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3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我從魯王府得到了個傳聞,」孫敏笑了起來,「說是劉韻言在臨沂讓王家吃了虧,所以王家不得不提前走上一遭,陳止既是同王家一起來的,大概是受了王家招攬,來這對弈的,所以我才覺得遺憾,本以為能看到一場龍爭虎鬥,為我中土棋壇正名。」

  這個時候,一個略顯蒼老的聲音從旁傳來——

  「這個陳止,本事這麼大,王家都要招攬他?也難怪你等念念不忘了。」

  說話的這個人看上去約莫四五十歲,面容清瘦,留著長須,穿著大袍,坐於主席,正是曹慶、孫敏的老師、孔家傳人,孔履。

  此人非孔家本宗之人,但自幼好學,天資過人,最終異軍突起,成為他那一代的佼佼者,如今更是孔家的門面人物之一,據聞未來將會執掌杏壇。

  孫敏就恭敬回道:「陳止此人在師道文章、書法、佛學,乃至手談之道上都有不小的名聲。」

  他這麼一說,旁邊坐著的曹慶、荀折等人,不由又回想起這一路上,每到一處,就被陳止名聲壓制的憋屈,還有仿佛一路都要做陪襯的那份屈辱。

  上首,孔履微微點頭,轉頭問道:「聽說大師和這人也有一些淵源,不知道如何評價此人?」他的身邊坐著明法僧。

  那和尚聽了這話,露出淡淡笑容,搖頭道:「算不上什麼淵源,只是隔空接觸罷了,此人堪稱人傑,文章是不錯,他的書法貧僧也見過,已然入品,近乎神品,至於佛學之說,倒也有可取之處,所以都傳出名聲了,名聲是很響,但其人如何,貧僧還沒接觸過。」

  「只是傳出了名聲?」孔履到底是老資格了,明法僧這話一說,他就品味了幾分味道,知道這位大師八成是吃過虧,但既是被他請來的客人,孔履自然得配合一下。

  於是,他清了清嗓子,道:「這陳止的年齡好像是二十三吧,這個年齡是該養望揚名了,只是名聲多變,宛如鏡花水月,遠的不說,就說那姜義,造勢蓄名不可謂不高明,但碰上真正敵手,一盤輸掉,名聲折損過半,汝等當引以為戒,凡事要腳踏實地,琴棋書畫之道,固然精彩,但經義名教才是根本,在我看來,陳止諸多名望,唯《師說》一篇,方可稱道。」

  他用事實來教育弟子,可謂用心良苦,同時也是給明法僧一點面子。

  孔履看出明法僧與陳止有點衝突,所以略微貶低陳止一下,再褒獎一句,因為那篇《師說》很受他的推崇,孔履發自內心喜歡,對陳止其人多有欣賞,只是礙於明法僧的面子,才得當面平衡一下。

  可惜,他卻不知道,自己這番話一說,明法僧臉上在笑,這心裡卻越發難受了,因為真正讓他難堪的,正是那篇《師說》,這心頭不靜,就有出言的衝動。

  對於這些內幕,曹慶、孫敏已是心知肚明,但不敢當面指出,面對老師教誨,只能點頭受教。

  孔力又道:「說到姜義,就不得不提那匈奴人劉韻言,此人的本事是有的,所以能起名聲,雖然被朝廷追捕,但這城中卻無多少喝罵,何故如此?還不是他前些天在魯縣挑戰幾位棋壇高手,以棋藝連敗眾人,留下了名聲,但若是其人敗了,這積蓄的名聲,必然急轉直下。」

  孫敏總算抓住機會,順勢轉移話題道:「匈奴王子劉韻言忽然就被通緝,還涉及到魯王,是否與北線戰事有關?」

  他們這些人,當天都在王府,聽到了世子的那句驚言,隨後魯王出面,表面上一切如常,但從一些細節還是能發現端倪,而宴會之後,就傳出消息,說是魯王下令,要捉拿匈奴王子,至此來開了封城序幕,與會眾人稍微思考一下,就明白其中關聯。

  孔履聞言,神色凝重,沉默片刻才道:「這事不要亂猜,還是等切實消息,否則說再多也是無用,還是將心思放在杏壇論道上吧。」

  「是。」

  幾名弟子都是點頭稱是。

  但末了,曹慶又問:「陳先生已經抵達魯縣,請帖是不是要送去?」說話的時候,他看了明法僧一眼,後者還是淡笑著。

  孔履點頭道:「既然他人來了,那就送去吧,不過陳止是和王家一同抵達的,將來肯定是要走王家的門路,這請帖只是禮數上做到位就行了。」

  以陳止的資歷,就是參加杏壇論道,也只是旁觀者的一員,顯不出什麼,但按左家的說法,參加了文會,得了魁首,就有資格在論道時嶄露頭角,而孔履所發請帖,還是依陳止本來的位格邀請,幫助不大,比不上王家的渠道,是以他有此一說,當然,這也是照顧明法僧的面子,表示他孔履只是例行公事。

  說完這些,他又補充一句:「將給匈奴王子準備的請帖廢除,已是用不到了。」

  曹慶點頭應下,忍不住感慨起來:「匈奴王子已然逃走,看似落荒,但戰績卻保留下來了,不管會不會被抓,都有損咱們中土顏面啊,畢竟到了最後,也沒誰真的戰勝他。」

  荀折同樣在旁感嘆,說道:「王家這次過來,有眾多棋壇名士同行,顯然是有備而來,卻未能和那個劉韻言碰面,真是可惜。」

  「福禍之間,誰人能料?」

  突然,微笑的明法僧見機開口,他的聲音清亮,帶有一種讓人心通透的韻味:「在諸位看來,匈奴人因外罪而走,未能與爾國名士對弈,令中土之名未正,但或許正是因此,也省去了餘下的中土敗績,不至於更加難看。」他的語氣非常的平和,像是在與人交談一樣,但含義卻讓人皺眉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