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8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貴靜先生一說,陸映只能捏著鼻子認了。

  他是江東才子,學識、學問多是從家族藏書中得到的,也師從幾家書院,但獲得的資訊受到控制,不可能無所不知。

  江東世家相互遮醜,鬧了這麼一個烏龍。

  這事,出題的時候,王奎就發現了問題,可想到普通的世家子弟,怎麼可能知道這些秘辛,因此並未糾正,省得被陸映牴觸,壞了和氣,沒想到這考場上,偏就有人指出了問題。

  但這麼一來,陸映有些下不來台了,讓王奎擔心起來,生恐陳止和陸映因此起了齟齬。

  沒想到陸映卻對陳止道:「是我錯怪兄台了,事情如果真是如此,那這一題倒是我出錯了,而兄台則答對了。」

  他坦然的承認了錯誤,讓眾人頗為意外,畢竟陸映年齡不大,有了如此地位、名氣,如果沒有點傲氣的話,倒讓人覺得奇怪。

  尤其是一眾世家子弟,更是瞪大了眼睛。

  這一場篩選考舉,最後考官向一個考生低頭認錯,算是怎麼回事?

  「陸映能這麼輕易的就低頭?他江東世家可不是這等行事風格!」

  果然,陸映說完,話鋒一轉:「不過,關於嚴法與寬宥,我還有點不同看法,要向兄台請教。」

  陳止做了個請的動作:「陸兄但說無妨……」

  「好,陳兄請聽……」陸映清了清嗓子,來了精神。

  跟著,這兩人就這麼陳兄、陸兄的稱呼著,旁若無人的辯論起來,所言之事越發廣博,將其他幾名考官也給吸引過來了。

  陳止有前世見聞和記憶書冊,而陸映家學淵源、得天獨厚,二人一來一回,引經據典,讓劉侃等人聽得津津有味,連貴靜先生都時不時的點頭,看向陳止的目光逐漸露出驚喜之色。

  「本以為彭城年輕一代,無人能與陸映相比,沒想到還藏著這麼一塊璞玉……」

  只是,眾考官都圍在一處觀人辯論,卻讓邊上答題的世家子弟傻眼了。

  這考舉還進行不進行了?

  你們考官和一個考生稱兄道弟算怎麼一回事?

  注1:法不立而誅不必,雖有十左氏無益也;法立而誅必,雖失十左氏無害也。——《韓非子·內儲說上七術》。

  第102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?

  「這還是篩選?」

  聽著那兩個平和卻又針鋒相對的聲音,一眾世家子弟面面相覷,都有種難言感受,覺得這場考舉,正朝著詭異的方向發展。

  在他們之中,有幾個人是最難受,首當其衝的就是陳玄、陳署這對陳止的堂兄弟。

  這兩人坐在陳止身邊,現在考官都集中過來了,在身邊晃悠,讓他們格外彆扭,就算沒有舞弊的心思,也難以舒暢,又不敢驅趕。

  另一方面,二人對陳止面對陸映不落下風感到吃驚,他們也注意到,在陳止和陸映的辯論中,其他名士、尊者會不時插話進去,闡述一兩見解。

  這樣的局面,哪裡還是考官考校考生,分明就是一群名士在談玄論道!

  「我家老七已到了如此地步?」

  另一個難受的就數彭林了。

  「陳止果然如劉緲所說,能與名士平等交談了!」

  這位彭家俊傑有心和陳止一較高低,哪怕劉緲建議他與陳止修好,彭林都沒立刻同意,就是將希望寄託今日,要證明自己才是彭城年輕一代的翹楚,然後堂堂正正的與陳止相交。

  可惜,不用等到篩選結束,只看幾位考官的表現,看著侃侃而談的兩人,彭林就知道,他與陳止間的勝負已然清晰。

  頓時,苦澀的感覺在心間滋生。

  彭林不是沒輸過,可這次他感到無力。

  其他世家子弟同樣不是滋味,對陳止的觀感越發複雜,並且念頭有了轉變。

  同為彭城子弟,自己等人何必將陳止排斥在外?

  不過,他們卻也擔心,到了現在,自己等人還能否入得陳止法眼。

  要說這群人中最不意外的,就要數劉緲、劉綱兄弟了,兄弟二人早在臥冰樓中,就經歷過類似情景,當然不會吃驚,反覺理所當然,看著陳止與陸映論道的樣子,心裡還莫名的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。

  「我徐州士子裡也是有能人的,不讓旁人專美於前!」

  就在眾人各異的心思中,時間慢慢流逝。

  「嗨!瞧瞧,這都什麼時候了,咱們把正事給忘了。」很快,張詠第一個回過神來,拍手大笑,一副灑脫模樣。

  劉侃等人聞言一愣,跟著也忍不住失笑,但他們本就不羈,不將瑣碎規則的約束放在心上,反覺得這般打破常規,方才念頭通達。

  許志則道:「守一啊,你與陸賢侄先論著,我們還得負起責任,不然今日篩選豈不是成個笑話了。」說完還和其他幾人相視一笑。

  但他這一笑,讓旁邊幾個答題的世家子弟忍不住在肚裡誹謗起來——

  搞了半天,這篩選對你們而言就是可有可無!

  局面至此,已然清晰。

  等眾考官重新投入到監考事業中,已接午時。

  除了陳止之外,進度最快的彭棋也不過寫到第十題,其他人更是進度緩慢,實際上,幾位出題人,在出題時也估算錯誤了考生的答題速度,畢竟沒有經驗。

  只是書院不缺飲食,午膳自有小廝拿來,擺放在考生桌上,眾人食指大動,放下筆,笑談起來,宛如郊遊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