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7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但他的話還沒說完,就被魯王憤怒打斷了。

  「混帳!」

  魯王怒喝一聲,看著劉墨:「你怎麼能說出如此的混帳話來?什麼叫朝廷的事?這若是一個處置不好,鬧出了動亂,江東自是穩如泰山,但這北方之地不知道有多少暗潮湧動,過去可沒看出來,你的眼光竟是這般淺薄!」

  劉墨一聽,嚇了一跳,趕緊告罪。

  「別說這些了,派人去朝廷,給我把事情詳細問清楚,」魯王不理其他,擺了擺手,「再讓人去城外的兵營要兵,不是說有個匈奴王子這些天在城中放肆麼?先別管其他,給我抓起來再說!」

  「這……」劉墨聞言,又是嚇了一跳,「父王,咱們怎麼能擅自動兵?不如只用府中親兵。」

  「府中親兵不堪大用,」魯王眼中閃過一道精芒,「我知道你擔心什麼,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法,當年宣武皇帝尚未登基,就敢孤身斬公侯,事後不僅未受懲戒,反而鞏固了地位,你儘管傳我的命令,再著人快馬出城,北上告知朱守,即可。」

  第256章 攔路驅車隊,賊人為何人?

  「前面的路上,怎麼不光是有關卡,還有不少兵卒?」

  官道鄰邊,車隊緩行,探路之人遠遠看著,發現了一點異樣。

  這支車隊頗為臃腫,隱隱分成幾部,就像是三支車隊拼湊而成,而且連護衛都分成了幾部分,分辨護著幾輛馬車。

  其中一部分,那隨軍的家丁護衛,不光手持長兵,更有人持著盾牌,兩邊還有幾人手持弓箭,加起來約莫五十人,後面還跟著十騎。

  這支車隊,自然就是陳止他們遊學的那支隊伍,只是和當初剛剛離開彭城縣比起來,陳止的五十家丁,身上多了一股殺氣,行走間的動作,比起過去沒有多大的提升,因為當時就已經算是訓練有素了,但如今一個個各司其責,拿著弓箭的、長矛的,對於自身的定位認知更為深刻了。

  這是因為一路以來,他們也經歷了幾仗,除了那馬賊一戰外,之後碰到流民的時候,也爆發過小衝突,那種面對眾多流民的場面,哪怕交手的人少,但看著鋪天蓋地的人流,依舊會有很大的心裡壓力,也是一種錘鍊。

  所以一路下來,這五十家丁已然產生了蛻變,這個時候和其他車隊的護衛混在一起,旁人一看,一眼就能看出不同——

  這支車隊,其實正是三支車隊匯聚在一起的,除了陳止的家丁車隊之外,還有一支護衛為三十人,乃是王家的護衛。

  這一支護衛的人數比陳止的家丁要少,但在裝備上要遠遠超出,每一個的身上都有陳侯藤甲,更是配備至少兩種兵刃,一看就是經過專門訓練的精兵,而且還有著專門的裝備,而且王家因為身份特殊,類似弓箭這樣的在部分地區被管制的兵刃,也能輕易亮出來。

  實際上,陳止的家丁隊伍,能正大光明的亮出弓箭,也是得益於與王家的車隊同行。

  而除了他們二人的車隊之外,剩下的第三部分,就是諸多散亂家丁湊起來的隊伍了。

  和陳止不同,那些前來開陽、臨沂,乃至魯縣的名士、名宿,固然也會帶上護衛,但因為不用遊學天下,所以人不多,也不需要太多的護衛,帶上一二精銳即可。

  所以比起來陳止和王家的護衛,在人數上要少很多。

  這次王家車隊前往杏壇,如果最後未能如願,那為了遵守約定,他們也無法展開文會,考慮到這一點,陶涯等人在陳止他們出發之後,也讓車隊啟程,一路相隨,後來又王棱做主,索性並成一個,一起前行。

  不過如此一來,車隊人數劇烈膨脹,而且王家的護衛和陳止的護衛之間,隱隱還互相看不上眼,有一點競爭的味道,一路上也有不少小插曲。

  但隨著越來越接近魯縣,這些插曲逐步減少,因為眾人的心思都集中到了即將到來的對弈上,在他們的設想中,他們這麼多的人,一到魯縣,想隱藏都辦不到,如此一來,難免第一時間就發出挑戰,所以一個個都興奮起來,躍躍欲試。

  劉韻言的事,對他們而言,是一次難關,但也是機遇,只要贏了,那自然是名聲大起。

  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,卻有人發現事情有了變化,越是靠近魯縣,關卡就越多,但仔細一想,也能理解,杏壇論道的這樣的事,來往皆名士,安保措施做到位,也是正常的,古今中外,莫不如此。

  但眼看著就要抵達了,又發現除了關卡,更多了許多兵卒,而且列隊於前,一見眾人的車隊,立刻就有一名將領模樣的男子騎馬過來,擋在前面,喝問起來:「站住!你們是什麼人?來此何事?可有通關的文書?」

  受到盤問,車隊立刻停了下來,有王家的僕從上前交涉,想要疏通一下。

  所謂的通關的文書,不比後世的完善,路引之類的更不多見,普通的士人只要有了鄉品品狀,更是能夠暢通無阻,但真碰上了這種排查的時候,尤其是這麼一支車馬,那還是要有一些說法的。

  好在王家權勢在此,倒也不懼,在那王家僕從看來,自己過去說上兩句也就是了,不會真有什麼問題。

  「怎麼回事,車隊突然聽了?」王棱在車隊停下來後,掀開車簾,詢問了兩句,也不怎麼在意,但隨後卻聽到前面起了爭執之聲,頓覺不對,就下了車過去詢問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