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6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世子先去忙吧,不用掛念我等。」

  眾人都是一副通情達理的樣子,但這宴席的主家話事人,突然都要離開,多少都說明了問題,所以等這劉墨一走,眾人都是對視幾眼,意識到事情恐怕真的有些超出預料了。

  「難道北上的兵馬真出問題了?」

  「不應該啊,就算沒有武鄉侯,但這精銳的中軍,還能被那些蠻夷的游兵散勇擊敗?」

  「也不一定啊,在北邊的兵馬,其實不止一支,說不定是其他地方的駐軍也說不定。」

  「如果是普通的駐軍,那不該引起這位世子這麼大的注意,所以其中肯定還有蹊蹺。」

  「大師,您怎麼看?」

  眾人小聲談論著,魏歐等人在旁聽著,這心裡也是不解,就有一人看到明法僧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,絲毫也不為當前的局面焦急,就有一人詢問。

  明法僧一聽,嘴角微微抽搐,但旋即恢復如常,淡笑著說道:「這件事,其實不用問貧僧,諸位莫非是忘了,如今這城裡,可是有著一位匈奴王族的,看那王族的動向,不就能知道了麼?」

  他話一說,魏歐也回過神來,當即撫掌笑道:「不錯,不是還有那個匈奴小王子劉韻言麼?這次杏壇論道,邀請了外族之人過來,雖然北邊正在與匈奴賊人交戰,但如果真的是中軍大敗,那情況自是不同了,再有幾位宿老的話也不頂用,這位匈奴王族必然會被抓起來,到時候也不用咱們猜了。」

  緊接著就有人點頭附和:「不錯,即便不是那北上的兵馬,只是北地的其他的軍隊,其實也方便咱們辨認,因為這次邀請過來的,可不光只有匈奴一族啊,那鮮卑人、羯人、高句麗人,也是一樣的道理。」

  但隨後就聽一人笑道:「說起來,剛才魯王世子也提到了,那個劉韻言來了魯縣後,那是頗為囂張啊,這魯縣因杏壇論道之故,所以匯聚了南北人傑,其中的棋壇高手不知凡幾,結果這個劉韻言接連挑戰,一日連戰七人,也只是敗了兩局,那兩局也只是三局兩勝中的一局,最後的總局數,還是他獲勝了。」

  「聽說他從臨沂而來,在臨沂就接連擊敗眾多棋壇好手,無人能制,最後離開,更是和那位一言公子姜義於半路對弈,依舊得勝,不可一世啊!」

  說到這裡,眾人感慨連連。

  又有一人嘆息道:「這麼厲害的人,還是個匈奴人,以棋道壓的咱們中原人抬不起頭來,萬一北軍真敗給了匈奴人,那可就難堪了,棋道不如人,連軍隊都不如人,那可就真說不過去了。」

  頓時,整個大堂都沉默起來,不少人覺得心頭好像壓著一塊石頭。

  突然,又有人說道:「未必就是敗給了匈奴人,再說了,我中土人傑地靈,肯定還有其他高手沒有出手,那個匈奴胡酋再囂張下去,必然得有人站出來,讓他知道厲害!」

  「如果真是這樣,那就好了。」

  眾人說著,興致都有些低落,若非還要等待魯王露面,怕是已經坐不住了,都要離開了。

  不過,聽著眾人議論,那魏歐卻是心中一動,尤其是聽有人提到了一言公子姜義,便不由想到了陳止。

  「陳止當時因為姜義的關係,在開陽縣也是棋道聞名,算算時間,他抵達臨沂的時候,那個小王子或許還沒有離開,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敗在那匈奴人的手中了。」

  這邊想著,魏歐卻沒有貿然詢問,如今提到陳止,他作為一個受恩之人是十分尷尬的,因此都儘量不提。

  所以,魏歐就一副等待魯王露面的樣子,端坐不語。

  另一邊,被眾人念叨的魯王,這個時候卻是面沉如水,整個人的周圍,仿佛籠罩著一層冰霧。

  魯王劉益已經是一名老人,但因為養尊處優,又善於黃老無為,平時就注重養生,因此雖然頭髮花白,但依舊精神矍鑠,面色紅潤——

  在這個時代受限於醫療和衛生水平,普通人的壽命並不高,年過五十在很多人看來,就是高壽了。

  但是,此時的魯王,看著手上的一份情報,卻是怎麼都安定不下來,更顧不上養生了,心情激盪。

  「武鄉侯領軍北上,號稱十萬,雖是誇張之言,但可戰之兵也有三萬,沿途又吸納了幾支外軍,入并州境內的時候,戰兵至少也得五萬,五萬人的大軍,就這麼敗了!」

  說到後來,他的手不自然的抖動起來。

  「丟城失地,損兵折將,死傷近兩萬,這是三十年來未有之大敗!無能!」說到後來,魯王沉聲說著,一把將那情報拍在桌上,「武鄉侯這般人物,因被朝中掣肘,不得不回去政鬥,這群人真是越活越回去了,難道都分不清哪個才是輕重?天下太平才幾年?」

  都三十多年了啊!

  旁邊,世子劉墨和幾個兄弟立於一旁,心中嘀咕著,對於他們這些人而言,一生下來就近乎天下平定,根本沒法體會魯王這樣從天下分裂之時活過來人,心裡有著何等感覺。

  但見著父王大怒,劉墨還是頗為擔心的,畢竟老爺子年齡不小了,要是氣出個什麼好歹,那……他不就能上位了麼?

  但話雖如此,但劉墨此人還是頗為孝順的,因此還是勸道:「父王,這是朝廷的事,您消消氣,莫要氣壞了身子,況且具體情況如何,這不還不清楚麼?還是等……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