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1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聽著周圍之人的議論,荀折已經品味出一點味道來了。

  孫敏也點頭道:「不錯,你剛才不還提到,有諸多名士卯足了勁,想要和他一論高低,這種情況下,陳止是勝也不是,敗也不是。」

  曹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,點頭道:「勝了,以他當下的名望,再進一步也沒多大意思,還是在這個範圍內提升,反而要讓諸多名士更加不快,平白得罪了他人,但如果敗了,就要有損自己的名望,剛剛得到的名望根基,也要成為他人的踏板。」

  「不錯,所以你們看,他這一走,走的是多麼的正確?」孫敏撫掌而笑,「而且,那晚宴上的一篇,就是拿到杏壇論道上,又有什麼人能比得了?如此一來,他何必將自己局限於杏壇之地?」

  荀折也點頭同意,跟著卻道:「但姜義這個時候過去,不知道是去做什麼。」

  孫敏笑道:「不管他是去做什麼的,咱們都得抓緊時間,去拜訪那位入夢公子了,不然可就沒機會了。」

  此時此刻,正被幾人念叨著的姜義,也在一路差異目光的注視下,來到了王府宅院之外,他的家僕姜虎上前敲門,然後通報了來訪者的身份。

  隨後陳止就親自迎接出來,以示尊重。

  看著迎面走來的陳止,姜義面無表情的說道:「你我再次碰面,沒想到是這樣的情景,更沒想到,你會如此禮遇。」

  陳止則笑道:「姜兄此來,當是有事要教我,豈能怠慢,裡面請!」說罷,他當先而行。

  姜義深深的看了陳止一眼,邁開步子走了進去。

  周圍圍觀之人不散,雖然沒看到兩人加拔弩張的情況,但他們總覺得事情不會這麼簡單,等著看最後的結局。

  宅院之中,陳止和姜義分主客坐下,就有王家的丫鬟僕人要奉上茶水、瓜果,卻被姜義擺擺手止住,就聽他說道:「這些東西就不必了,我就是來說一句話,說完我就會離開。」

  「這……」王棱也在當場,聞言就要勸阻,但陳止卻笑道:「姜兄但說無妨。」

  姜義也不囉嗦,點頭道:「我聽說你不參加杏壇論道了?要直接前往洛陽?」

  第294章 皇帝不可為,而郡王可為

  「這消息不錯。」陳止點頭承認下來。

  旁邊的王棱卻嘆息了一聲,心中頗為遺憾。

  陳止不參加杏壇論道,要說哪家最為遺憾的,那就非王家莫屬了。

  這次杏壇論道的特殊性,使得青州乃至周邊的大族都參與其中,那諸多名士各有所屬,王家也不例外。

  陳止應左家之邀而來,但左家卻是王家文會的組成部分,最後的結果,必然是陳止代表著王家,出席這次的杏壇論道。

  陳止這麼一走,王家損失了一員大將,好在他的名聲已經打出來了,這些天又都是住在王家宅院之中,和王家的關係,早就已經點明,因此王家在這次論道上的聲勢,其實已經起來了,算是不幸中的萬幸。

  姜義絲毫也不理會王家的感想,問完了這一句,就很乾脆的說道:「那我就要提醒你了,洛陽乃是帝都,天下龍氣匯聚之處,錯綜複雜,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。」

  陳止點點頭,保持著沉默,沒有提問。

  反倒是他的那幾個有人,陪同在側,聽得心中疑惑。

  本來,他們就不懂姜義為什麼會挑這個時候過來,現在又聽對方這麼說,更覺得沒頭沒尾,有些摸不著頭腦。

  好在,姜義沒有讓他們多等,就很乾脆的挑明了來意:「我這次過來,就是想和你說清楚,之前給你下約書,一方面是有心蓄勢,但另一方面,也是受人所託,這個人,他就在洛陽。」

  陶涯、劉綱等人一聽,先是一愣,跟著臉色都變了。

  他們都意識到,那個所謂的約書,指的正是在開陽縣的時候,姜義給陳止下得請帖,跟著陳止沒有應約,而是反過去邀請姜義,無形中破了一招,然後才有了那破局之事。

  當時,這眾人就都察覺到其中蘊含著的敵意,本以為只是單純的為了揚名蓄勢,但如今看來,似乎不是如此,竟然背後還有人委託。

  「這人是誰?」趙興忍不住問了出來,他和姜義也算有交情。

  姜義搖搖頭道:「我能說的就是這麼多,再說出來,未免就有毀諾的嫌疑了,這些也是看在你陳止,能誅匈奴、退鮮卑的份上,好了,就此告辭。」說完話,他起身就走,半點也沒有留下來的意思,只是在經過王棱身邊的時候,朝著後者拱拱手,算是致歉。

  王棱倒也聽說過這位的性子,苦笑回禮,看著對方離去,然後來到陳止邊上,說道:「姜先生也是奇人,他能過來提醒,實乃義人。」

  陳止點頭表示同意。

  身後,劉綱等人卻是眉頭緊鎖,一個一個都神色凝重。

  「洛陽帝都,居然有人想要對陳兄不利,是什麼人?」陸映的臉上,露出一點疑惑之色,同時還伴有一絲焦急,「京城虎踞龍盤,乃是深不可測之地,若真有人想要對陳兄不利,那真是太過兇險了,畢竟陳兄之前,在京城是半點根基也無。」

  趙興卻道:「其實也不用大驚小怪,我家對陳兄頗為友善,我父親的幾封書信中,更是多有稱讚陳兄,若是真有人心懷不軌,我趙家自是不會坐視不理。」

  「單單一家照看,終究不是辦法,」陶涯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「不過,有陳太僕在朝中,陳兄此去又有官職和頭銜,只要低調行事,先安穩半年,待得資歷有了,根基穩了,在太僕的幫助下,人脈也建立了,也就不用擔心被人暗箭傷人了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