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7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所謂學官,如今已不多見,還要追溯到西漢之時。

  那王莽未竄之前,在其當政的時期,曾大力推行過地方教育,制定了中央和地方的教學體系,當時規定要設立地方學校,郡一級稱「學」,縣一級稱「校」,皆設經師一人,這就是新漢學官的前身了。

  後來歷經變遷,三國戰亂,到了如今,地方上的官學早就零散不堪,不成體系了,但每一個州卻還設有一名學官,官品不高,但擔任者的鄉品往往不低於中品,多為德高望重之人,宣講、推行教化。

  這位喬老,全名為喬疆,舉孝廉出身,素有德名,在徐州擔任學官,但並無多少從屬,主要的工作,就是為刺史進行宣傳,算是個名教的門面。

  他這次過來,也是刺史張初的意思,這位刺史的目標直指陳止,為了體現誠意,就派出了前後兩任心腹,再加上這位名教學官。

  這麼一個配置,足以體現誠意,但也讓徐輝警惕起來,等幾人落桌,他就想著旁敲側擊的打探一下。

  「諸位,這幾道菜都是彭城特色,多吃,多吃,來,蘇別駕,喝酒!」

  酒過三巡,徐輝見三人都在開懷暢飲,就試探性的問道:「不知幾位這次過來,所為何事?若是需要本官相助,自是責無旁貸,三位儘管說。」

  蘇峻聽了,眼中精芒一閃,跟著就哈哈一笑,指著干寶說道:「其實也沒什麼,我與干兄相交莫逆,他要歸家,我便相送,就是如此簡單,至於喬老么,他身負學官之職,是為了興學詔書特地過來督察的,彭城本是州治,當然要重點關注,徐郡守不必擔心,我等也知道這裡的情況,不會為難的,也就是走個過場。」

  「原來如此。」徐輝笑著點頭,但心裡卻冷笑起來,這滿嘴謊話根本就說不通,但他也不說破,只是勸酒。

  徐輝也看出來了,這對面的三人裡面,兩個是刺史心腹,一個是見多識廣的長者,想從他們嘴裡套出真話,那是千難萬難,不過這三人一來,就說明了很多問題。

  「八成是來者不善啊,我可得留心一點。」

  這場酒,兩方各有心思,但表面還是其樂融融,一直吃了一個多時辰,倒也一副賓主盡歡的樣子,只是各自肚子裡打著什麼主意,就無從得知了。

  等拜別了徐輝,干寶三人回到驛站,就商談起來。

  「徐輝大概起了疑心,畢竟我等同來,明眼人一看,就知道不是尋常之事,好在師說一文,在廣陵名聲大噪,本就有意外原因,按正常的傳播速度,本不該被刺史知曉,就算知道,也不會這麼快就做出反應,想來徐輝暫時不會往這方面想。」

  干寶分析了一下局面,隨後又道:「但他既然警惕了,想到這點是遲早的事,所以我們接下來的行動,必須要快了。」

  蘇峻隨意的往椅子上一歪,笑問:「干兄,你就直說吧,有什麼主意。」

  干寶就道:「機會只有一次,一旦我們拜訪陳止,徐輝立刻就會明白我等目的,這陳止意味著他的教化之功,是興學詔書的底氣,一旦陳止南下,那他的名教政績至少損失三成,而且我聽他說話,對刺史南下也心有怨言,兩相疊加,必然不願意讓我等如願,他乃彭城父母官,想要阻礙陳止南下,有的是辦法。」

  蘇峻頓時明白過來:「你是說,我們得一次登門,就說動那個陳止南下?時間這麼緊迫,萬一被陳止看出來,不,他這樣的人物,是一定能看出來的,那篇師說寫出了人情通達,這執筆之人又豈能看不透世事?但如此一來,陳止難免藉機加價。」

  干寶搖頭道:「不怕他要好處,刺史的意思很明確,不管陳止要什麼好處,都儘量滿足,以陳止的地位、名聲,給他的好處越大,刺史越能得個尊賢名頭。」

  蘇峻笑而不語,顯然並不同意。

  他和干寶不同,干寶當了幾年別駕從事,早就是張初的心腹了,想的是怎麼幫張初謀名利,可蘇峻新升,寸功未立,若是花了大本錢請陳止,也顯不出自己的能耐。

  這兩人談論著半天。

  始終沉默的喬老卻突然開口道:「要一次就請出陳止,就得先了解他的近況,與其在這裡想,不如出去聽聽傳聞,陳止是彭城名士,肯定有韻事流傳,聽了之後,也好投其所好。」

  干寶、蘇峻一聽,都笑了起來。

  「不愧是長者,到底是見得多了。」

  ………………

  「要說這陳止啊,確實是我彭城俊傑,只是他最近為了養望,有些本末倒置了,沉溺於農家之事。」

  「可不是麼?要我說,真想養望,就接著寫名教文章,那師說一文談及了道統、性情,就可以作為引申,不是常有人去陳止府上請教道統、性情之道的學問麼,聽說他講的通透,既然如此,完全可以再寫新章。」

  「不過陳止這等人物,如果什麼時候心有所得,說不定又是一篇文章出世……」

  「得了吧你們,說的頭頭是道的,我就不覺得這是什麼壞事,說不定人家是踐行學問呢,你們能懂?」

  「說的也對。」

  ……

  干寶、蘇峻等人得了喬老的主意,選了一處頗為考究的茶社,就這麼坐在一桌,聽著邊上人的議論。

  這茶社布局典雅,往來的多是士族子弟,免不了談及了陳止,加上郡守新近拜訪,很快就都提到了陳止看重農事的事,聽得干寶等人面面相覷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