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3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還真是一處熱鬧之地!」

  陳止等人忍不住感慨著,然後找了一家客棧住了下來。

  由於此處太過繁華,有諸多名士過往,他們的抵達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,或著說,有太多與趙興等人名聲相近之人抵達,乃至超過他們名聲人過來,在這種情況下,自然不會有縣令迎接,也沒有發來請帖。

  另一方面,這座城池中還有琅琊王府,其職能與郡守府相近,但在職權上又有不同,自是沒有必要去迎接外來之名士。

  但陳止等人也樂得輕鬆,準備稍事休息,就外出體會此地的文會。

  「這開陽縣這般熱鬧,不要說哪家的文會,連沿街都有許多論道,陣勢讓人大開眼界,諸位你們先在客棧待著,我要外出看看。」

  劉綱就耐不住性子,在一處酒樓觀看兩人論道,最後忍不住插話,加入進去,那兩人以儒家論道,劉綱以經學相對,一番話說下來,誰也說服不了誰,但卻有了惺惺相惜之感。

  「沒想到彭城之地,還有劉兄這樣的人物,真是讓人意外,我名周延,這位是魯靖,我二人都是自江東而來的,魯兄師從江東名士陸齋先生,更是江東魯家之後。」

  這周延是個白淨書生,但說話的聲音中氣十足。

  另一個魯靖則是一身英氣,面容稜角分明,聽得此言,笑道:「周延,你謙虛了,你乃周氏出身,便是我的老師,也說你聰慧多才……」

  「沒想到是陸齋先生、郭展先生的高徒,真是失敬失敬……」劉綱與二人言談甚歡,雖有分歧,但辯論到後面,發現相近之念更多,自是大起親近之感,「我這所學,乃是得自貴靜先生與徐州陳止陳兄。」

  「想到陳兄你是貴靜先生的高徒!」那周延、魯靖二人也是大感意外,跟著又問道:「不過,兄台所言徐州陳止,莫非就是寫下《師說》的彭城陳守一?」

  這下論道劉綱意外了,不由說道:「啊?陳兄的名字,已經傳到了江東麼?」意外過後就是驚喜,頓時有種與有榮焉之感。

  周延笑道:「《師說》一文,我等老師觀之,雖各有評價,但都是推崇的,沒想到劉兄竟然認識陳守一,不知他可曾北上?」

  劉綱正要說話,就聽外面一陣鑼鼓喧騰,不少人呼喊著——

  「一言公子來了!一言公子來了!」

  注1:當時的臨沂在現在臨沂的北邊。

  第224章 第一人?

  「一言公子?這是哪位?」

  聽著門外的呼叫聲,劉綱滿臉的疑惑,轉頭看向兩個新交的朋友。

  「劉兄不知道一言公子?」

  周延和魯靖也很意外,似乎覺得劉綱不認識一言公子,是一件頗為奇怪的事情,但看他不似作偽。

  忽然魯靖想明白過來,就說道:「也對,那一言退胡,不過是五天之前,劉兄剛才雖未明說,但聽你言談、見你風塵僕僕,當是剛剛抵達開陽縣,那就難怪了,不知道一言公子,總該聽說過平襄侯吧。」

  劉綱登時一愣,然後說道:「平襄侯?這位一言公子,莫非與那平襄侯有關?」

  周延笑答道:「一言公子姓姜名義,乃是平襄侯世子,學貫幾家,五天之前,有胡族經學大家抵達開陽縣,於九安寺論道,其時有名士七人,六人辯駁而不可敵,令胡人囂張。」話中有淡淡自豪之意。

  劉綱頓時明白過來,就問:「那第七人就是這位平襄侯士子?」

  「正是,」周延點點頭,露出了一抹憧憬之色,然後繪聲繪色的說道:「這位周延公子當時可謂一言退敵,令胡人敗走,是以得了一言公子之名。」

  「還有這等事?」劉綱頓時瞪大了眼睛,感到這件事當真有些傳奇色彩了,不由好奇起來,「不知道當時那胡人問的是什麼,這位一言公子又是以什麼話回應的?」

  「這件事,我等也不甚清楚。」周延頗為遺憾的搖了搖頭。

  魯靖卻道:「其實我倒是聽了一個說法,說是此事有些誇大,當時胡人問了些問題不假,但一言公子並不是只說了一句話,雙方是有一番爭辯的,最後那胡人經學大師不敵,退走之後,之前六人感念一言公子之能,有意推動,加上那位一言公子背後的勢力,也是有心推崇這位,這才有了一言傳聞。」

  「原來是這樣。」劉綱也清楚其中門道,知道是一種養望手段,將發生過的事情,進行一定程度的擴大和誇張,營造出更具有戲劇性和傳奇性,而那些胡人經學大師,本來就已經敗了,即便知道傳聞有所誇大,也不好分辨,只能吃個啞巴虧。

  這其實是將事情的利益最大化的法子。

  周延笑道:「這算不得什麼離奇事,本就是常見之舉,而且其實誇大不多,因為這事本就是真的,一言公子是真的論敗了胡人經學大師,而之前的六名名士,也確確實實不敵,白紙黑字,無從辯駁。」

  「這倒是真的。」劉綱聽得出來,他新認識的這位友人,對那一言公子很是推崇,所以為其開脫,但劉綱也不得不承認,對方說的確實很有道理。

  幾人正在說著,就聽一陣喧鬧從門前閃過,跟著就不少人群行走。

  聽聞此聲,那周延就笑道:「我等也不用在這裡說了,還是趕緊出去,監視一番這一言公子的風采吧,我也是三天之前,才剛剛見過,那真是一見難忘啊!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