名士,比過去同時期要多得多,」徐輝看了陳止一眼,笑道:「從來訪止人的話中,我能聽得出來,他們之中的大部分,都是衝著賢侄你的名頭來的,想來你的名聲漸漸流傳,已從洛陽和青徐等地,朝著天下各處流傳了,這可是要名垂青史的徵兆!」

  「徐師真是抬舉我了,我這點名聲不過是一時流傳罷了,哪裡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?」陳止謙虛起來,這徐師的叫法,乃是徐輝要求。

  見陳止從善如流,徐輝頓時心情暢快,忍不住就道:「謙虛了,賢侄謙虛了啊,我可是知道的,在你要去的北疆之地,你的名聲就十分響亮,《六國論》在鮮卑各族流傳頗廣,說起來,你未能參加這次的杏壇論道,實在是讓人遺憾啊,不說旁的,就是當場書就《六國論》一事,就值得大書特書,比之後來論道時候的幾篇文章,不知道好上多少,真是可惜了!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