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1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這裡面的關係錯綜複雜,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。

  陳畢見兄長意志消沉,不由皺起眉來,也不好說破,說了幾句後,就定下了回下邳的日子。

  陳華知道,自己這一回去,就不光是損失名望了,連實利都要失去,可他能有今日,本就靠著家族背景,此時只能認命。

  ………………

  「下邳陳家的人來了?」

  刺史府中,張初他一邊看著《師說》,一邊喝茶,詢問身邊一人。

  這被問及的人,赫然就是曾在冥內別院中,與郭展、明法僧、枚顯等交談的干寶。

  干寶回道:「人已經來了,但不會停留多久,陳華的事情,連帶著陳家威信都有了受損,如果不是陳止也算陳家之人,那這次的風波,就足以讓陳家吃個小虧了,恐怕陳華這一回去,就沒有再起之日了。」

  張初點點頭,放下茶杯,指了指了手上的文章:「不得不佩服陳家,人才輩出,陳止也是陳家之人,他這篇《師說》言及名教之事,入木三分,有了這次風波,名聲只會更響,這樣的人才,本官不想錯過。」

  干寶一聽就知其意,道:「下官北上,正好要路過彭城,可以幫刺史您傳個話。」

  「陳止能寫下傳世文章,若能為我所用,那該是多大的名頭,比起從前的風流人物也不逞多讓了吧?」張初笑了起來,「只是聽聞此人尚無鄉品,這就有些麻煩了,不好直接給他起家官,你這次去,當以禮相待,只要他願意過來,本官自然不會虧待他!」

  干寶也笑了起來,說道:「刺史,您這是想要聚攏文氣啊,只是陳止身在彭城,郡守未必願意放人,彭城有不少書院南遷,教化考評本就不順,好不容易出了個陳止,寫了篇《師說》,要是放過來了,徐輝決計不會善罷甘休,而刺史您招陳止過來,也只是做個閒散的文筆官,不一定能說動其人。」

  「怎麼?徐輝還能強留人?他不至於如此。」張初笑了笑,搖搖頭道,「至於陳止,文章寫得如此好,不做文筆之事,難道去做些凡俗雜物?再說了,他那《師說》不是寫了麼,術業有專攻。」

  說著說著,他又忍不住感慨起來:「這陳止文采是好啊,就『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』這一句,寥寥幾字,就足以傳世!」

  干寶眉頭微皺,直接道:「刺史何不考慮重回彭城,廣陵雖好,可自宣武以來,北方越發重要,想要有所作為,終究還要北返?何不藉此機會……」

  不等干寶再說,張初就搖頭拒絕:「因為一個陳止、一篇文章,就遷回去?還不至於,《師說》雖好,但我也不能因小失大,令升啊,你不用勸我了,如果需要遷回,我不會堅持,可當下的局面,確實不宜北歸。」

  干寶默默嘆息,知道這次勸說又未成功,先前他已規勸多次,除了口中理由之外,還有些其他擔心,這廣陵太過靠近南方,實際上頗為敏感,張初貿然遷來此處,實際上隱患不少,只是很多東西他不能明言。

  張初則變了話題,說著:「令升,你此次離去,實乃我之損失,不過你不用擔心,我會幫你疏通關係,等你守孝期滿,一樣平步青雲。」

  干寶也識趣的不提前事,兩人說著說著,又聊到了陳止。

  張初笑道:「說起來,陳止過去名聲不顯,也沒人招攬他,我這次派你過去,會不會讓他大吃一驚?」

  「這等人物,不會因為此事驚訝,」干寶笑著回應。

  張初接著就笑道:「也許吧,不過他應該還不知道,自己的文章在廣陵引起了這般巨大的風波。」

  ………………

  「嗯?」

  北方,彭城,城外府宅。

  陳止正在院中探查物件,突然神色微變,凝神探查之下,頓時有些意外。

  「簽筒的五行刻度格,竟是快滿三格了!」

  第141章 賊首探,郡守訪【還債2/50】

  「三格需要一州聞名,算算最近所為,唯一有可能的就是《師說》一文,不過按照這個時代的交通和通訊條件,不該這麼快就傳到南邊,看來南邊或許有什麼事情發生了。」

  推斷過後,陳止卻沒有太過在意。

  「這樣也好,再等幾日,三格差不多就該滿了,正好抽取個中等簽,我如今家大業大,得減少副作用的風險了。」

  想著想著,他的目光又落到了眼前的院中。

  這院子不小,幾個角落擺滿了零零散散的物件,還有幾個工匠模樣的男子,正在物件周圍忙碌著。

  陳止走過去詢問起來:「這幾件東西,可還堪用?」

  「啟稟主上老爺,」幾人一聽陳止詢問,立刻畢恭畢敬的回答,口稱主上,因為這些匠戶都已被陳止招攬,掛在名籍之上,成了陳止的附戶,連住的地方都搬過來了,「咱們按著您的吩咐,做出的幾個物件當真效用不凡,若有此物,今年就算還有旱災,也能好些。」

  陳止反而問道:「你們覺得今年還會有旱情?」

  一名匠戶遲疑著道:「看這年初光景,八成還是有的。」

  陳止聽了,微微點頭。

  這個時候,陳覺走來,到了陳止跟前,小聲說道:「少爺,郡府派人過來了,說是郡守這幾日間就要過來拜訪,城中幾位老爺也已經知道了,托人傳話,讓咱府中早作準備,不可怠慢郡守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