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8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強忍著吐血的衝動,周赫煊再退一步道:“好吧,廣州的工廠需要完成生產任務,那學校呢?就拿中山大學來說吧,從七七事變到現在,中山大學已經被轟炸了近10次,師生死了好幾個。為什麼不搬遷?為什麼讓學生頂著轟炸上課?”

  吳鐵城耐心解釋道:“中山大學是廣東最好的大學,社會各界都盯著呢。只要中山大學還在廣州,那就表示國民政府沒有放棄廣州。一旦中山大學遷走,則廣州民心必亂。民心一亂,局面將不可收拾。至少資本家們會很擔憂,會想著把自己的工廠搬走,整個廣州的工業就全毀了,廣州的後勤生產任務也沒法完成了!”

  “你是拿老百姓的生命和財產當兒戲!”周赫煊怒道。

  吳鐵城正色道:“為了抗戰勝利,一切皆可犧牲。”

  “我……”周赫煊強忍住怒火說,“那好,中山大學可以不搬,其他學校必須搬走!”

  吳鐵城也不想跟周赫煊吵架,敷衍道:“我需要先開會討論,畢竟諸多學校內遷是大工程。怎麼遷?遷到哪裡?這些都需要慎重考慮。”

  開會討論?

  恐怕日寇兵臨城下了,討論都還沒有結果。

  周赫煊悻悻然道:“那告辭了,希望子増兄把內遷之事放在心上。”

  “明誠慢走。”吳鐵城態度很好,親自把周赫煊送出省府官邸。

  第八百五十六章 貿易和戰爭

  老蔣的一封電報,讓周赫煊在廣州停了下來——等人。

  於是乎,周赫煊只能頂著轟炸寫小說,居然把《黑土》的最後一部都快完成了。足足等到五月初,終於等來陳光甫、席德懋和任嗣達等人。

  陳光甫,銀行家,被譽為“中國的摩根”,現任國府財政部高等顧問,戰時大本營貿易委員會主任委員(中將銜)。

  席德懋,金融家,國府財政部平準基金委員會委員,中國銀行業務局局長,奉命常駐香港,負責維持法幣的國際匯率。

  任嗣達,貿易商,主營礦產品進出口貿易,在歐美各國人脈甚廣。

  三人被老蔣派來,自然是要到美國尋求借款。就算沒有周赫煊,他們也是要去一趟美國的,只不過提前了幾個月而已。

  歷史上,常凱申被資金緊缺逼得心急火燎,不斷勒令孔祥熙趕快去國外弄錢。孔祥熙便找到陳光甫,因為陳光甫跟美國資本家摩根交情深厚,想憑藉私人關係打開一道口子。

  咱們的孔祥熙院長沒有任何求援方案,甚至連求援的數目也不明確,但卻獅子大開口,讓陳光甫至少要爭取3億到4億美元的借款。

  陳光甫心中很想罵娘,借個屁的3億美元啊,他連借300萬美元都毫無信心。於是託病不願成行,被老蔣和老孔反覆催促了幾個月,陳光甫才硬著頭皮前往美國。

  剛開始的時候,陳光甫等人的談判很不順利。但隨著廣州和武漢相繼失陷,羅斯福和美國資本家們有些慌了,覺得必須拉中國一把,否則中國被日本平推還玩個屁啊,於是借款合同居然談成了。

  如今陳光甫正是拖著不肯走的時候,孔祥熙對他說:“光甫,周明誠對借款之事有辦法。他當談判特使,你當談判副使,肯定能夠談成的。你心中沒有方案,可以先去問問他啊,相信周明誠必有策略。”

  陳光甫心想,反正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,那就去唄……因此比歷史上提前兩三個月動身。

  周赫煊跑去美國要借款只是幌子,他主要是去弄飛機的。老蔣拍電報讓他等人,周赫煊還以為是等幾個外交人員,結果見面才發現,居然是一群玩金融貿易的跟他匯合。

  媽賣批!

  眾人在廣州登船前往美國,對借款之事皆無頭緒,只能天天跑到甲板上喝咖啡討論。

  這天風和日麗,海風吹拂。

  陳光甫喝著苦咖啡說:“周先生,你是國際專家,你覺得美國真能給援華借款嗎?”

  周赫煊搖頭道:“不可能,美國宣稱嚴守中立,是不會直接對華貸款的。除非……”

  “除非什麼?”席德懋問。

  “除非咱們換個方式。”周赫煊說道,“在美國成立一家貿易公司,通過商業合作,向美國企業尋求民間商業貸款。這就繞開了美國的中立外交政策,讓羅斯福有操作的空間。”

  陳光甫拍手道:“此法甚好!”

  席德懋說:“既然是民間商業貸款,那就必須讓美國人覺得有利可圖。任先生,你是國際貿易專家,美國最迫切的想要中國什麼商品?”

  “當然是鎢礦!”

  任嗣達立即就說道:“鎢礦乃工業稀缺資源,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鎢礦供應國。世界第一的鎢礦在江西,世界第二的鎢礦在廣東,此為我國的巨大優勢。用鎢礦之利來引誘美國入轂,對方多半會同意。”

  周赫煊非常熟悉中國近代史,知道抗戰期間美國對華有五次貸款,“鎢礦借款”只是第三筆,而第一筆則是“桐油借款”。

  當然,周赫煊知道的也僅限於此,並不清楚五次借款的詳細內容。畢竟除了專業論文之外,歷史書里頂多只順筆一提,讀者也不會吃飽了沒事幹去研究細節。




章節目錄