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1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因為萬冰如帶著五個子女到來,讓汪兆銘暫時放下戒心,陶希聖和高宗武趁機在青幫的幫助下秘密離開上海。

  面對汪兆銘的怒火,萬冰如又大膽的去見汪兆銘,以勸丈夫回上海為理由,要求帶著兩個孩子去香港,並留下三個孩子在上海讀書當人質。

  汪兆銘自然是同意了,他不信陶希聖夫婦會不顧孩子的死活。

  結果,在萬冰如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不久,剩下三個孩子也在青幫的幫助下逃離上海。

  陶希聖和高宗武抵達香港以後,沒有直接去見國府的人,而是帶著汪兆銘的八份賣國文件副本找到《大公報》。香港《大公報》立即把副本內容,全文發電報傳回重慶總部,周赫煊比常凱申都更早知道這件事。

  翌日,“汪日密約”就被香港和重慶的《大公報》披露出來,迅速在全國引發一場輿論地震。

  之前汪兆銘一直打著救國和談的招牌,很是欺騙了一些人。包括孫科、龍雲在內的許多政客軍閥都是默許的,他們對此還抱有僥倖心理,說不定汪兆銘的和談能夠成功呢。

  現在就什麼都不用說了,因為那八份“汪日密約”太過嚇人。不僅出賣了從黑龍江到海南島的全部國土,甚至連思想文化都要出賣,以後就沒中華民族了,只有被日寇奴役的亡國奴。

  這讓無數徘徊不定、心存僥倖的人,徹底認清了日寇的狼子野心,也認清了汪兆銘賣國求榮的醜陋面目。

  “汪日密約”的內容都有什麼,看看香港《大公報》的新聞主標題和副標題就知道了:“高宗武陶希聖攜港發表汪兆銘賣國條件全文——集日閥多年夢想之大成,極中外歷史賣國之罪惡,從現在賣到將來,從物資賣到思想!”

  在經歷“高陶事件”之後,全國民眾的抗戰熱情空前高漲,連力圖保存實力的地方軍閥也丟掉了幻想。

  就此來看,還真不好評價陶希聖和高宗武的功過是非——特別是牽線搭橋導致汪兆銘投敵的高宗武。

  “高陶事件”在抗戰後方鬧得很大,而在同一時候,日占區則是桃色緋聞滿天飛,鄭萍如成為萬民唾罵的無恥女漢奸。

  事實上,鄭萍如是中統的秘密特務,因行刺漢奸丁默邨被捕。她在遭受嚴刑拷打後,堅稱刺殺丁默邨只是由愛生恨,慘遭漢姦殺害,犧牲之前最後一個願望是撲粉補妝,漂漂亮亮的從容赴死。

  一個秘密戰線的女英雄,就此成為上海花邊新聞主角。

  張愛玲以此為原型寫出小說《色戒》,把愛國女英雄塑造成貪戀男女之情的無知女人,實在是對抗日烈士的莫大侮辱。

  不但是鄭萍如愛國,她的父親鄭英伯數次拒絕日寇拉攏,在女兒犧牲不久就憂憤而逝。她的哥哥鄭海澄、未婚夫王漢勛都是中國空軍飛行員,在1944年的空戰中先後犧牲,可謂滿門忠烈,這樣的女子怎容污衊?

  第九百二十七章 蜀道菜花黃

  二月份,常凱申親自去廣西了,因為那邊的仗打得實在太難看。

  所謂的什麼“崑崙關大捷”,那都是宣傳起來哄老百姓高興的,屬於整個桂南會戰中唯一的亮點。

  真實情況是,國軍以優勢兵力反攻南寧,由於崑崙關在南寧以北,因而雙方首先交戰於此。數萬中央軍精銳向崑崙關發起進攻,而關上的日寇只有800人,猛攻40多天付出慘重代價才終於拿下崑崙關。

  更扯淡的來了,此時日寇援軍已至,迂迴到國軍第37集團軍左翼。奉命駐守崑崙關的第2軍軍長李延年,害怕被日軍切斷後路,居然不做抵抗就放棄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崑崙關。

  擅自撤退就擅自撤退吧,居然連撤退都撤不好,第2軍第9師一頭撞進日寇的口袋陣。第9師直接被打得潰不成軍,師長鄭作民親自端著機槍突圍,官兵們打完仗才發現師長陣亡了,連忙派騎兵回去把鄭作民的屍體找回來。

  兩個多月的仗,白打了!

  常凱申還沒到廣西的時候,白崇禧和陳誠就被擼下來,換張發奎接任前線總指揮。等老蔣親至,立即將白崇禧和陳誠降薪留職處分(兩人都被降為二級上將),38集團軍包括總司令在內共有八個將官被撤職查辦,37集團軍總司令被移交軍事法庭,第2軍第9師直接被撤銷番號(改名“無名師”)。

  這仗打得老蔣都感覺丟人啊,中國方面不管是兵力還是火力,甚至是空軍(超過半數的中國戰機被調往桂南戰場),都有著絕對的優勢。結果打了兩個多月,中央軍精銳損失慘重,就一個“崑崙關大捷”還是3換1拿下的人頭。

  好吧,只能說中國軍隊在戰略上獲勝了,破滅了日軍對中國徹底封鎖的意圖,具體戰績根本就沒法細看。

  最扯淡的是,常凱申的行程被日寇摸得一清二楚,接連三天被日機轟炸了四次,老蔣的侍衛都被炸傷了12人。不用說,肯定是廣西這邊有漢奸告密,而且職務還非常高。特別是21日那天的轟炸,老蔣當時在荒郊野外、群山之中啊,日機居然能準確找到他的住處。

  相比起打得一塌糊塗的桂南戰場,反而是慌亂丟掉廣州的余漢謀知恥而後勇。日軍出動7萬兵力進犯粵北,以配合他們在桂南的攻勢,而余漢謀手裡只有12萬人,且武器裝備十分落後。

  在這種情況下,余漢謀依託粵北大山艱苦抵抗。當得知一部日軍離開廣東支援桂南後,余漢謀立即發起全線反攻,取得了廣東戰場的第一次大勝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