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7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琅琊王氏,總不至於也給陳止拜賀吧?」他自己就搖搖頭。

  王氏高高在上,若派人來給一個地方世家的子弟拜賀?無異於天方夜譚。

  可楊永卻不敢聽之任之了。

  「萬一王氏也來人了,就該郡守頭疼了,話說回來,眼下牽扯了那朱守,不知道那位郡守還能不能坐得住。」

  不管郡守能不能坐住,至少他楊永是坐不住了,分析了一番後,立刻就吩咐起來:「帶足人手,去豐陽街盯著,一旦確認朱家幕僚是奔著書林齋去的,立刻過來回報。」

  那家僕領命離開後,楊永也沒閒著,他看了一眼打翻在桌上的茶杯,苦笑起來。

  「這個陳止還真是災星,我不去招惹他,卻還是躲不過,今夜說不定還得見他一次,頭疼啊真是頭疼,希望能早日離開這彭城縣,相信只要一走,以後也不用為此煩惱了。」

  想著想著,他又叫來人。

  「將我的衣衫備好。」

  「老爺,這麼晚了,您還要出門?」

  楊永苦笑道:「總要有備無患才行。」

  另一邊,書林齋,門外已經停了幾輛牛車,引得過往之人頻頻側目。

  屋中,陳羅和王希已被擠到房間一角,崔石更慘,作為地位最低的一人,他找了個地站著,小心的看著滿屋子人,這一個個對他來說,都是大人物。

  不說崔石,就是王希、陳羅,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,沒法插話。

  大堂中間,劉綱、彭棋和張家一個後輩,正圍在一名白衫青年身邊,連同陳止在內,幾人寒暄交談,從劉綱他們的臉上,還能看出一絲驚訝痕跡。

  便是陳止,也很意外,原因就是這位突然上門的白衫青年。

  此人穿著得體,談吐高雅,名為左荊,乃是青州左家子弟,這次是奉了叔父的命令,過來與陳止拜賀,同時還有其他目的。

  他的叔父,正是張家姑爺左淵,但他這次過來,連張家事先都沒聽到風聲,這點從左荊抵達時,那位張家子弟張杰臉上的意外之色,就能看出來。

  他來的突然,但對書林齋而言,也和劉家、彭家的到來相似,是陳止親自迎進來的。

  「我叔父對陳兄的書法,那是推崇備至,遣我過來拜賀,也是為了送來請帖,希望今年年中,陳兄能賞光前往青州,參加左家文館的文會。」

  「文館文會?」陳止聞言有些意外,但這事前身也有記憶,「我對青州左氏聞名已久,能得邀請,榮幸之至。」他想了想,覺得在新的一年外出一番也不是壞事,可以順勢了解周圍局勢,好過困在徐州一隅。

  左荊又道:「到時還要請陳兄賞臉,留下一二墨寶,或者成就一篇文章,我青州文館必然感激不盡,相信對陳兄你也有助益。」說話之時,這左荊流露出一點優越之意,顯然真正讓他看重的,是陳止的字,至於陳止的人,其實左荊了解不多。

  左家文館的文會已經舉行多次,不是吟詩作對,而是邀請著名的玄學大家、高僧和道長等齊聚一堂,共同論道。

  在青州,很多家族都有類似聚會,實際上是受孔家杏壇講學的影響,模仿以揚名。也有不少人在這樣的文會上一鳴驚人,一躍成為天下敬仰的名士,聲名遠揚。

  如此盛會,陳止作為書法家參與,於左家而言,於陳家而言,都是有利無害的,左家挑在歲旦之時,用拜賀的方法送來請帖,也給足了面子,於情於理,陳止都不會拒絕。

  說過這事,這幾位青年俊傑又攀談起來,談笑風生。

  看得角落裡的王希一陣嘆息:「沒想到陳七哥的字,連青州人士都驚動,可笑我還以為占了先機,想提前結交,沒想到短短時間裡,七哥已經聲名鵲起了。」趁著間隙,他從陳羅口中,得知了彭城近況,不由咂舌,才知道自己一走一回錯過了什麼,隱隱後悔。

  如果他當初一意識到陳止奇貨可居,就不耽擱,努力交善,那如今借著與陳止的關係,不也能結交劉綱、左荊等人了麼?

  陳羅拍了拍他的肩膀,說道:「這也不怪你,世事難料啊,就是我陳老八也沒想到,七哥能風光至此,好在賢弟你還有機會,七哥固然揚名了,但今年只是彭城之人過來拜訪,就算左家也是緣於張家,換成明年歲旦,那可就不好說了。」說著,他還給了王希一個鼓勵的眼神。

  王希一聽,再一想,不由點頭,覺得這話一點都沒錯,又重新振奮起來,盤算著等會如何奉承陳止,加深一下印象。

  但這個念頭還沒落下,門外就傳來一個聲音——

  「權理青州兵事、掌軍中郎將朱大將軍麾下,侍從官鄭管拜見陳止陳先生!」

  這一串名頭傳入了屋裡眾人耳中,無論是感慨著的陳羅、王希,還是交談中的左荊、劉綱,都猛然一怔,下意識的循聲朝門外看去。

  等見了那門外一隊勁裝人馬,全部瞪大了眼睛。

  這一隊人各個孔武有力,一看就是出自行伍,分列兩旁,占了好大一片地兒,像是操練後等待檢閱一般,站得筆直,散發出肅殺之氣。

  唯獨最前面的一人,身著儒服,面帶笑容,散發儒雅氣息,正朝著店肆門中拱手。

  「這是那位朱將軍帳下的幕僚,鄭管吧?」

  屋中,左荊看到了鄭管,渾身一震,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